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他还未开口,老和尚忽站起,转身向他行了个礼:阿弥陀佛,太子殿下大驾光临,小庙蓬荜生辉。
    梁珩瞧了瞧自己穿的便服,奇怪道:大师怎么知道孤就是太子?
    那老和尚微微一笑:老衲卜卦,知道近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客光临敝寺,普天之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客,除了太子殿下,还有何人?
    梁珩笑道:你的卦倒挺灵验,你且说说,孤来你的药王庙,是来做什么的?
    老和尚道:殿下身患重疾,来这药王庙,是想看看老衲是不是招摇撞骗之辈,若治不好殿下的病,殿下怕是要拆老衲的庙。
    梁珩嗤道:倒是有几分神通,那你是否能治好孤的病?
    老和尚摇头:治不好。
    梁珩心道,果然是招摇撞骗的骗子,他又问道:你且说说,为何治不好?
    老和尚顿了顿:因为再无一人,愿为殿下三步一跪,九步一叩,足足九千零一步台阶,叩首千遍,血洒药王庙,只为她夫君求药了!
    第24章
    梁珩怔住,半晌,才道:你说什么?
    老和尚双掌合十:阿弥陀佛,殿下半年前,是否感染过疫病?
    是又怎样?
    半年前,殿下感染疫病,药石无灵,太子妃娘娘亲上药王庙求药,但殿下阳寿已尽,老衲不愿违背天意相救殿下,是太子妃娘娘苦苦哀求,为表诚意,她从山脚三步一跪,九步一叩,足足九千零一步台阶啊,太子妃娘娘当时不过是个十六岁弱质少女,居然硬生生从山脚跪拜到了山顶,她上山之后,额上鲜血已经染红了她身上白衣,她的诚意,感动了药王菩萨,也感动了老衲,是以老衲这才为娘娘配药,救了殿下。
    梁珩呆若木鸡:不,不可能的,明明是江太医救了孤,怎么是你?
    阿弥陀佛,殿下愿意相信是谁救的,就是谁吧。
    梁珩向来清润如玉的脸庞已经扭曲,他忽然想起,半年前,他昏迷之后醒来,见到萧宝姝的时候,她一瘸一拐,额上还绑着白色绸带,隐隐还有血迹,他问萧宝姝怎么了,萧宝姝只是支支吾吾说摔了一跤,他还说萧宝姝冒冒失失的,如今想来,原来她的伤口,是因为为他三步一跪,九步一叩,跪了足足九千零一步台阶才伤的。
    梁珩眼眸神色彻底慌乱,他步步后退:不,不可能!老和尚,一定是你在故意邀功,欺骗孤对不对?
    慧明大师冷笑:太子妃娘娘是否曾送殿下一个平安符?平安符的穗子上,还缀着一颗明珠。
    平安符梁珩想起来了,那个缀着明珠的平安符,就是被他扔进荷花池的平安符,他说道:是有一个平安符。
    那个平安符,就是老衲送给太子妃娘娘的,里面抄着心经,这府在药王菩萨座前开过光,可助殿下平心气和。慧明大师摇头道:如今看来,这符,是不在了。
    慧明大师伸手做了个送客的手势:太子殿下与佛无缘,请走吧。
    梁珩咬牙: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慧明大师转过身,盘腿坐于蒲团上,他敲击着木鱼,片刻后,才叹道:人生自古有情痴,只是可怜一个痴儿罢了。
    说罢,他也再不理梁珩,而是敲击着木鱼,念着佛经,梁珩抬眸,忽看到宝相庄严的药王菩萨,双眼紧闭,施无畏印,众生心安,无所畏怖,但在梁珩看来,药王菩萨的宝相庄严,似乎却是在嘲笑着他的有眼无珠。
    慧明大师低低念着: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梁珩忽然想起,那天晚上,萧宝姝被酷刑折磨的时候,她看向他的眼神,无爱也无怖,有的只是陌生和刻骨的恨意。
    那个愿意为他三步一跪,九步一叩,九千零一步台阶,叩首千遍,抛却所有自尊的少女,那个爱他甚于爱自己生命的萧宝姝,终于被他,亲手杀死了。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是的,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已经不爱他了。
    梁珩忽然再也呆不下去了,他转身,跌跌撞撞地离了药王庙。
    他从未那样狼狈过,但此刻,他却一时一刻都不想再在这东玄山上呆了,这山上的每一个台阶,似乎都浸满了萧宝姝的鲜血,似乎都能从那光滑的石面,看见她叩首千遍的模样。
    梁珩几乎是连滚带爬下的山,他钻进马车,马车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但没走多远,梁珩忽道:停车!
    他下了马车,望着乌压压跪成一片的太子府侍卫,他忽拔出长剑,指着一个侍卫,怒道:到底是江太医救了孤,还是萧宝姝救了孤,说!
    那侍卫战战兢兢道:应应该是萧宝姝,江太医那时已是束手无策了,是太子妃哦,是萧宝姝带回了药,煎下之后,殿下立刻好转了
    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告诉孤?
    玉琢姑娘说了,谁都不准将这件事告诉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