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林家大哥跟大嫂负责带着这些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看。
    自从知道林启生把东西给藏好后,程晓燕心里就一点儿也不慌了。只是有点膈应自家的东西被那些人摸了个遍。好在家里没什么需要避着人的东西,各家的家庭情况都差不多。
    这不,这些人动作很快就把家里的屋子里里外外都给仔细看了一遍,没什么特别的发现。最多就发现他们家的米缸里头大米还有上百斤,比别人家要多而已。
    金花,你家这米可真不赖啊!一个负责搜查的婶子把手插进米缸里面,意思意思地掏了掏,就把手给拿出来。
    林家大嫂胡金花微笑着说道:秋云,这都看了几家人了,还什么都没发现吗?
    这叫秋云的婶子是大队会计的媳妇,听到这话点点头:可不是嘛!我看啊!就是这些知青瞎折腾。都看了十几家了,什么东西都没找出来。要不是事先把那些知青说好的钱票都收上来了,我看大家伙肯定早就发作了。
    胡金花撇撇嘴:谁能想到这些知青的脑袋瓜里头塞的是啥玩意儿呢?
    这话一出,两个中年妇女齐齐笑了起来。
    好啦!搜完了,什么都没发现。我们去下一家吧!
    八个负责搜查的人都从林家的屋子走了出来,其中那四个知青的脸上神色都不太好看。
    刘江站在大队长的身边,倒是一脸镇定。还有十户人家没搜呢!大家加把劲,早点把银元找出来,早点送公社去。
    知青一听上公社,就立刻跟打了鸡血一样,浩浩荡荡一群人从林家离开了。
    留在原地的程晓燕跟林启生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只有对方看得懂的意思:这一关可是过了!
    后面的事情就跟他们预料的一样,轰轰烈烈的所谓搜查行动,把整个大队闹得个人仰马翻。为了这么件事情,整个大队下午的活儿都停了下来。要不是这个时节地里头农活不多,肯定会给收成带来不好的影响。
    可惜,知青这般费工夫。结果,什么东西都没搜出来。倒是把好几家藏在床底的烂布头、破瓦罐给摸了出来。
    有两个知青钻到床底下摸到烂瓦罐的时候,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一个激动,还把自己的手给割了老长的一道血口子。
    哈哈会计媳妇秋云在搜查完后,就跑到林家来,跟林家人说着这些个好笑的事情。
    你们可不知道,这些知青那就跟疯了一样。搜完了这二十多户人家后,什么都没捞着。那个叫刘江的知青居然还说只搜这二十多户人家不行,要把整个大队都翻一遍才成。
    胡金花一听,眼睛瞪大了:大队长能答应这个?
    那当然是不答应啊!咱们大队那么多人,可不是泥捏的面人儿。
    林家大哥跟林启生感叹了句:老叔可真是不容易啊!
    秋云一听,两手一拍,笑着说道:可不是不容易么?大队长还没说什么呢,这些个知青一听咱们大队干部不答应搜全大队,就闹着要把之前收上来的那些钱票还给他们。不然他们要到公社知青办去告咱们大队抢知青的东西。
    不是吧!这可真不要脸!程晓燕听着听着,实在是佩服这些知识青年的脸皮。
    嘿!他们以为我们大队是好欺负的。之前给脸不要脸,这次咱们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蹭着鼻子上脸。
    林家一家人都围坐在客厅里面,听到这句话,齐齐点头。他们大队人都比较老实,可不是傻子。
    那几个知青没事找事,影响了大队的生产建设工作。要是能找到东西,大队还没借口整治他们。现在啥都没找到,他们可以想象得到,那九个闹事的知青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的。就连没闹事的知青,这次事情过后,都会让大队的人开始膈应他们。
    程晓燕忽然问了句:那董家英呢?
    秋云撇撇嘴:这姑娘倒是个老实善良的,之前一直躲在知青点不吭声。现在知青们没搜出个所以然来,她就出面让知青们别闹了,还跟大队干部们道歉,说是她引起这个事情的。
    程晓燕没想到董家英居然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非常惊讶。
    这还不止呢!她把捡到的那几枚银元都上交给了大队,说是这东西不属于她的。那些知青有些被她劝了后就回去了,有些还在大队部那里闹腾,死活让咱们大队长给他退点钱票。
    没想到她还这么能屈能伸的程晓燕听着秋云婶子讲述,喃喃自语。
    晚上,林家众人都回屋休息。程晓燕坐在屋里的桌子边上,对着梳妆夹上的镜子给自己擦着蝶霜。一边擦着,一边把憋了一个下午的问题问了出来:启生,东西藏哪里呢?
    林启生正在红色的木架床上,拿着蒲葵扇赶蚊子。听到这话,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不会问呢!
    程晓燕瞪了他一眼,轻声嗔道:这不是现在夜深人静才能问嘛!
    东西都在老地方呢!
    程晓燕瞪眼:那怎么没被翻出来?
    林启生小心把蚊帐别好,趴到床底下钻了进去。红色的木架床是为了她们结婚新打的,全实木,非常坚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