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6

      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686

    醒。

    完颜宗磐抚着髭须,沉吟不语。

    完颜宗隽有些不以为然,瞪眼道:“就算宋人没有以前那么狗熊了,那又如何?有阿兄的英明指挥,有咱们女真铁骑的以一挡百,这些宋狗即使胆敢开门蹦出来,也还是一只狗,成不了狼!”说罢仰头大笑。

    耶律余睹也呵呵而笑。

    时立爱只看着完颜宗磐。

    完颜宗磐沉思一会,目光渐渐变得沉鸷,浓眉扬起道:“如陈公所言,这三支马军应该是河北三镇的驻军。这些南人既然胆敢出来野战,我等必要给其狠狠教训。”说着叫来文书知事,命他起草两道军令,分别给右军的完颜宗英和左军的完颜宗懿。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打草谷的队伍以六谋克结为一队,以防南人马军偷袭。”

    ***

    二十二日的近午时分,完颜宗懿部收到了这道军令。

    此时,东路左军已在拿下文安、大城两县后,占领了清州的治地乾宁镇——东三里就是黄河,跨河南下即可至沧州,十一月初,黄河下游的河面已经结冰,对金军已无丝毫阻碍。三千前锋军已然突向一百二十里外的沧州。

    右军主力随后而行。

    除了随军携带的粮草和充作口粮的牛羊外,劫掠的大部分财货和宋人“生口”都留在了乾宁镇,由三千骑军和五百步军看守,完颜宗懿率八千主力随在前锋军之后,向南开拔,就在行军途中,接到了长兄完颜宗磐的军令。

    而就在接到军报的几个时辰之前,右军派出的一千女真骑兵已经驰往清州的东北向,抄掠临海的产盐场和聚围的村落。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1、补上一章的注释:招刺

    宋代实行的是募兵制,招募军士,宋时称为“招刺”。凡合格者,就在脸部刺字,按各人的身材高矮,分别拨给上、中、下等禁军和厢军。

    这种在军士脸部、手臂、手背等处,标明军队番号和军人身份的做法,是唐末和五代的藩镇遗制,目的是防止军士逃亡,逃亡后便于追捕。

    刺字是耻辱的标记,只有罪犯、奴婢或某些官府工匠有这种对待,所以当兵在宋代一种贱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从军的。对南北朝廷来说,废除招刺都是必须的做法。

    岳飞最初招刺从军,就是因为家中田地卖掉了,若不从军就无法养奉父母妻小(岳飞16岁就娶妻了,哎,村里的娃成亲早,一年后就有了儿子岳云)。当时岳飞应募的是有武技的“效用”,这是高级军士,可以只在手上刺字,这样就能避免脸上刺字的耻辱。

    2、金国的都元帅府:掌管征讨之事,停止用兵时便废除。官职如下:

    都元帅:从一品,一艘是皇储担任。

    左副元帅、右副元帅:正二品。

    元帅左监军、元帅右监军:正三品。

    左都监、右都监:从三品。

    以上的“左、右”是左比右尊,不是按照东路、西路来分,所以会出现右副元帅下面有左监军。

    3、关于时立爱的官职:

    侍中即门下侍中,是宰相之职,金国官职采用的是辽人用辽制,汉人用汉制,但时立爱这些汉臣,官职虽然为宰相,职责却只是统管金境内汉人的宰相:凡汉人地区的官吏选授、劳役调发、租税征收等等,都代表皇帝处理;像知枢密院事这种军机长官,统管的即是汉人的军事,所以兼汉军都统之职。

    4、对金国皇帝和皇子的称呼:郎主、郎君。

    这种称呼是女真语,“郎君”是汉文意译,金国的宗室皆称“郎君”,皇帝则称“郎主”。

    像“国公”这样的爵职暂时只是汉官制和辽官制有,这时的女真官制还没封公封王之制,即使太祖皇帝的儿子和现在的金太宗的皇子,都没有封王(属于死后追赠),到了完颜亶为帝后才有封王,所以这个时候对皇子没有“大王”这样的称呼,或是叫郎君,或是称呼官职。

    孛堇:bèi jin

    ☆、经略东洋(一)

    就在岳飞率领骁骑军伏袭金骑之前,卫希颜的舰船抵达了博多(今福冈)。

    博多位于日本九州岛北部,三面临海,西南的博多湾是日本与中原王朝的海贸港口,大唐时代,日本的遣唐使就从这里出发,前往长安,管理九州事务的大宰府则在鸿胪馆接待来自天朝的客人,并与商人进行贸易。

    随着遣唐使的往来不断,中原文化源源不断输入日本,直到大唐覆灭,全盘唐化的日本顿时迷茫了——这样强盛的天朝上国都覆灭了,让学习天朝的日本何去何从?在这种迷茫的心态下,日本关闭了官方遣使的贸易,直到北宋建立也未恢复,但民间商船的往来从未断绝。

    由于宋朝鼓励商贸,前往博多贸易的舶商越来越多,海船一般从明州(今宁波)出发,抵达博多后,到大宰府检验公凭的货单,并呈报太政宫,太政宫准许贸易后,派遣“交易唐物使”到博多负责贸易,先是进行官方交易,然后才准许宋商与民间交易。但官方经常压低收买价格,或拖欠货款,使宋商遭受很大损失,于是很多宋商转移到九州岛的西国一带从事私人交易。

    宋商在对日贸易中获利巨大,比如在国内买麝香十三个,在日本价值白米五百石,而在博多湾用七十贯买一颗日本尾张蚌珠,回国后可卖五万贯,获利几近百倍。这样巨大的利润吸引,促使赴日的宋商船只逐年增加,从一年一船次增到一年二船次、三船次,甚至一年四船次。

    然而,宋船入日次数和人员的增加,让天皇朝廷受不住了,因为从太政宫批准贸易后,宋商的食宿(从进港起至回国启航止)都要由鸿胪馆按例供应,而日本国内大量农民破产,税收来源枯竭,国库空虚,很难拿出巨额款项维持宋商的食宿费用,但又不能禁止宋商赴日贸易。

    这时正是平安王朝的“摄关政治”时代,外戚藤原氏把持朝政,被称为摄关家,掌握着全国最多的财富,一方面嫉妒海贸获利最大的是宋商,另一方面又不能打自己的脸说天皇朝廷供不起宋人食宿,索性颁布限海令,对来日的宋商海船发给官牒,规定年限实行定期贸易。

    但宋商在巨额利益诱惑下,经常提前来日贸易,被大宰府查出后,拒绝这些船只入港。

    这对宋商来说是个打击。

    但商人是个独特的群体,尽管地位低下,却是社会各阶层中最具活力、最有胆色、最善于创造机会和把握机会的一群人,只要有利润吸引,他们就有自己的办法打

    分卷阅读6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