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如今没哪一个势力可以阻止着乾元帝来做决断。这便是开国帝王的权威所在。他一言,顶过所有的朝臣。
    朝廷圣旨下来。
    在册封皇太孙的大典时,自然是诸王都不可以少一人。这些就藩的王爷,在京都的王爷,还有没被册封的皇子皇孙。他们也是天下臣民的一部分。
    这自然要在皇太孙的册封大典上,那向着储君行二拜六叩的大礼。
    于是在京都的秦王,那不必回秦藩。
    在北疆的诸位藩王就要回京都,来参加立储大典。
    京都,秦王府。
    秦王司马松在知道圣旨的消息后,他一天一夜没吃没睡。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他不见任何一人。
    秦王司马松做过许多的努力,他下头的人脉全是发动起来。他想做一些事情来,让他的父皇看一看,他也不是一个废材。以前是没机会,真给机会他也是可以灿烂起来。
    偏偏他做的一些事情,他的父皇都是忽略过去。
    倒是眷儿的死,秦王得着乾元帝的口喻,只是淡淡的一回训斥。打那后,乾元帝再没有召过秦王进宫。
    秦王司马松在儿子司马眷殁了后,他已经心头隐隐有预感。他只是不甘心,他想搏一回。奈何人拼不过命。
    大哥,大哥,没想到最后还是你的儿子赢了。本王的侄子要做储君。司马松呢喃自语,他叹息一回,他说道:父皇,你待你的儿子何其的薄凉。如何待大哥就不同。难道就因为他比着儿早出生吗?
    出生的时间,就是晚了一步,就要一辈子落于后面。司马松当然不甘心。
    可事情就是如此。因为他是二皇子,他打小被压在太子大哥的后头。长宁郡王当年会算计于他,他的父皇结果默认了。
    这里头父皇真不懂吗?
    父皇只是为着太子大哥在铺路。如今呢?父皇宁可立侄儿司马瞻,也不愿意册立儿子为储君。
    我无能,我被长宁郡王算计,到如今已经无法翻身。司马松自己检讨着自己是无前路。他的目光又是望着皇宫的方向。他说道:那五弟、六弟呢,他们也是嫡出的皇子。如何就要输给黄口小儿。父皇,我都想替五弟、六弟问一回,他们输在哪儿啊。
    话到此,司马松是捂着脸,他是哈哈哈的大笑起来。只是他的笑声里多有一些的嘶哑,听着更像是败者的哀嚎。
    第94章
    乾元二十四年, 诸王进京都来参加立储大典。一时间京都热闹起来,一派喧嚣,好不繁华。
    宁王世子司马睦带着刚到京都的二弟、三弟,一起在逛街。两个弟弟与他常年没待在一处, 这兄弟感情要说多好?有些强人所难。
    宁王府世子司马睦还是一心想当一个好兄长, 于是他是努力做好一个兄长的事情。就是哄好性格要强的二弟以及猴儿精一样狡猾的三弟。
    大哥,你在京都的日子真好过。瞧瞧京都的热闹, 宁藩比不过。宁王府的二公子这时候开口提一话。他这是羡慕大哥能留在京都。时时在皇祖父跟前露脸, 多好的事儿。偏偏这等留在繁华地的美差,除着各府的王世子外, 其它的皇孙公子没这等机缘。
    宁王府的二公子自然就是对哥哥羡慕嫉妒恨。
    二哥,没法子,谁让你晚出生,比着大哥差上岁数呢。这早出生晚出生的结果不一样的。宁王府的三公子在旁边阴阳怪气的说着话。总之他一直在挑刺儿,就不想两个哥哥和和气气。
    对于这样的两个弟弟,宁王府世子司马睦很想拿出兄长的威严来, 那是两个臭屁弟弟一人揍一回。用爱的拳头来教训两个弟弟。
    奈何司马睦一想到,母妃一进京都后, 母子相见时,母妃就是眼泪婆娑。宁王妃是表示她对不起长子,让长子在京都受苦。一直没让当爹娘的是多多爱护着长子。
    宁王妃心疼长子,这让一直觉得自己太胖乎, 一直也不觉得有什么被薄待的宁王府世子司马睦很为难。
    宁王妃这当娘的心疼劲儿, 宁王世子司马睦当然瞧出来。他自我感觉,可能弟弟们是嫉妒母妃一来京都后, 这把所有的慈爱是洒到他这一个长子的身上, 这让两个弟弟吃味了。
    宁王府世子司马睦当然不是小心眼儿的人。他在京都别的没锻炼出来, 那一幅好胃口与好脾气却是实在的锻炼出来。
    于是哪怕两个弟弟在逛街时,那是一路与他挑刺儿。宁王世子司马睦每每想发火前,他想一想哭得梨花带雨的母妃,他对两个弟弟忍了。
    咦。这便是京都的聊斋书屋。宁王府二公子抬头,他是瞧着这一处书屋的名字,他来上一点兴趣。
    二哥,这是不是你讲过《风尘侠客》的出书商家。宁王府的三公子也是来着兴趣。对着二哥向他推荐的小说,最初宁王府的三公子没兴趣。可等着读进去后,对于打打杀杀的江湖,这一位三公子很兴趣来。只能说,江湖世界在三公子的眼中真是太有趣。
    大哥,《风尘侠客》就是这聊斋书屋印的书籍吗?宁王府的二公子把目光转到亲哥身上问一回话。
    聊斋书屋是京都有名的书商。志怪小说籍,游侠小说籍,这书屋里各种各类都有。宁王府世子司马睦回着弟弟的话。
    太好了,大哥,二哥,难得来京都,我要多买一些新出的书籍。宁王府的三公子很高兴的提一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