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无事,走吧。”乔瑜摇了摇头,心下虽还骇然,可此处不是那地方,她跨时空了,隔着很远很远。
    到老太君的院子,乔瑜脸还惨白惨白的。
    小丫鬟打起帘子,进了门却见程怀瑾立与门边,见她进来这才抬脚过了屏风往堂屋去。
    他是在等她吗?
    跟在其后面进了堂屋,老太君冲两人招手,程怀瑾落后一步同乔瑜一道上前。
    老太君看着两人越看越满意,见乔瑜脸色煞白,不满的嗔了眼程怀瑾,“你啊,都娶亲了还不懂得怜香惜玉,欺负新媳妇,再有下次祖母可不绕你。”
    说完招乔瑜上前,“祖母这儿还有些血燕,团团拿回去好好补补身子,二郎他有不对的地方你多担待担待。”
    乔瑜没多想,她以为老太君是故意这般说,人情世故,好多小说里德高望重的老夫人都这般行事。
    程怀瑾瞥眼过去见她煞有其事的点头,眉头微挑,姚家女子这般厚颜无耻?一句话不辩解坐实他欺负人。
    感受到身旁气压不对,乔瑜侧目对上一双深如寒潭带着凶光的眸子,吓的一抖。
    老太君见状责备道:“作甚吓她,你在外凶便罢了,回了家可不兴这,这是你媳妇儿,吓坏了也是你自认倒霉。”
    程怀瑾作揖,态度诚恳,“孙儿知错,谨遵祖母教诲。”
    老太君又说了会儿话,程怀瑾和乔瑜将缺的敬茶礼补上,两人就被老太君赶回去歇息了。
    人一走,老太君同身旁嬷嬷道:“二郎这媳妇看着柔柔弱弱到没想到还有几分性子。”
    嬷嬷伺候老太君几十年了,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懂,笑着道:“老太君看见二公子下颚的伤了。”
    老太君笑道:“我只是老了又不是瞎了。”
    嬷嬷也是看着二公子长大,不比老太君疼的少,“老太君以往可最疼二公子,磕着碰着最心疼,这次怎……”
    “夫妻小情趣我这个老婆子还能去管,该多遭人嫌。”
    嬷嬷一想知道自己多心了,“老太君说的对。”
    第3章
    从青松苑出来,乔瑜正打算给人道歉,二公子下颚那三条血痕她看见了,一定很疼,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人已经不见了,她连影子都没瞅见。
    “紫萱姑娘,二公子,喜欢,什么?”
    紫萱摇了摇头,“二公子与二少夫人一样通情达理,不挑剔。”
    实则是二公子从不透露自己的喜好,连老太君那儿以为的喜好,怕是都不是真的。
    紫萱:“少夫人担心公子生气?”
    乔瑜连忙点头,她把人抓伤了,怎么也得道歉才行。
    紫萱:“二公子对府内人较为宽和,少夫人无需担心。”
    不过对外凶名在外。
    紫萱想了想没说,怕吓着少夫人,少夫人与二公子是夫妻,早晚会发现那件事的。
    回去的路上乔瑜在想怎么赔礼道歉,毕竟男二是她目前的饭票,可不能把人得罪了。
    然而下人都不知二公子喜好什么,乔瑜也琢磨不透,她没给男人送过礼,脑袋空空想不出来。
    乔瑜枯坐整个下午也没有想出送什么赔礼合适。
    直到丫鬟回禀说五姑娘来寻她,方才收回思绪,见着五姑娘第一句话,“男人,喜欢,什么?”
    五姑娘一愣,摇头,“不说这个,二嫂快坐,我找你有事。”
    乔瑜与五姑娘之间隔了一张凳子坐下。
    五姑娘觉得隔着有点远,起身坐到那张空的凳子上,神色有些拘谨:“二嫂,好嫂嫂,你可还有绒花簪子?妹妹想买。”
    乔瑜看了眼五姑娘头上的簪子,以为是她没有替换的,道:“你喜欢,我再,送你,一支。”
    “不是不是,妹妹不是这个意思。”五姑娘连连摆手,赶忙解释她要绒花簪子的目的。
    原来昨日她去参加茶会了,便是戴着乔瑜送的绒花蝴蝶步摇,蝴蝶栩栩如生好似真的一般,上面的绒花小而精巧,流苏也比别人的精致灵动,以往只是陪衬的她,昨儿可是出尽了风头。
    与她交好的闺中好友问她可还有这样的绒花簪子,都想买。
    五姑娘被捧的太过高兴一个兴头便答应下来,偏她自己不会做,只好来找乔瑜了。
    乔瑜忽的嗅到了商机,她一直有做簪子售卖,后来才转的制作暗器博粉,但也一直没落下簪子制作,毕竟她自己有网店。
    如今原身嫁妆丢失大半,奶娘病重,她身上银两无几。
    指望男二和离分她银钱,也不过是想想,而且这里是古代,能不能有分手费都难说。
    与其痴心妄想不若自己赚钱,日后有钱了,离了陈家也不至于饿死。
    “二嫂?”五姑娘忽的发现她二嫂眼睛特别好,好似里面有光一般,给人一种春回大地的感觉。
    乔瑜:“要多少?”
    “先六支可行?”
    五姑娘是庶房嫡女,这身份在盛京贵女圈儿很是尴尬,往上正儿八经的嫡女瞧不上她,往下她又不愿与那些庶出的玩一块儿。
    故而交好的闺中好友少。
    不过要六支也不是空口胡说,实则是今日有不少贵女询问她簪子在何处买的,加之交好的姑娘家中还有姊妹,六支怕是都不够。
    “至于定价……”五姑娘面色有些难堪,她交好的姑娘身份并不显赫,手头怕是都有些紧,“二嫂嫂的绒花簪子品质极好,可盖过宫里的,只是她们怕出不起太高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