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这位郎君说的甚是,不过么,这些都是明路,还有些暗路。”向导在一旁笑道。
    “哦?”汪全道,“何谓暗路?”
    向导张了张口,忽而发现漪如在旁边认真听着,神色讪了讪。
    “都是些不足为人道之事,”他即刻摆摆手,“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斋院(下)
    严楷这两日吹了些海风,早晨起来之后,就得了点风寒,总流鼻涕。
    林氏放心不下,午睡时,亲自照顾他漪如则跟着容氏身边的一个仆妇到偏房里去。
    那仆妇走得十分疲惫,倒在榻上,沾枕即眠,没多久,打起了呼噜。
    漪如本来也想睡一睡,被她吵得辗转反侧,睡也睡不着。
    那声音越来越大,漪如强行闭了一会眼睛,终于放弃,坐了起来。
    报时的钟声从远处的大殿传来,清脆而洪亮。
    漪如觉得口渴,于是走出僧舍,走到方才用茶的经堂去。那经堂就在佛殿的后面,此时没什么人。漪如走进去,倒了一杯茶,。
    这处寺院,虽地处偏僻,看着也不是太光鲜,但据漪如观察,香客倒是不少。他们方才用膳的时候,看到不时有人从前方经过,却不到这经堂里闲坐,也不知是来烧香的还是像他们这样的游人。而这经堂上,炭火炉子上一直温着茶水,旁边备着好些杯子,仿佛供人随时取用。
    忽然,漪如听到些人说话的声音,伸出头往阑干外瞥了瞥,只见一棵树后面,人影绰绰,一个寺里的僧人正在跟另外两人说话。
    “……施主就顺着这路往前走,出了门,左拐走上五十步便是。这般季节,枫叶正红,意趣上佳,岂不美哉。”
    那两人似乎颇是高兴,笑着道谢,而后,走了开去。
    枫叶正红?漪如听到这话,也动了心思。
    她喝了两口茶,
    离开经堂,循着那两人离开的方向而去。果然,走没多久,院墙上出现了一道小门,也不知是通向哪里。
    漪如走过去,从门口往外张望。
    只见前方,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道,附近载满了枫树。
    如那僧人所言,深秋时节,枫叶一片黄一片红,相间相映,阳光下甚是好看。
    没想到这个寺院看着虽小,景致倒也不错。
    漪如在长安的时候,这般时节,最喜欢去赏红叶。到了南方来,所见树木皆郁郁葱葱,秋色寡淡,到了此处,她才恍然有了时节之感。
    兴致被勾起来,漪如既睡不着,又左右无事,便走出门去,打算看看这梅岑山上的红叶。
    这一片枫树,果然栽种极多,放眼望去,半片山坡都是,灿若云霞。
    不过再想往前看,却迎面又遇到一道院墙。看式样,里面也是寺院。漪如沿着墙往前走,果然,没多久,她就看到了一处庙门,上面写着素心庵三个字。
    原来是一处尼姑庵。漪如心里有些诧异,又往四周望了望。只见这庙门前只有那一条鹅卵石小路,从远处延伸而来,周围都是密林。这尼姑庵比方才那处寺院还要偏僻,到这里来,要么是有心寻找,穿过山坡密林;要么是穿过寺院,到这寺后赏枫叶偶遇。
    倒是清静之地。漪如心想。
    说来,她自重生以来,对尼姑庵一向敬而远之。
    这自是因为上辈子,她最后幽禁的地方,就是尼姑庵。那个地方叫宝相庵,身为皇家寺院,一向香火旺盛。
    从前的经历太过痛苦,有一回,漪如听到母亲容氏和乳母陈氏聊天,无意中提到宝相庵,她心头一阵,竟是出了一身冷汗。
    故而重生之后,漪如不但不曾去过,甚至是过路,也尽量避免。
    她自然知道这其实是掩耳盗铃。不管她愿不愿意,宝相庵都会在,上辈子的经历也并不会因为她刻意躲避而忘却。有时候,漪如看着家中仍然健在且和乐一团的父母和弟弟,她会生出些虚幻之感,从而想着到宝相寺里去一趟,让过往的记忆提醒自己警醒起来,不可沉湎于这些美好,更不可随波逐流,以至于重蹈覆辙。
    望着那“庵”字,漪如觉得心跳有些不稳。
    她转身想离开,心中却有一个声音道,你便由着这心魔缠着你,永远不得解脱么?
    脚步定住。
    漪如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这是在梅岑山,不是在长安。她也不必这般逼着自己,看到一间尼姑庵便非要去想从前的旧事。
    钟声传来,厚重而悠远。
    她望了望庵里洞开的大门,迈步入内。
    迎面见到的,是一处佛堂,不大,一眼便可望到底。香案上摆着香炉,如别处寺院一样,后面供着三尊佛像。
    而出了佛堂,却不似别处寺院那样,还有供奉其他菩萨和罗汉的禅堂,也不见再有烧香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一处院子,白墙延绵,隔出几间
    独立的院落来。那些枫树就长在各处院落里,显然精心修剪过,错落有致。一道泉水从山上引来,穿寺而过,水面上落满了枫叶。
    漪如却没有了赏景的心思,愈发觉得这个地方怪异。她忽而想起了在船上的时候,船工们闲坐在一处讲的奇闻异事。
    其中有一桩,就是关于一座深山寺院的。他们说,那寺院附近的村庄里,时常会有小童走失不见,乡人查了许久,也不知缘由。直到后来,一户人家去官府报官,说家里的妇人带着儿子去那庙里烧香,一去不回,不知下落。官府派人去查,在寺院的枯井里发现了妇人的尸首,这才知道这寺院竟是个常年拐卖人口的贼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