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页

      司徒弘光听后,他没反对。他是拿出火折子,然后把这一封信烧了。那灰烬是落到一盏茶杯中。最后,混在了水里。
    咱家还是办好三个小儿的洗三宴。一切等着北地的消息传回来。其它的,咱们只能装着不知道。至于秦王府的杨姨母那儿,且备着一份礼送去。至于回信?回信里可不能提着这起子麻烦事情。只关心一下杨姨母所出的表妹近况即可。杜绵绵提一话。
    你的做法妥当,就如此办。司徒弘光赞同妻子的话。
    最后,夫妻二人自然是歇息。当然是各睡一屋。
    司徒弘光回着往昔的寝屋,他当晚睡得不怎么踏实。杜绵绵还是睡在产房里,她坐月子里,自然不会挪着位置。
    就在杜绵绵与司徒弘光商议着北地的麻烦时。
    几千里之外的北地。
    秦藩,秦王府中。秦王妃去探望了儿媳李氏。李氏是真疯了,在王府的嫡长孙司马晟殁了后,她的精神不好。尔后,更是药不吃,人也不多睡,醒来就是寻孩子。
    秦王妃瞧着儿媳的模样,她是难受的很。
    秦王妃在探望完儿媳后。她回到自己的寝屋,她也没有睡意。天边月明,偏偏秦王妃的心头如月下的夜,凉意一片。
    王妃娘娘,王爷来了。丫鬟进屋来报信。
    秦王妃回道:知了,退下吧。至于迎接秦王,她没兴趣,也是浑不在意往昔注重的礼节。这一切的外物于秦王妃而言,她都不在意了。
    以前支撑着秦王妃的是她膝下的小孙儿司马晟。司马晟殁了后,秦王妃就是整个人被抽走所有的精气神。她活着的唯一目的,就给早逝的儿子司马眷复仇。
    你疯了。秦王司马松进屋。
    屋中就夫妻二人,侍候的仆人让秦王司马松打发出去。二人独处,秦王一点没掩饰他的态度。秦王妃听着秦王的话,她是捂嘴笑出声。
    是啊,我是疯了。秦王妃没反驳,她是承认了。她只道:被王爷给逼疯了,被这世道给逼疯了。
    秦王司马松望着大笑不止的秦王妃。他的脸色很难看。
    秦王司马松问道:为何在用王府的人手去害人。你想给秦王府招来什么麻烦。你是不是觉得本王会一直纵容你。
    王爷当然不会纵容我。王爷可是铁石心肠的人物,我一个异族出身的嫡妻,在王爷心中怕是一文不值。我生下的儿子,在王爷眼中也不过是一颗棋子。秦王妃止住笑容,她是用冰冷的语气回话。
    一提到儿子。秦王司马松就会想起儿子司马眷,想到儿子司马眷,秦王又会想起嫡长孙司马晟,以及如今疯了的儿媳李氏。还有李氏背后的镇国公府。
    秦王司马松叹息一回。他说道:那是意外,我没想着眷儿会死。至于晟儿,他年岁太小,一场疾病殁了,我们都不想。
    晟儿年岁小,是啊,一场疾就殁了。我唯一的指望都没了,我还活着做什么。儿媳疯了也好,疯了就不会清醒着痛苦。秦王妃这时候说话时,已经显现出来她的精神也不怎么正常了。
    你不应该害人。你真当别人查不出来吗?秦王司马松对于嫡妻是愧疚的。可再是愧疚又如何?秦王的膝下还有别的儿子。
    秦王丧子之病,失孙之苦,他也难受。可他到底还有旁的儿子做继承人。这一份痛,当然没有秦王妃与世子妃这一对婆媳的深刻。
    当初忠勇侯府敢谋害眷儿,如今我还一还手,怎么,王爷觉得我错了。秦王妃的目光是盯着秦王司马松。
    莫不成王爷觉得忠勇侯府当初做的事情太小,不值得一提,还是让我去回敬一下晋王府这等真正的凶手更合适。秦王妃当然查出来许多的东西。
    原来司马晟活着,为着活人,秦王妃只能委屈着死去的儿子司马眷。毕竟一旦复仇,秦王妃担忧她会护不住孙儿司马晟。
    可哪料想的到,司马晟因为一场病,这便是殁了。
    这是天意吗?秦王妃不知道。秦王妃知道的她没有活路,复起仇来,她当然再无顾忌。
    秦王妃如今只是开始复仇的第一步。同时,秦王妃也是给京都的镇国公府去信,请对方派人来接儿媳李氏。
    对于儿媳李氏,秦王妃是心疼一回。她觉得这一个儿媳跟她这一个婆母一样的命苦。
    秦王妃心头没活路,她心存死志。所以,她怕自己去后,没人再护着李氏。不若让李氏回娘家,那里有她的亲人。
    对此,秦王司马松是默许了。只是这事情一出又一出。前头秦王妃给京都去信了。后头朱佑禛、朱佑礽就是病逝。
    这里头的猫腻,秦王司马松一查出来后,他就是压下事情来。不压下来,全成秦王府的丑闻。
    你真是强词夺理。秦王司马松有些气急败坏。当然,秦王司马松这等时候也是觉得有些事情,他得拿主意。这一个嫡妻在秦王的眼中,真是疯了。
    我不是强词夺理,我是给王爷留一点子体面。毕竟一旦秦王府、晋王府再出龌龊,王爷在父皇跟前,那才是丢得没一分颜面。秦王妃继续说着冷嘲热讽的话语。
    我懒得与你多谈。你真是疯了。秦王不想再与秦王妃多谈。他准备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