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因着她与原主字迹不同,乔瑜用了一只原主以前绣的荷包当做信物。
    用过饭,乔瑜找出手绘的草稿来,她当初接了合同后,便为女主设计了两套首饰,一套以女主喜欢的牡丹花为主题,另一套便是以凤凰为主。
    书中女主贵为太后,虽她还年轻,可身份贵重,若是大红只会显得她艳丽但不庄重。
    故而乔瑜从一开始便定下紫红渐变色牡丹,花瓣颜色由深到浅,做时花瓣根部色深,花瓣边缘则逐渐渐变成浅紫最后还要有一层淡淡的白边。
    紫红色的牡丹花,紫色有紫气东来之寓意,花色优雅、贵气还不失庄重。
    组装时以一大一小并三两只花苞,再加上绿叶陪衬,而在绿叶与花朵之间再串些珍珠做点缀。
    凤凰那支选色也很重要,还有步摇,给太后用,英贵大气还要庄重,还得艳压群芳。
    书中女主未出阁前可是盛京第一美人,即便入宫七年美貌不减当年不说,还越发成熟美艳。
    凤凰采用明黄、杏仁黄、初桃、朱红等蚕丝搭配。
    凤凰嘴上会衔一颗可拆卸的紫水晶挂坠,尾部的流苏也会做成可拆卸。
    二公子付了一千两银票,她必要让其满意还要物超所值。
    三日时间,乔瑜除了用饭几乎都待在屋内。
    紫萱紫檀对着棠棣苑下人敲打了一番,下人做事也都放轻手脚,让乔瑜可安心做簪子。
    赶工时,乔瑜不曾担忧过二公子是否会进屋来,直到赶完工方得知,二公子已经两日未归。
    站在屋檐下,一直低着头做簪子,脖子会有些酸,乔瑜仰头看着屋檐下的灯笼,闻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也算是放松了。
    “什么,声音?”
    站了没一会儿,不知何处传来的刷刷声,又像是敲打什么。
    “回少夫人,是府里人在打桂花。”
    从紫萱口中得知,每年府里的桂花打下来,会做成桂花糕、桂花酒、桂花酱等。
    远处的声音逐渐近了,棠棣苑隔壁出去便有一株很大的桂花树,站在屋檐下可看见桂花树的树巅。
    待看到桂花树树巅开始摇晃,打桂花的声音也近处可闻。
    乔瑜不曾见过现实中的打桂花,不过听声音应该有许多人很热闹。
    忽而,一支小小的桂花枝丫,越过墙头飞到了院里。
    紫萱微微蹙眉:“这些个小子,定是那泼皮的,打个桂花都打不好。”
    乔瑜下了台阶将那小枝桂花捡起来,被打过的桂花枝,上面花朵不那般密集,稀稀疏疏的。
    乔瑜仔细观察那支桂花枝,心中浮现桂花绒簪模样,思索着用线色号。
    紫檀走了来,福身道:“少夫人,大厨房来人了,说是有要事求见少夫人。”
    乔瑜想回屋做簪子,大厨房她听过无数次,但每次都是紫萱或是紫檀带着丫鬟去取饭食,她不曾见过那些人,此时突然要见她……
    看出乔瑜的抗拒,紫萱轻声道:“少夫人且回屋坐坐,奴婢去问问大厨房可是有何事。”
    “好。”
    紫萱来去的快,回来告知乔瑜,原来近日老太君胃口不佳,正好庄子上送了中秋用的螃蟹,柳嬷嬷让大厨房做蟹黄面给老太君开开胃。
    因螃蟹寒性往年老太君最多只可食半只,不敢贪多。
    二少夫人着人送的那一碗蟹黄面,老太君吃完并无不适,加之老太君近来胃口不好,柳嬷嬷便让大厨房再做一次。
    大厨房听闻是少夫人上次做了蟹黄面,才让老太君开了胃口,大厨房怕做错,便抬了螃蟹来想请教少夫人蟹黄面做法。
    蟹黄面做法不难,最主要是挑蟹黄蟹肉繁琐了些,乔瑜想了想将做法步骤写下交给紫萱,让她拿去给大厨房的掌事娘子。
    紫萱出去后,乔瑜心下琢磨,蟹黄面好吃,但螃蟹到底属寒性,老太君也不可多食了蟹黄面。
    乔瑜双手撑着下颚,“易克华又开胃的食物?有了。”
    如今秋日,但天气还未彻底转凉,秋老虎天比夏日还让人烦闷难受,也不怪老太君胃口不好。
    热天若是食一碗酸辣可口的米豆腐,该是多舒服。
    米豆腐老人小孩皆可食,也不像螃蟹那般寒性大。
    乔瑜虽然面对生人胆怯,但动手能力却是极好的,小厨房平日没什么人,拨来的厨娘这几日也被调去大厨房帮忙了。
    将米泡上,至少得侵泡三个时辰左右,算算时辰,要下午才能泡好。
    泡了米,乔瑜折回屋子开始绘桂花绒簪的草图。
    紫萱捧着一方红漆托盘进屋,“少夫人,这是二房夫人着人送来的香帐,说是给您的谢礼。”
    谢礼?
    她没做什么帮二房的事啊?
    起身查看那香帐,用料极好做工也是极好,上面的绣球花绣工精致整齐,香帐还被熏过,带着淡淡的香味儿。
    乔瑜喜欢这绣工,但也知道这礼物贵重,无功不受禄那能随便收了。
    让紫萱送回二房去,不料二房又给送了回来,还说这是她应得的,是感谢她帮衬五姑娘的谢礼。
    看二房的意思,这是要她必须收下,乔瑜喜欢极了那绣工,也感慨自己遇着的人好。
    看了眼绘的桂花绒簪草图,将其改了改。
    最后草图一共改了三份出来,其中两张草图上的簪子,一套偏沉稳一套挂流苏较为活泼,适合二房夫人和五姑娘同时出门佩戴,意为母女款发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