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后来都是不愉快的回忆了。
    有时记忆一旦被回想起来,就像艳阳高照的日子里阴雨突然来袭,雨水落在平静的湖面上,落雨有声。
    敲在心房上。
    方哥哥,你怎么了?
    小十声音奶奶的,看向方知时。
    刚才他的手指突然动了动,小十不解。
    方知时朝小十笑笑:没事。
    三个人到了教室外走廊上。
    现在教室里的孩子们正在上课,是一节剪纸课。
    老师示范的图案不算简单,讲解过后,底下的学生动手开始剪。
    叶雾聚精会神地看着教室内的学生们。
    他们动手虽然慢,但是很细致。
    约莫半小时过去,第一个孩子举起手,连带着举起自己剪出来的窗花。
    大红色的窗花,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鲜艳,上面花纹繁复,非常精致。
    这是一个轻度脑瘫的孩子剪出来的,今年只有七岁。
    好厉害。叶雾感叹道。
    张老师站在一旁,和叶雾说:他们练了很久了,你最近忙没过来,一会儿我上编织课,你们可以进来一起。
    下课铃声响起,教室里的孩子们大多坐在原地等待下一节课。和他们不在一个教室不是同一时间的小十和他们俩告别之后回到自己教室上课。
    在下节课上课之前,叶雾和方知时先从后门进了教室,吸引她注意的,是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小朋友。
    他和别人不一样,坐得很离群。
    叶雾和方知时靠在窗边,她看向那个小朋友。
    没有注意到落在自己发顶的目光。
    两人安静地并肩站着,叶雾目光迟迟未动。
    张老师向他们打手势,招呼他们过去。
    刚才一直看叶子吧,身为这里的老师,张老师对目光更敏感些:你们和他玩一会儿?
    好。
    叶雾和方知时都不是初次过来,算是有经验的。
    编织的任务是一个苹果,把线从红色珠子里穿过去,编成一个红苹果。
    叶子刚开始的时候对他们有很大的戒心。
    叶雾接触过孤独症儿童,她把一切动作都放得很慢,尽量不发出碰撞的声响,对着叶子面带微笑,尽管叶子现在还理解不了微笑的含义。方知时显然也懂得该如何和叶子相处,他缓慢坐下,和叶雾配合得很默契。
    远远看过去,像是一对夫妻在和自己家的孩子玩玩具。
    叶子的戒心慢慢消融在叶雾和方知时的耐心和细心里。三个人一起,花了三个小时,完成了一个手工编织苹果。
    他们离开的时候,天色渐晚。
    走去大门口的路上,方知时突然问她:你说你父亲做过院长,有什么......记忆很深的事情吗?为什么那么关注那个孩子?
    我小时候和我爸爸那里的一位疑似患了孤独症的小朋友相处过,是个男孩,和我年纪差不多。
    方知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终究是未言一字。
    安静地听她说。
    不过后来他们发现那位小朋友不是孤独症,只是性格内向,后来就被接走了,我们就再也没见过。
    叶雾没看到方知时的神情,看向远处的树。
    那么挺拔,那么苍劲。
    后来我接触了很多患了孤独症的人,他们和世界就像是有一层透明的隔膜。
    刚好路上有小朋友在玩泡泡,被微风吹着刮过来。
    就像
    方知时看到的泡泡:是不是像是被困在泡泡里了?
    他的这句话,让叶雾一怔。
    她是要说这句话的。
    记忆深处的什么东西被突然唤醒了。
    她好像和谁说过这句话。
    是和谁......?
    听到你说隔膜,又看到他们吹泡泡,有端联想。
    叶雾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可能,只是巧合吧。
    食堂就在大门旁边,他们走到大门前时,正好张老师带着学生们过去吃午饭。
    叶子的手被张老师牵着,走在队伍最前面。
    叶雾一直看着他,想目送他进食堂。
    又一次地,张老师注意到了她的目光,和她挥手告别。
    这一挥手,让叶子注意到了叶雾和方知时。
    叶子学着刚才叶雾的笑,甚至弧度都差不多。
    叶子,对着他们扬起了一个笑脸。
    第6章 同行、有机会一起吹海风  尽管叶子并不知道笑脸意味着什么。
    他模仿着叶雾的表情,朝他们笑回去。
    叶雾顿时感到鼻尖一酸。
    她真的太希望这样的群体能够被社会关注、关爱了。
    这次的片子,她真的花了很大的心血去准备。
    也是她第一次在事业中涉足这个领域。
    走到门口,两个人默契地没有说话。
    方知时走得稍快一些,但离她不远。
    在给她消化情绪的时间。
    门前的树木长得很高,树后是泼墨般的晚霞。
    绵延到天空的尽头。
    两人走出大门,叶雾才朝着自己停车的位置看过去
    她的车怎么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