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直到开始写信,回忆起从前和谢菱的点点滴滴,沈熠文才发现原来自己从前对那个所谓的“跟屁虫”其实不是讨厌,相反,他记得两人相识、相处的场景,有些画面,有些谢菱说的话,在他脑海里甚至比谢宝珠留下莱的痕迹更深。
    原来,他一直喜欢的就是谢菱啊!
    如果她知道了这段感情归根到底是两情相悦,会不会很感动呢?
    至于傅廷坤,也许是曾经谢菱表现出来的视旁人为粪土,眼里只有一人的做派,让沈熠文不愿意去怀疑,认定了只要两人解开误会,旁人都不过是通往最幸福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已。
    **
    谢菱对沈熠文这个正经的“男主”究竟在做什么、想什么,自然是毫不知情,也半点都不在意。
    时间进入十二月之后,《映山红》的演出才告一段落,文学系的赵主任就找上了她。
    “我们系和制片厂合作了一个本旧时光整理,欢迎加入我们,历史小说上万部免费看。子,你来试个镜。”他说。
    谢菱早就从张叶茗嘴里听说过一点,对此并不意外。
    试镜进行得非常顺利。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这次试的角色居然是女主,并且真的是一部和制作厂合拍的电影。
    她的角色一确定,就被要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封闭培训,学习琴棋书画。
    不过请来的老师们教授了几天之后,都纷纷提议减少学习时间。
    “如果是要那种气质,谢菱的气质已经完全就是角色需要的气质了,如果要学习相关知识,我觉得她现在的知识储备也很丰富了。”
    剧组无奈,只好安排她去医院观察患有慢性病人的特征。
    剧本原来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女主角的演员需要贴合角色气质。
    然而谢菱一加入,最大的难点就不再成为问题。
    最后,这部电影筹拍的时间大大缩短,只花了二十天,可拍摄的时间足足磨了有三个月。
    刚开始是搭棚,要求大家不能外出,以免影响入戏,后来又辗转各地取景。
    谢菱跟着剧组四处奔波,长久的分别,却叫她把自己的心意看得更清楚。
    她想傅廷坤了。
    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太长,但彼此默契得很,相处的时候实在太过舒服,一旦分开,就格外想念。
    这个时代很难找到电话,传真能发的内容也很少,还会被人看到,她犹豫了良久,最后还是忍不住拿起了笔,给傅廷坤写信。
    信里也没有什么儿女情长的内容,不过是现在在哪个地方,景色如何不同,剧组里的伙食还过得去,但是比起他做的差远了云云,还有对戏中角色选择的思考。
    零零碎碎的内容,每天写一点,攒到半个月之后,居然已经有了不薄的一叠。
    临寄走落款的时候,谢菱犹豫了良久,还是加了一个前缀。
    “念你”。
    短短两个字,让她脸都红了,只觉得自己酸臭酸臭的,居然有点害臊。
    信寄出去约莫一个星期,谢菱的戏份杀青。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她的努力和演技得到了剧组中所有人的认可。
    戏份结束,大家都给她鼓掌,有些人还哭了起来,只嚷着不舍得她走。
    男主角的扮演者就说:“谢菱要不等等我?我也只还有一个星期,这地方有点偏,你一个人去买火车票,着实不怎么放心。”
    谢菱摇了摇头,笑着说:“学校缺了好多课,一天都不好多耽搁了。”
    好几个人一起劝她:“你自己怎么走?还不是要等镇子里的车进县城,又要从县城转城里,都要等,不如多等两天,有个伴。”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导演忽然开口说:“没事,谢菱学校的课急,确实不好耽误了,你收拾收拾,能走就先走吧。”
    这话一出,大家都惊讶极了。
    拍戏以来,导演算得上是最器重谢菱的人之一,也因为谢菱年龄比较小,他差不多当做女儿一样,平常最是不放心的,今天居然能说这样的话。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怎么反应。
    导演却是冲着谢菱使了个眼色:“时间不早了,你要不先回去收拾东西?那边还有人等你。”
    谢菱一怔,顺着对方的视线回头一看,只见场外灯光照不到的一处昏暗角落,隐没着一个高大的身影。
    那身形站立如松,看起来如此眼熟,让她呼吸都快了一拍。
    第42章 名分
    为了一场日出戏和一场日落戏, 谢菱已经连续很多天早上三点多就起床了。
    每天从天黑拍到天亮,又从天亮拍到天黑,只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稍微休息一会。
    长时间的连续拍摄,又是高强度, 高消耗情感的片段, 戏中的情绪还偏向阴郁, 她真的累得不行,能撑得到现在, 完全是凭着责任心、毅力和年轻的身体在顶着。
    得知终于杀青的时候,她终于放松下来, 疲惫感也随之涌上全身, 困得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然而此时此刻,当看到角落里那个男人时,谢菱一刹那就清醒过来。
    她浑身疲惫尽消, 脸上忍不住浮现惊喜, 连招呼都来不及跟同剧组的人打一个,原本发酸的双脚像是自己有意识一样, 立刻转了过去。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快步走,走了几步,她已经小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