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可是,这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盛世。无数的家庭孩子都从家里出来,直奔书店甚至的旧货市场。为得就是从那里面找到对于高考有利的教辅书。
    不过,经过几年的变动,这些书籍不止种类少,数量还奇缺。所以,很多知青的家人只能找到一本或者两本。有些知青甚至得到家里人什么都没能找到的消息。
    这些难事当然不能阻止他们的想参加考试的渴望。
    所以,现在他们过来找程晓燕求助了。
    我们听说,董家英以前有一套高中的教辅书女知青说道董家英的名字时,脸上不自觉带上些微尴尬的神色。
    好吧!这是来跟她问能不能把董家英的那套书借给他们了。
    嗯,虽然我很想帮忙你们
    听到这里,三个知青的脸上都带上了喜色。不过,接下来,程晓燕毫不客气地继续接了句但是。
    但是,董家英出事之后,她的东西都让她舅舅带走了。那套书自然也是没了的。
    程晓燕摊摊手,看着眼前三人垂头丧气的样子。不是她不想帮忙,实在是书早就没了。
    不过,如果你们不介意等的话,我可以回家里面找找看。她跟启生都是高中生,以前自然也有一套高中教材的。她的书留在家里,现在不知道被妈妈放到哪里。但是,启生的书应该还没丢的。
    没想到事情又有人了转机,三人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笑容。
    那个说话的女知青更是凑上去,一把抓住了程晓燕的手:在哪里?我们帮忙找就行了。你告诉我们在哪里?我们自己去找。
    虽然知道她们急切的心情,不过,程晓燕可没有让陌生人进家里的习惯。不急不慢地把手抽开,说道:你们先回去看书吧!我下午没事,回家找找看。找到就给你们送过去。
    晓燕,怎么还没说完啊?大队长手里拿着钥匙,诧异地看着她们四个人。
    得了。
    程晓燕伸手拍了拍额头。就这说话的功夫,小伙子们把剩下的东西都收拾完了。
    你们先走吧!我找到书会去知青点的。
    三人看到程晓燕坚决的样子,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她们这是想干什么?
    老叔,多亏了她们提醒。我问问,我们大队有多少人家的孩子想参加高考的?
    大队长愣了愣,接着回想了一下:就听说王歪嘴那孙子要参加。就是那张白水。你跟启生的高中同学啊!其他人暂时没听说。
    程晓燕这会儿腰不酸,腿不疼了。她差点忘记了这件大事情。
    老叔,这高考不是只有高中生可以参加的。大队要是谁家孩子觉得自己能力到了,也是可以参加的。
    大队长可真没想到这里。他一个老农民,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思维。没上高中,怎么就能考大学呢?
    程晓燕就知道,红星大队都是老实人。大家虽然很震惊高考重开这个消息,但是都没往自家想一想。
    按照她对《女首富董家英》回忆录的记忆,这董家英之所以能参加第一届高考,就一飞冲天,直接考进京城的大学。其中,固然有幸运珠的帮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参加第一届高考没有多少限制。
    很多拖家带口的知青或者初中生都去参加了,这些人特别是知青,远离学习的时间太长了。要是真的考试,估计还比不上一直呆在学校上学的初中毕业生。
    这样的话,红星大队高中毕业生就那么几个。但是,初中毕业生可是有不少数量的。
    大队长越听程晓燕的话,眼睛就越是亮了起来。
    是啊!没有规定不让初中生报名啊!要是一个不小心,红星大队谁家的孩子考上了,那不是件大好事情。
    想到这里,大队长着急地跟程晓燕摆摆手,准备去问问公社主任,确认一下政策的要求。
    看着大队长急匆匆的背影,程晓燕掏出自己的钥匙,把罐头厂的大门锁上。心里却想着,这样看来,启生那套高中教材,还不能直接给到知青了。
    大队长的动作非常快,很快就从公社那边得到消息。这考试还真的没有限制一定要高中毕业生才能参加。
    把消息在大队公布后,又是一轮新的热潮席卷整个红星大队。
    很多家里有孩子今年初中毕业的,都准备让孩子去撞撞大运。要是一个不小心,真的考上了的话,那不就是祖坟冒青烟。孩子的未来都能得到改变吗?
    程晓燕也没想到村民们这样热切,这会儿她也跟着林家大哥、大嫂一起在大队部里。听着大队长口干舌燥地跟来确认的村民,一个一个耐心地点头,说可以报名。
    她转头看向林大嫂:大嫂,你是不是想让建设也去试试?
    林大嫂舔了舔干燥的嘴唇,有点激动:嗯,嗯。多好的机会啊!试试又不会坏。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说不定就考上了呢?
    是啊!来咨询的人都是抱着这个念头。程晓燕也觉得,可以试一试。据说那考试题目是难,但是肯定不会有以后难。考试以后只会越来越难。第一届说不定就能考上了呢!
    林家人回到家里后,一家子再次坐到堂屋的桌上,讨论着要不要让家里三个孩子一起参加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