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一条什么也没发现。
    是错觉吧?
    ……
    “好年轻……”看清织田作面目后,本田多春不禁说道,随即她猛睁大眼睛,意识到自己吐露心声后鞠90度躬道,“非常抱歉,刀之助老师。”
    一条道:“不,不用这样。”他微弯腰回应,“我才要感谢你喜欢我的作品。”
    眼下,他正与本田多春、小庄速三人一起坐在读卖新闻总部位于15层的会客室内,笑容可掬的服务人员为他们上了冰麦茶,相较一条,初次踏入这的本田多春略有些紧张。
    小庄速帮忙打圆场道:“本田老师的初画稿已经发给您了,若有什么不满意的,老师您直说便可。”听完这话,本田立刻拿出马克笔跟笔记本,严阵以待。
    一条却说:“我没什么想要提的。”
    本田:“哎?”
    小庄:“!”
    作为甲方,一条实在太宽厚了,小庄几乎要扶额道:“就没有什么想法、脑海中图像勾勒之类的吗?像关于主角,刀之助老师是怎么想的。”
    宽敞的桌面上原画稿大剌剌地摊开,由于是第一人称作品,织田作未在主角身上多着墨,只说他莫约16、7岁,留短发,穿一件夹克,唯一让人记住的,就是那仿佛游神似的空白的脸。
    用空白跟游神似的来形容自己的脸,似乎有些怪,照小庄来看,这段描述称得上贬义,可在跟织田作进一步接触后,他却打消这念头。
    或许每个跟织田作认识的人,都会产生一般的想法,他是像白水一样的人。
    该怎么说呢?
    小庄绞尽脑汁寻找词句:与他一切相处都倍感熨帖,没有矫揉造作的寒暄,也没有刺人的言语,无论是上班的疲惫还是社会赋予的负面情绪都能被全盘接受,小庄偶尔会产生中错觉,无论自己做出多了惊骇的事,当告知老师时,只会说这样啊。
    他的淡定并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的。
    看刀之助老师,看《金盆洗手》时,他总会想起《孤独的美食家》,怎么说呢,剧情似乎是薄弱的、没有起伏的,却惹人一集一集看下去,不想停止。
    给人就是这种感觉。
    小庄视线下移,不知怎的又打量起本田的稿纸来,不知是否为错觉,总觉得本田老师画中的主角跟刀之助老师有些相似。
    就是那种白水般的表情吧……
    一条道:“可我确实认为,本田老师的画稿很符合。”他说,“主角的话,说实话,没想过他会长什么样。”
    因为就是按自己为主人公设定的啊,《金盆洗手》可以说是织田作的自传了。
    光是冲着与织田作一般的传神表情,就可以说本田老师是合格的书粉了。
    最终只修改了些细节,因谈得很快,话题不由扯至一条的日常生活上。
    “哎?是跟家里孩子一起来的吗?”
    别说本田多春,小庄速都有些诧异。
    刀之助老师家竟然有孩子吗……啊,先前说过要找机会去横滨拜访刀之助老师,现在都没去,作为编辑实在是太失格了。
    想到这,竟有些痛心疾首。
    一条:“哎,因为是暑假,闷在家里的话有些无趣,就带到东京了。”
    这话多少有些怪,暑假的话,不应该交给父母照看吗?
    一条:“父母已经全逝世了。”
    小庄跟本田多春听见这话,都愣住了,随即便是额头扣桌板式的道歉:“抱歉,刀之助老师。”
    本田多春急切极了:“实在是非常抱歉。”
    一条:“不,这是很多年前的事。”
    他的父母已经不在很多年了。
    天呐,怪不得刀之助老师的笔触如此成熟,背后竟有这样的故事。
    感性的本田多春老师已经要泪眼汪汪了,她脑补出完整的故事:17岁的哥哥带着才上小学的弟弟妹妹,父母意外身亡后连赔偿金都拿不到,在此前只能打工维持贫瘠的生活,时刻担心弟妹被送至福利院,因此才会对市井生活如此熟悉,希望出道后刀之助老师的生活要有所改善……
    她立军令状道:“我一定会努力的!”绝对要为刀之助老师带来新一波读者!
    小庄:“生活上若有什么不方便的话,请随时联系我,刀之助老师。”
    一条:“?”
    “那刀之助老师的弟妹是在……”
    一条道:“早上就被熟悉的朋友接走了,现在应该在东京迪士尼吧。”
    ……
    同在东京的伏黑惠跟津美纪已踏上去东京迪士尼乐园的路,陪护人是五条鸿,听闻一条等人来,五条悟自告奋勇要带他们游东京,临行前却被总监会叫走做任务。
    这是咒术师常态,全年待机。
    五条鸿问伏黑惠他们去哪,两人本说呆在别院即可,不给人添麻烦,可五条悟听说这老气横秋的决定,干脆手一挥道:“带他们去迪士尼吧。”还信誓旦旦,“怎么会有不喜欢迪士尼的小孩。”
    两人因此被代表了。
    五条悟又说:“惠酱的睫毛很长,津美纪也很可爱,记得给他们准备公主裙……”
    话还没说完,就被掐断了,伏黑惠露出月半眼,想这真是不靠谱的大人。
    津美纪也无跟惠一起穿公主裙的打算,只讪讪笑了。
    东京迪士尼乐园内,适合他俩身高的项目还挺多,除明日乐园的太空山不能玩外,其余都可。五条鸿在俩孩子身后,实在像再合适不过的管家,他问:“从哪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