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7

      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737

    一千汉军步兵。

    宋军城头上,所有战鼓擂响,四色大旗一齐挥动。

    这

    是总攻的号令。

    从右翼战场冲杀过去的云翼军、骁捷军与完颜宗懿的女真骑兵迎头撞上,发出巨大的对冲声音。武骑军因为重甲,落在云翼军和骁捷军的后面,半途看见黑压压的数百金骑冲向东面——正是安萨巴的五百铁浮屠——成闵立即号令“追击东面”,率先拨马往东方截冲过去。

    宋军左翼,宣威军和振武军的九千多步兵都大吼着杀了出去。四千六百振武军跑步变阵,从西北向东南,拉开斜面步阵,阻截安萨巴的突围军。宣威军则杀向完颜宗懿的队伍,仅维持着二十五人一队不散——已经没有维持步兵大阵的必要。

    宋军前军,天武军留下一千守护南城门,其余八百人推着战车往东城,配合正东向的振武军,从西南侧翼阻截安萨巴的突围铁骑。

    ***

    这是绝望的战斗,但是他们仍然在战斗。

    一千五百女真骑兵和两千阿里喜已经被宋军割裂成一块块的战斗,在他们的周围,是无数的宋军骑兵和步兵,一眼望去,尽是宋人的旗帜。

    但是他们没有逃跑,包括从铁林军战场上逃出的那一百多骑女真骑兵。

    或许是为了对长生天的誓言,也或许是女真的“勇士荣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主帅、皇帝陛下的郎君还在勇敢的战斗,那四只狼头的旗帜还在坚持地飘扬着。

    ……

    完颜宗懿的身边只剩下了三百多骑,银光森森的铠甲上淋漓流淌着鲜血,铁甲下的黄色战袍也被染红,其中有他的血,更多的是宋人的血。

    他的镔铁大刀上淋漓着鲜血,死在他刀下的宋军将士已有四五十人,但这把来自大食的利刀一点没有卷刃,刀面上的雪花纹在鲜血的浸染下,显出那纹路清晰的美丽。

    他忽然想起那个赏给他的宋人县主玉嫱,某个郡王的女儿,目光总是畏惧,又夹杂着愤恨,但无损她的美貌,她给他生了个女儿,才三岁就已显露出南人的秀致,想必长大了也是个美人……不过他大约是看不见了。

    完颜宗懿无谓地笑了笑,扬刀大吼:“长生天在上!”一刀劈去围上来的一名宋骑的半边脑袋,声震如雷,“女真无敌!”

    “长生天在上!”

    “女真无敌!”

    周围的三百骑齐齐大吼,跟随着他们的主帅冲杀、再冲杀。

    二月的阳光还没有多少暖意,这样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想必也是凉薄的。

    而这样凉薄的阳光,他们只能最后一天感受,再也没有明天!

    作者有话要说:北回篇基本结束~~~~~~至于完颜宗磐和完颜宗英这两路,结局已是昭昭,无需赘笔多言。

    完颜宗懿(很哀怨):永清的援军在哪啊?

    永清金军(咬手绢):哎,人家自身难保哩!

    下一章是关于一个伟大的地下奇迹。

    ☆、地下战道

    就在完颜宗懿的大军受阻于霸州城外时,金国边境的永清县也并不安宁。

    永清隶属燕京,即宋人所称的幽州或燕山府,它在金国边境与宋朝河北边境的益津关(即霸州城)、淤口关(破虏军治所)构成一个战防三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宋辽战争时期,永清是双方交战的缓冲地,宋辽两军多次在这里展开拉锯战。澶渊之盟后,两国以拒马河、白沟河为界河,界河之北为辽境,包括永清。辽军在永清布防三千兵员,防御宋朝的益津关和淤口关。金国灭辽后,仍在永清置三千常备兵,在金宋战争时期,则增兵数员不定。

    现在永清城内有一万兵员,增兵七千人主要是为了接应东路金军运回的财货生口,包括一千骑兵、六千步卒。

    自从这七千金兵进驻永清城后,城内就颇不安宁。

    永清的守将是女真千户阿忽鲁,七千调兵的统领是女真千户沙古质,阿忽鲁以前是完颜宗干麾下的猛安,而沙古质是完颜宗磐的支系,两人同处一城时有龃龉。而且永清的城池并不大,除了驻扎守兵外,女真兵的家属奴隶也住在城内,沙古质这七千人马进来后,城内就有些挤。两军为了抢营盘和水源,时有冲突、械斗发生。

    眼见争端越来越大,两军协商解决,阿忽鲁提供部分粮草,而沙古质移驻城外,两军互不干涉,这才解了纠纷。

    沙古质率他的七千人马永清城南二十里外的后奕村扎寨。

    这里曾经是宋领杨延昭后奕营的驻兵地,已经荒废了很久,后来成为汉民村子,名为后奕村,现在住着三十多户人家。沙古质在村子的西北面扎营,并未占据村子驱赶汉民,因为金国境内的这些汉民村庄承担了金国的粮赋。

    驻寨后奕村外之后,沙古质的军队距离宋朝的霸州益津关只有三十里,离淤口关只有二十余里,金营探马每日都会在南面二十里内巡弋。

    二月十九这日清晨,探哨在营寨西南十五里外发现宋军出现,打着淤口关破虏军的旗号,听蹄声、观扬尘和旗帜,应有三千骑左右。

    沙古质闻探马回报时几乎不敢置信,瞪眼吼道:“宋人竟敢跨过界河,攻打我军?”

    事实上,包括沙古质在内的所有女真将领,没有人认为南朝敢攻打金国。所以永清现有的金军虽然达到一万人,但三千驻城守军中只有一千骑是女真正兵,另外一千是阿里喜,还有一千是汉军步兵;沙古质的七千人马也只有两千骑是正兵,另外五千都是辅兵和汉卒。

    尽管沙古质十分震惊,但反应很迅速,立即点齐两千骑兵出营,五千步兵则留守营寨,同时传报永清城,让阿忽鲁戒备宋人还有另外兵马奇

    袭。

    沙古质的谨慎没有多余,宋军确实另外有三千步兵也从淤口关出发,推着骡马套车的双弓、三弓、四弓、八弓床子弩等,跨过界河,走东北方向攻打五十里外的永清城。

    阿忽鲁接到沙古质的传报后不久,放出城外的探哨就探查到这支宋军。永清城内立即警戒备战,阿忽鲁率一千骑兵出城迎击宋军,两千步兵则留守城内。

    无论沙古质还是阿忽鲁,这时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南朝大举进攻金国的先锋人马,而是以为宋人攻打永清是为了缓解东路金军对河北的进攻势头——打下永清后就能对霸州形成夹击之势,从而夺回霸州,威胁东路金军的后方。

    因为对形势的错误判断,阿忽鲁只向距永清最近的固安和百里外的范阳通报敌情,并没有向燕京路都统府求援。

    当然,这也是因为宋军攻打的两路兵员都只有三千人,沙古质和阿忽鲁都坚信自己能够打败宋军。

    如果宋军分路攻打后奕营和永清城的兵力只有这六千人,的确很难夺

    分卷阅读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