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王夫人身后的贾探春忍不住向贾迎春投去羡慕的一瞥。
    她倒是想学这些,可王夫人能让贾探春这个庶女插手吗?那般记仇的王夫人没忘了赵姨娘得宠时下的绊子。
    如今赵姨娘年老色衰,全凭一儿一女吊着底气。而贾政虽然官不大,但内宠甚多,多是通房丫头,家生子提拔上来的姨娘之流,也不会犯了朝廷的忌讳。所以王夫人也乐得让那些娇滴滴的丫头们一边陪贾政,一面干着内屋的各种活计,省的她每月多废银子。
    在此情况下,贾探春的日子自是不好过,也就是在搬到宁国公府后,贾政夫妇为了脸上好看才重新提了她和贾环的月俸,否则她比那一等的大丫鬟都不如。
    林黛玉瞧着舅舅家的几个表姐妹,只觉得一个温柔可亲,一个明丽动人,还有一个虽姿容尚小,但也能看出不凡的气质。
    三人皆是相似的妆发,但却美得各有千秋。
    也难怪母亲总说舅舅家的钟灵毓秀之气大都集中在几个女儿身上。
    也就是在林黛玉感叹之时,西侧院门口泛起小小的骚动,上座的贾母忍不住眼前一亮,勾起个真心实意的笑容道:“宝玉来了。”
    第83章 骂人
    “孙儿知道老祖宗一直都念着孙儿, 这不就赶紧来了吗?”伴随着一阵有朝气的笑声, 贾敏和林黛玉见着一位唇红齿白, 面色如月的男童进了西侧堂, 毫不在意众人目光地被贾母揽入怀中亲昵。
    贾敏见状, 忍不住蹙了蹙眉头。
    且不说贾政一家是客居在宁国公府的分房,仅从孝道出发, 哪怕贾母平日里再宠贾宝玉, 当着外嫁姑奶奶的面, 贾宝玉也不该摆出这么大的声势, 完全是把伯父的荣国公府当成是自己家。
    见到如此情况, 贾敏忍不住拿贾宝玉和几个继子相比。
    林玉松自不必说,身为袭爵的嫡长子和宗子, 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林家的模范。
    林玉桐和林玉森虽然没有被管的那么严, 但是在长辈面前也没有如此没规矩过,尤其是贾宝玉已经七岁了,男女之大防可不能因着亲戚关系而放下。
    至少在林家太夫人那儿, 贾敏从没见过七岁后的林家三子直接依偎进去, 若是被林如海见了, 怕是要怒斥儿子的不知体统。
    “这是你嫁入林家的嫡亲姑妈,还有表妹。”贾母搂着贾宝玉的肩膀, 为他扯红线道:“你且呼她玉妹妹便是。”
    “母亲,依女儿的愚见,宝哥儿还是唤黛玉为林表妹。”贾敏赶忙插话道:“您也知道林家这一代不止黛玉一个从玉字辈的姑娘。若是被叫习惯了,以后在各个宴会上惹了误会, 怕是有些不好。”
    这林表妹的称呼可比玉妹妹要生疏了不少。
    贾母本想让贾宝玉改称林黛玉为二妹妹,但一想到那位林家大姑娘是福亲王府的外孙女,所以一时间还不敢跟福亲王府乱攀亲戚,只能有些扫兴地强笑道:“你倒是稳妥。”
    对此,贾敏含笑不语,内心愈发地苦涩。
    感受到母亲情绪的林黛玉不由得对外祖家又是一番改观,于是同贾宝玉寒暄时也带了一丝冷意。
    然而对方可没注意到林黛玉的冷漠疏离,难得见着一如花似玉的嫡仙儿表妹,忍不住在开口前就喜上三分道:“既然是亲戚,敢问妹妹可有尊字?”
    林黛玉被这一声极为亲近的“妹妹”弄的有些不舒服,于是不动声色地瞧了贾敏一眼,见她没有表示,才将自己的字告诉了贾宝玉:“小字黛玉。”
    “那名……”
    “宝玉!”贾母脸色微沉地打断了贾宝玉的话,在贾敏发火前赶紧找台阶道:“就算是自家的亲戚,也不许这般没轻没重。”
    试问哪家有身份的姑娘会让父母、族长、以及丈夫以外的男人直呼其名?就是林家的隔房亲戚都不敢这么没规矩。
    “是我有些欠妥,还请老祖宗息怒。”从没见过贾母怒斥他的贾宝玉愣过后有些焉焉地请罪,让王夫人的心情极为不美妙,于是略重地将茶杯搁在桌子上,惹得贾敏的目光追随过去,笑道:“二嫂子似乎有什么不满的话要对我说。”
    被贾母甩脸子也就罢了,好歹是荣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和生养她的亲娘,所以贾敏想着能少一事是一事,一直都努力压制着自己的脾气。
    可王夫人和隔了一辈的贾宝玉又是哪来的葱?
    贾敏自认未出阁前与王夫人的关系不好,但也没给对方使过绊子。合着她一次次的好脾气所换来的,就是对方的蹬鼻子上脸?真当她是好欺负的吗?
    “你看看你们,以前就喜欢在国公爷面前较劲,怎么都这把年纪了,还要让小辈去看你们年轻时的笑话。”差点拉不住场子的贾母恨不得让人将王夫人绑下去,表面是各大五十大板的笑骂,实际是搬出贾代善来使两者都不好再撕下去。
    原本是让小辈们相互认识的小聚,现在成了长辈们的战场。
    就连一向对后院的弯弯绕绕都不甚敏感的贾宝玉都闻到其中的硝烟味,不敢介进去的同时,也想同林黛玉多亲近亲近:“妹妹可有玉吗?”
    林黛玉奇怪道:“哪家又没玉?”难道林府会穷得连给女眷打玉首饰的钱都没有吗?
    “不,我是说生来就有的玉。”贾宝玉害怕林黛玉没理解透,所以焦急地比划一二,还将胸口的玉佩呈上:“就像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