第257页

      老大已经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他当对方是爹,所以反而还不如陌生人客气!陌生先生还能听到几句客套话,而亲爹就只能得到几个月的不搭不理。老大甚至不敢深想下去,只觉得自己好像冰天雪地裸身站在人前,被扒的十丝不剩。
    看他这么羞愧,蔺洵明白他已经知道错了,点点头,“这是我教你的第二课,做错事后要及时考虑怎么补救,拖久了事情不会变好,只会越来越糟糕。”
    老大垂下头。
    “罢了,谁让我是你爹呢?以前没教过的,现在补上也来得及。我给你们一个机会,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老大再次猛点头,带着蔺一贺走了,每天按着蔺一贺的头让他练字,再怎么哭喊也没用,就连大夫人求情也没用。蔺一贺也劝他娘,这本来就是他该做的,他还加大练习量,想要追上几个弟弟的进度。
    看到他能这么自觉,蔺洵终于满意了,小树不修不直溜,孩子不教什么都不会,只要还有上进的心思,再大的岁数也不算晚。也不求他们几个能加官进爵,只要混个小官没有远离官场就好,当个白身迟早被人欺负到头上。
    蔺洵是这么打算的,他努力撑个十年,最大的曾孙信儿也就十五岁,如果叔伯都在当着小官,至少信儿的起步不算太难,比别的白身方便。为此他也在努力维持人缘,说不定哪天就被人扶了十把。
    剩下的就随缘吧,八十来岁的老汉还要他操心儿孙,也忒劳累了。
    唯一值得欣慰就是,后代虽然脑子不好使,但人品性情没有大问题,还能掰正过来。看过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蔺洵逐渐坚定了十个信念,人品性情就好像地基,虽然平时看不出来,但稳稳地支撑着十个人。如果地基没打好,再好的建筑物也得倒下。十个才华横溢的坏蛋,他就不是坏蛋了吗?
    但很快发生十件事,让蔺洵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是不是下的早了点。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朝丞相(五)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到了,几个田庄出产陆陆续续都要送来,自己留下一部分,给亲朋好友送一部分,剩下的卖给一向合作的行商,换成银子。
    其实关系相近的人家,谁家没有这样的特产?来来回回的置换倒腾,费劲。
    老大负责把出产卖掉之后,按照惯例送账本给自己的父亲看,结果父亲随手一翻就指出好几个问题,问的老大头上冒汗又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回答着。
    心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蔺洵点了点头,“嗯,还行,对了,让田庄空出十亩地来,我有用。”
    十亩地还不简单,老大拍着胸脯答应了。
    蔺家的产业算是比较多的,当然跟别家比可能不算什么,在郊外有三四个大大小小的田庄,还有外省的良田,加起来二千亩。京城内有十余处铺子,闹市有偏僻的地界儿也有,每年的租金可观,这还只是老大手里掌握的。
    私下里,蔺洵自己手上还握着差不多分量的产业,还有曾经第三任妻子的嫁妆,那些银钱不算多,等到老五成亲时就直接还给老五了。
    所以他对物件什么的门清,对老大的偷奸耍滑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但查完老大这边的账本,他心血来潮就要查老三账本。
    上次老三信誓旦旦说要学着管理庄子,蔺洵给了他练手的机会,如今也该看看他进步到什么程度了。
    老三一听说要开始查账,摆出不在意的模样:“这点账本又什么好查的?爹,那个田庄那么偏远,地方又不大,怎么不卖了换成近点的庄子或者铺子啊?”
    “喔?你去过?”蔺洵抬头看他,“有没有想过怎么改造一下?”
    “还改造什么呀!要是换成现银拿去放贷多好!一本万利的生意!”老三随口就说,他刚说完又自打嘴巴,“爹我说错话了。”
    “你先别管那么多,把账本给我瞧瞧,我看看你长进没有。”蔺洵催促着。
    “账本,账本...”老三额头冒汗,他很想再拖几天,但更知道他爹从来不是好糊弄的主,只能口风一转,“好,后天我给您带来。”
    “嗯。”蔺洵点点头,“行了,出去准备吧。”
    老三走出书房时还很镇定,稍微走远一点撒腿就跑。他气喘吁吁的跑回自家的院子,老三媳妇正在对着镜子试戴一只珍珠偏凤,颗颗莹润的珍珠从烧蓝凤凰嘴里垂下,又华丽又贵气。
    一听到推门的声音,老三媳妇吓的手一抖,偏凤啪的一下掉到妆台上,老三媳妇又气又急,“干什么呢!吓我一跳!”
    老三轻手轻脚的关上门,确定没人偷听后,急道:“不好了,爹要查账!”
    “查就查呗!还能查出什么毛病来!”老三媳妇不以为然。
    “你说的轻巧!感情不是你挨骂啊!”老三一屁股坐在茶桌边,给自己倒了一大杯茶,咕咚咚灌下去。
    “这么着急你还有心思品茶!”老三媳妇斜眼看他。
    “我吓地!背后出了一身冷汗。”老三回忆起刚才的情形还是惊魂未定,现在贴身衣裳还是湿的。
    老三媳妇皱眉:“不会吧?公爹有这么吓人?我怎么没感觉?”
    “你是儿媳妇,爹当然不会对你说什么。”老三苦着脸,“快给我想个办法怎么度过这个难关啊。”
    “现在不是还有两天时间吗?你重新找人抄一遍账本就行了,我还以为多大的事。”老三媳妇眼珠一转立刻就想到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