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她都不单纯是音乐人了,属于制作人领域,她干嘛跟你们玩什么规矩,她自己不就是规矩吗?】
    【某些人不要不懂装懂好不好?什么叫赵乐菱不是歌谣界的?她今天发专辑是假的?歌手的身份不存在?
    歌谣界约定俗成的规矩怎么就没有摆在明面上了?你都说自己是路人了,路人都知道的规矩,她一个圈内人不知道?】
    【不是我抬杠啊,赵乐菱不管是知不知道这个规矩都跟她是否愿意遵守规矩没关系,她在是歌手的时候确实是歌谣界的人。
    但跳脱出歌手身份的时候,你们按照歌谣界的规矩去要求她就是扯淡。
    说句不好听的,她就是不遵守规矩你们能怎么样?冲了她官站啊?她算不算艺人都不好说呢,你看人家打歌了么?】
    【我们不搞事,你们也别挑衅。大家都冷静点,赵PD发歌我们也都有听,多少算是支持了一下音源成绩,互相和谐——】
    【楼上都在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赵乐菱真的不是爱豆!赵乐菱真的不是爱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她专辑会再版的!一定会!按照今天的销量,再版少说二十万张起!而且是一模一样的二十万张!
    你们是禽兽吗?还是不知道专辑会再版?!我就慢了几分钟,黄牛都被你们买空了?!疯了吧!谁给我分我一张,我加倍!】
    【默默放图,三十九张专辑.jpg还有,不卖,我们班团购,你们没去盯预售吗?】
    【预售个屁!赵乐菱的经纪公司太垃圾了!压根就没开预售!】
    【那个啥,科普一下,赵乐菱没有经纪公司,她的公司是跟郑在日合开的,他们两就是老板。
    不开预售估计是不想掉逼格,你看大佬发专谁开预售,还不都是有多少买多少。但三十万张确实太少了,女神你对自己的粉丝购买力一无所知!】
    【嗯..郑在日是谁?】
    【郑在日都不知道?顶尖音乐人!但他不重要,重要的是,黄牛呢?怎么就一个?多来几个啊!你们那些囤专辑的,吐出来啊!赚钱啊朋友们!】
    关于谁囤了赵乐菱的专辑的话题都冲上热搜了,郑在日是谁就真的不是很重要了,赵乐菱是谁比较重要。
    重要到隔天门户网站的头版头条都是赵乐菱,还有人就用“狼来了”为标题,以宣告歌谣界新霸主的崛起。
    从赵乐菱出了《初雪》歌谣界就在等她登台,随时准备好防守,防了几年也没看到她有动静,反倒是往制作人的道路狂奔。
    就在大家都以为她会专注做赵PD的时候,她又突然杀回来出了专辑成了歌手。
    这就..很不讲武德!你倒是给个通知啊!
    第44章 第四十三章
    2013年韩国的秋天属于赵乐菱的。
    以黑马之资冲入年度票房第六位的《恐怖直播》给赵乐菱提前预热,《秋?夕》上线,作为赵乐菱出道以来首次发专,这张专辑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黑马,销量节节攀升,升到姜振威想要大胆一把,给赵乐菱出个黑胶特别版。
    “出黑胶?”赵乐菱有些迟疑,“不会被吐槽骗钱吧?”
    “我们按照最高的标准制作,为什么会牵扯到骗钱。”姜振威表示,“之前的三十万可是前车之鉴,你确定要反对我?”
    赵乐菱没有要反对他的意思,但黑胶这玩意儿吧,专业的音乐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好听点是格卖情怀,难听点就是装逼加骗钱。
    从科学角度去评判人耳能接受到的信号范围内,黑胶的音质是比不上CD的,而CD跟数字音源本质上是一回事。
    普通听众可能认为在音质上黑胶最好,CD次之,网络音源再次。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音质好不好是由录音设备和制作人技巧去决定的,录好之后播放的载体都大差不差。
    反倒是黑胶由于早年的技术缺陷,在专业音乐人的耳朵里,黑胶并不会比CD更好。
    但市场上黑胶唱片就没有比CD便宜的。这玩意儿讲夸张点都涉及到智商税了。但情怀么,见仁见智,很多人就是愿意为情怀买单啊。
    有些人就是觉得黑胶听起来最有感觉,最有氛围,最有逼格。他们就是喜欢继续缺陷所带来的所谓的人声还原。
    因此,很多专业运营歌手的经纪公司,高大上的乐团,他们都会以出黑胶唱片为逼格提升的代表,也以黑胶唱片的贩售量去定位自己的“高端”。
    市场上和普通民众也认这回事,大家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胶片更有逼格。
    可在赵乐菱看来,这有点像骗钱,黑胶定价非常贵,买一张黑胶能买一打CD。
    姜社长不管什么音乐人的耳朵里黑胶和CD的区别,他在乎的是,“我们到九十万了,这个数字我们谁都没想到,如果能破百万,黑胶我一定要出。有钱不赚天打雷劈,知道吗!”
    不想被雷劈的赵乐菱乖巧点头,社长说啥是啥,她现在已经有点被雷劈中的恍惚感了。
    专辑发售之前,不管是赵乐菱还是其他知道她要发专辑的人。哪怕就是媒体都是默认销量一定不错。
    赵乐菱作为PD发出去的可不是一两张碟,成绩都很好,没道理自己出专辑成绩就会糟。
    可这个成绩好的标准是以三十万张、五十万张的音乐人标准来的。大环境不好,三、五十万张唱片已经是一线乃至于超一线歌手才有的销量了,谁都没想到赵乐菱能在一个月内再版四次,直冲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