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

      只会面红耳赤,毫无招架之力,简直枉活了上辈子……
    “漪如,”正当她冒着各种不着调的念头,忽而听李霁道,“待成婚之后,你愿意离开京城,随我去广州么?”
    漪如没料到他会突然提这个,怔了怔。
    成婚之后……她的心又撞起来。
    漪如强自镇定,道:“你想回广州?”
    “我家在广州,自然会有回去的一日。”
    漪如想了想,道:“圣上会让你回去么?”
    “他拦不住我。”李霁颇是自信。
    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漪如已经是司空见惯。
    “可你跟我成婚之后,这便不止是你我二人的事。”漪如道,“你我若不经圣上许可离开京城,我父母弟妹怎么办?这事,可不是装神弄鬼便能把人说服的。”
    “谁说我要装神弄鬼?”李霁道,“我只问你,若这些后顾之忧全都没有了,你愿意随我去广州么?”
    夜风徐徐,并不凉爽,似乎还有些热。
    漪如弯弯唇角,小声道:“不是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哦?”李霁道,“你是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人?”
    漪如一愣,自省片刻,似乎的确如此。
    她并不回答,却瞥着他:“若是我说,我不愿意,你待如何?难道就真的陪我留在京城?”
    李霁反问:“有何不可?”
    她张张口,发现自己竟是答不上来。
    这两日,光是皇帝赐婚这件事,就已经让漪如心情跌沓起伏,全家鸡飞狗跳。而现在漪如发现,李霁比她想的似乎长远得多。
    “我并不拘泥何处。”漪如想了想,道,“只要你和我的家人都平安,我别无所求。”
    李霁注视着她,脸上露出笑意。
    深深的,风光月霁,恰如其名。
    他的手臂再度伸出来,揽着漪如。
    二人相拥在一处,漪如只觉他的胸膛结实而宽阔,心跳相叠,安稳而踏实。
    “我不会让你失望。”他在她耳边道,“放心好了。”
    当夜,漪如睡了许多天以来,第一个好觉。
    虽然仍旧做了许多梦,但漪如醒来时,天已经大亮。
    她发现自己在傻笑,而方才究竟做了什么美梦,竟是不记得了。
    想到昨夜的李霁,漪如几乎以为那也是梦,忙坐起身来。直到看到自己鞋子上的泥星,漪如才放下心来。
    昨天傍晚下了一场小雨,南园里有些泥泞。漪如偷偷溜回来的时候,不小心踩中了一个小水洼。
    再想到昨夜里李霁说的话,漪如再度躺下,自顾地傻笑起来。
    她一边回味着,一边伸个懒腰,正要起来,只听外头传来开门的声音,小娟进来了。
    “女君醒了?”小娟见她睁着眼,松一口气,忙道,“夫人让我来看看女君起了没有,说南阳老家来人了,似乎有些要紧事。”
    第三百零五章 纠纷(上)
    漪如听得小娟的话,讶然,道:“南阳老家的人?是谁?”
    “是老丁。”小娟道,“他一早就来了,当下就在堂上跟主公和夫人说话。”
    老丁是严家的老仆。自漪如的曾祖父严寿阖家搬来京城之后,老丁就一直留在南阳老宅里,管着宅子和田地。
    严祺前些年举家搬回南阳,原来的管事吴炳走了,便让老丁来当管事。漪如虽与这老丁不熟,但无论她的曾祖父、祖父还是父亲母亲,对老丁都颇为敬重,说他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漪如不多言,即刻起身梳洗穿衣,到堂上去。
    “……当初太公要将那些田地交给族里的时候,我就劝过他,此事做不得。”隔着屏风,漪如听到老丁的声音传来,“南阳侯的脾性,主公不是不知,平日里是又吝啬又爱占便宜。他那几个儿子,也没有成器的,尤其是那严佑!平日里嗜赌成性,花天酒地,在外头欠了不知多少烂帐,南阳侯也不管。当年,太公举家迁到京城来,想着老家的田宅总需要有人照应,便将所有的近百顷良田都托给了南阳侯。南阳侯跟他说,后来族里的子弟日渐多了起来,开支大了,学塾里紧巴巴的。太公念着些同族之谊,便拿出五十顷来,要捐作学田。我和先公都反对,太公于是作罢,只将这些田地托给学塾,将所有收入捐在里面。”
    “这些典故,我也知道。”严祺道,“故而我回去之后,也不曾讨要这五十顷,只将剩下的拿了回来。”
    “那时我劝主公将这五十顷也拿回来,主公想着不该伤了族亲和气,不听。”老丁叹口气,“那些地契虽然仍写着主公的名字,可放在学塾里不在自己手上,终是不保险的。那严佑,平日里行为专横,族里谁人不躲着他。去年他靠着南阳侯得了个学塾执事的位子,那些地契跟交到了他手里也没什么两样。如今他趁着主公不在家,竟将地契偷出去变卖抵债。若非族人念着主公的好,赶来报信,我等几乎也蒙在了鼓里。”
    漪如听着,心中一沉。
    这些年,她一直不曾管过老家的事,只知道些大概的数目。也是前番仔细翻看账目的时候,漪如才知道南阳老家近一半的田地都放在了学塾里。
    她的曾祖父严禄是个大方的人。当年,他凭着文德皇后平步青云,阖家富贵,便想着留个好名声,将南阳的田地分出一部分来,资助学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