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娘,出什么事?杜绵绵一见这情况,她哪还明白一定出事了。
    杜三老爷、崔氏都没有停下急急的步伐。崔氏只是一边走,一边回一句话,她道:你弟弟发起高热来。
    杜绵绵赶紧随上亲爹亲娘的匆匆步伐,她是一样的加快速度,一边担忧得说道:奶娘和秋兰是怎么照顾啟哥儿的,她们不是要轮着换人值夜吗?
    不是啟哥儿,是敦哥儿病了。崔氏回一句,她说话时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得颤音。显然是崔氏急步太快,她的呼吸有点乱了节奏。
    敦哥儿杜绵绵的声音都是拉高两分。在此时,杜绵绵才是注意到亲爹亲娘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大丫鬟秋菊。
    杜绵绵知道打从龙凤胎弟弟杜敦到书院进学后,敦哥儿的奶娘得杜家一笔谢礼后便归家去。杜家内院中,弟弟杜敦的身边就留下一个照顾的大丫鬟秋菊。
    大夫杜绵绵提两字,崔氏脚步停一下,她又继续快步向杜敦屋中走去。
    崔氏一边走,一边对身边的另一个大丫鬟秋红吩咐一句,道:秋红,你到垂花门守一守,大夫一来赶紧请到敦哥儿屋中。
    大丫鬟秋红应下话,她福一礼后,匆匆往垂花门的方向去。
    杜绵绵此时是跟爹娘一样的心头着急,她嘴上不再多提什么。她觉得在这等时候,她不能再给爹娘多添压力。
    第20章
    老太太司徒氏因为年岁渐长,这老人家的睡眠就变浅。于是,这一天老太太是起一个大早。等老太太一翻梳洗妥当,又是用过一份小餐时,东跨院的仆人来禀话,一开口就是杜敦病了这等惊人的消息。
    老太太司徒氏是整个人愣在当场,好在这愣神的功夫只是短短几息。老太太马上又回过神来,她当场就问一句,道:大夫到家没?
    回老太太的话,三老爷差人去请大夫来家,现下还没有到。来报信的是杜三太太崔氏身边的嬷嬷。嬷嬷一禀了话,老太太就是站起身,老太太说道:我去瞧一眼敦哥儿,不然我不放心
    话说到这儿,老太太是停住步伐,她又道:不行,我这会儿去容易添乱。现下我去老三和老三媳妇还要分心一部分到我一个老婆子的身上。
    老太太嘀咕一翻话后,她又坐回位置上,老太太吩咐自己的陪嫁嬷嬷,道:你替老婆子我去一趟,你亲眼盯着大夫来家给敦哥儿的诊治过程。待一切都妥当后你再来给我回话。老婆子我要去小佛堂,我要在菩萨面前磕头祈愿。
    老太太的陪嫁嬷嬷应下话。这会子陪嫁嬷嬷自然是赶紧去三房住的东跨院。
    老太太是自个儿没去探望,她怕闹得小儿子小儿媳要分心。
    老太太便是连杜家其它两房人处,也是同样差人去传话知会一声,说等敦哥儿情况稳定后各房再去探望。
    大夫到杜家的速度不慢,以至于大夫到杜家时的气息都没怎么喘均匀。
    杜绵绵在大夫给弟弟杜敦确诊病情后,知道弟弟杜敦的情况不算太严重,只是要修养一段日子,还要喝一个疗程的苦药汁。
    幸得祖宗保佑。杜三老爷脸上的严肃神色是一下子松懈两分,他本人眼中的担忧也是减轻一些。
    祖宗保佑,玉皇大帝保佑,太上老君保佑,佛主保佑,菩萨保佑崔氏在得着大夫的准话后,她双手合十是连连的感谢漫天神佛。甭管哪一家的神仙,只要崔氏记得的,她是都要念叨一回。
    杜绵绵亲自宽慰亲爹亲娘两句,尔后,她要来一个小差事,她亲自去给弟弟杜敦熬药。当然杜绵绵在离开时,她顺道把奶娘和大丫鬟秋月一道带走。
    小炉上的药罐子里药汤煎煮。
    杜绵绵望着炉火的桔色光芒,她跟奶娘和大丫鬟秋月说道:奶娘,秋月,你们也听着大夫的诊断,敦哥儿是肠胃不适引起的腹泻高烧。我担忧昨个儿跟敦哥儿一起小聚的两位哥哥。也不知道大哥哥、二哥哥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此时,杜绵绵的脸上是一幅担忧的神色。
    姑娘,婢子去问问。秋月马上回话,她要替自家姑娘分忧。
    这等探听爷们的身体近况,秋月你没成婚,你去不太适合。姑娘,还是奴婢去探听一下情况。奶娘反驳秋月的话,当然,奶娘的话中亦是一份好意。
    成,一切托给嬷嬷。杜绵绵答应奶娘的话。杜绵绵又是说道:还有事儿也要嬷嬷一起探听一下,就是昨天敦哥儿他们小聚时的吃食单子,究竟是谁操办的席面,又有哪些人经手过。这中间的每一处环节我都想弄明白,也是想找补一下,看看敦哥儿肠胃不适是不是由吃食引起。
    姑娘最是心细的人,奴婢一定去探听清楚。奶娘应承下差事来。
    东跨院经过一翻鸡飞狗跳的慌乱。在杜敦喝过药,病情瞧着稳定下来后,杜三老爷和杜三太太崔氏这二位主心骨不乱了,一切貌似又重新走上正轨。
    杜家大房、杜家二房在东跨院的情况安稳下来后,这是陪着老太太一起来东跨院一回。
    杜绵绵亲眼见着大堂哥杜赦,二堂杜敏,瞧着他们的气色上佳,看来肠胃不适就是她家杜敦弟弟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