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胤礽还是头一回听说:“原来如此。”
    张廷瓒:“至于膏火费,也是由国子监上报经由户部认同拨出的,若是医学馆按此例安排也有律例可徇。”
    胤礽若有所思:“除去膏火钱以外,另外再许诺一份奖学金,想来百姓们定然能欢喜的吧?”
    胤禛沉思:“那剩下的就是宣传问题了。”
    胤禔又说道:“还是用幌子在京城里宣传吧?”
    除去幌子你还知道什么?
    胤礽白了胤禔一眼,按住吐槽欲思量片刻:“学子可不止是在京城,得往外宣传才是,或许詹事府其余人的想法也可以借鉴一下。”
    说到这里胤礽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脸上微微泛红,倒是想起汗阿玛叮嘱的话语。果然做一件事光靠自己是无法完成的,还不如广纳想法,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的好!
    詹事府官员们精神大振。
    有少詹事张廷瓒的提议被采纳在前,他们登时精神大振,纷纷给出不同的想法。
    当然御医巡回诊治的事情被推开,毕竟御医们擅长的科目不同,加上未开化的百姓居多,比如妇科小儿科的御医恰好碰上骨科病人,天知道会传出如何的流言蜚语。
    那办法就剩下其二。
    印刷文章书卷进行宣传,胤礽搔搔后脑勺:“可是书卷售价很高,比如《朱子全书》就要四千文钱,哪里是普通百姓可以承担的?”
    要知道车夫仆役,一月也不过一千文的收入罢了,若是价格昂贵如何让旁人购买?
    胤祐:“可是不用那么多张?”
    胤礽:“这是什么意思?”
    胤祐拿起书桌上的一本书。
    他指着上面的字:“咱们要宣传的内容也不多,要弟弟我说根本不需要贩卖这么大一册书的。”
    胤祺眼前一亮。
    他高高举起手:“我知道了!七弟你的意思是咱们只要印一张纸?”
    胤祐重重点头。
    他捧着手上的书籍:“我们可以寻一张大一点的纸张,或者把字印刷得稍微小一点,尽量在一张纸上就写满所有内容,这样不就能便宜一点吗?”
    胤礽陷入沉思。
    胤禛细细盘算:“若是印刷一张纸的话……成本的确会下降许多,甚至可以降低到一两文钱的价格吧?”
    胤禔不吝夸奖:“五弟七弟真聪明!”
    胤祐和胤祺昂首挺胸,小脸上写满了得意两字,骄傲的模样看着还挺可爱。
    就在此刻一旁沉思的张廷瓒忽然开口了:“这……好像就是邸报?”
    众人齐齐一愣。
    胤禛右手握拳敲在左手心里,瞬间恍然大悟:“的确如此。”
    胤祐就面露迷茫了。
    他和胤祺看看众人,提出疑问:“什么是邸报啊?”
    胤禛耐心的解释一通。
    听完以后的胤祐和胤祺噘着嘴,亏他们还以为自己是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结果原来是已经有了的。
    胤祐泄了气。
    他啪叽贴在桌案上,瞧着垂头丧气委屈巴巴的。
    胤礽哭笑不得。
    他上前揉了揉胤祐:“没有胤祐提起的话,咱们也不会想到这个的呀!胤祐很聪明哦!”
    胤祐这才重新支棱起来。
    他瞬间再次得意洋洋,昂首挺胸:“没错,胤祐就是那么聪明。”
    这小子,还是那么好哄。
    胤礽扫了眼兄弟们,忍不住轻笑一声。别说阿哥们目露无奈,就连张廷瓒等詹事府的官员眼底也纷纷闪过一丝笑意。
    第127章
    送走兄弟们和詹事府官员以后, 太子胤礽当即开始撰写奏折,第二天一早略有些忐忑不安的送到康熙御前。
    毕竟奏折里不但有诸人的想法以外,而且还有另外更重要的内容:请诉拨款。无论是想要用钱吸引学生, 又亦或是开办印刷厂子制作官报,都需要一笔不小的银钱,而这份银钱嘛……
    昨日才发现自己很穷的太子陷入沉思。
    虽然他的待遇非常高,但是太子真的很穷,甚至赏人的银钱还是索额图送的。
    胤礽:……
    胤禔乐了:“还有咱们呢。”
    可他也忘了, 自己也不过是个光头阿哥。
    胤禔数来数去, 银钱也少得可怜,所有兄弟不得不开始掰着手指算着私房钱,最后承认就他们这点钱真不够, 绝对不够。
    更何况官报上的文章还需人撰写, 总不见得也不给钱吧?各种费用加在一起唔……贫穷的太子和阿哥们, 唯一的希望便是汗阿玛了。
    胤礽心里还在犯愁。
    偏偏他现在还得去上课,也不知道汗阿玛看到奏折后会是如何的打算。遗憾一瞬以后, 胤礽转身疾步朝着尚书房而去,脚步分外沉重。
    同样心思重重的还有胤祐等人。
    听闻太子已经将奏折上交以后,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隐隐的忧虑之色, 就连课堂内容都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一等到上午的课业结束, 众人便齐刷刷的起身。在师傅们惊疑不定的目光中, 他们与太子汇合, 脚步匆匆往乾清宫而去。
    走至乾清宫外, 远远看到一行人的当值侍卫上前请安, 起身后他领着其余侍卫让开:“皇上有旨, 请太子殿下和诸位阿哥入东暖阁回话。”
    起码看来折子上的内容, 汗阿玛还是满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