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页

      面对富婆们,郑谦益给与的回答也很统一,姐姐们放过我吧,我真的一滴都没有了。
    长辈们的训斥就听着,劝解也听着,零花钱该收就收,介绍工作非常欢迎。
    荷包有了进项后,郑谦益就开始筛选别人介绍来的工作了。她是公益律师么,大笔款项的那种案子别人是不会介绍给她的,相对应的,小案子来钱就少。
    在众多工作里扒拉半天,给她扒拉出一个报价很客观。但实际上不用干什么事的工作,为一部电影做创作顾问。
    那是之前教过郑谦益的一位教授介绍的工作,有部以“卢武铉”为原型改编的电影,为了尽可能还原不会出现弱智BUG在上映后被专业人士挑刺,剧组专门找了知名的律师当剧本顾问,开价很可观。
    款项的大头是那位知名律师的,大律师自己也不怎么做事就是挂个名头而已,都让底下的小律师去做。
    小律师指的不是郑谦益,她就是去挂个名成为团队的一员,到时候等着分钱,算是薅剧组羊毛。
    挂名的大律师也是教授的学生,属于郑谦益的直属学长,教授打了个电话帮两边搭个桥,两人都没见面,这件事就成了。
    学妹跟学长也就是在签署电影保密协议的时候见了一面,见面也没聊什么电影,就开头两句话说完就没了。饭局上的话题基本围绕着熔炉案的后续,这件事更受司法界关心。
    ‘熔炉案’并非孤案,它只是唯一一个被拍成了电影受到了大众关注的‘孤例’。类似的案件,甚至于比电影事件原型还要恶劣的情况,也是有的。
    在推BOSS时,郑谦益就已经打算好,如果SKY联校过百人的联名请愿书,都不足以让国会那帮两班贵族正视律法本身的问题的话,她就要拼一个鱼死网破。
    翻出诸多被“误判”的成年旧案,直接上告最高法院,告那帮政客尸位素餐,把他们的脸皮都撕下来。
    真到了那一步,那就是大家一起死,一个都别想活。
    “熔炉案”是一家特殊学校的学生被欺辱,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学校还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也还有很多,这样的受害者同样不少。
    每年这样的案子都不少,各地方法院压下去的案件更多,要是把这些都翻出来,那就不是什么几部电影的事了,是超过两位数的官员要摘帽子落马。
    非常现实也是非常残忍的情况是,福利机构收容的孩童就是弱者,弱者就是更容易被欺辱。
    他们无处可去,即便身处地狱也无力逃脱。随便哪个四肢健全的人都能成为他们无力反抗的存在。而整个社会能给这些人的照顾少之又少。
    郑谦益一直在跟进后续,不单单是这一个案子。“熔炉案”在结案之前,由于电影带来的关注度已经让很多善心人对那些孩子们伸出了援手,他们有人帮了,郑谦益就没再过问。
    她持续在调查的是同类型的学校,机构,是否还有同类型事件发生,她需要为那些没有被关注到的孩子们发声,这才是太阳会做的事。
    太阳要做的是目之所及,光芒之下,众生平等。
    这事儿还得感谢诸位女朋友们,郑谦益不方便到处跑,也不好去私下调查。
    一件“熔炉案”打得全国知名,都能在马路上被人拦下来签名的知名。
    她这张脸再去走访那些特殊学校,对方会给她看到什么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
    女朋友们则不一样,此类学校是完全不排斥善心人士进入校内参观、捐款或者去做义工的。
    虽然外界人士初次进入这样的学校,也看不到什么不合理的部分。但如果能接触到工作人员的家属或者学生的家属,就方便沟通了。
    郑谦益的女朋友们人数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这个串那个,那个再找朋友,一个个约下去,多少能跟一些内部人士套一些话出来。
    那些话语传到郑谦益的耳朵里,有些就能作为撬动又一个邪恶组织的支点。
    跟直属前辈吃完饭后,郑谦益就去见她的支点..女朋友了。
    女朋友是一位梨花女大攻读特殊教育的学生,这是郑谦益跟她的第三次约会。
    双方的第一次约会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对方来见偶像,偶像陪学妹逛景福宫,那天恰巧是节假日,游人很多。
    郑谦益看学妹在人群中好像不太自在,就带着她往人少的地方去,约会行程这东西不是本人定,都说了有个群么。
    恋爱群里的姑娘们会集思广益为新人提供约会路线,有些人有主见,有自己想去的地方,会提出来,加进行程表。
    有些就听大家的,大家说好,她就按照大家的来。那天的约会路线就是群里群策群力弄出来的,逛景福宫,去小吃街,穿韩服,拍美照,就这样。
    第一次约会到结束时,郑谦益提起“熔炉案”跟妹子说我最近在追这个案子的后续。
    如果你知道还有哪些学校有类似的事情的话可以帮忙问一下。她就那么一说,她碰到小城市的姑娘都会说这么一句。这话是否真的能引出后续得碰运气,说了总比不说好。
    初次约会的当下,女朋友没给任何回馈。一直到第二次梨花女大的姑娘们组了个大局,四五十号人一起组团约郑谦益跟她们去玩,号称群体约会。
    这位就在群里,她们那次是去汉江公园野餐,一群人吃吃喝喝还玩放风筝,挺开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