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司徒滢滢的及笄礼提前。因为宁王世子司马睦的年纪大了。十九岁的宁王世子司马睦这儿不能再担搁。
    宁王上的奏章请求,宁王妃亲自来京都操办大婚。这一回,今年的春日,司徒滢滢就要嫁给宁王世子司马睦。
    宁王在藩镇,不能来京都。宁王妃亲自来主持大婚,这够给司徒滢滢这一个儿媳妇体面。于是这等情况下,杜绵绵能怎么办?
    杜绵绵自然也是想求一个好兆头的。
    无妨的。司徒弘光在宽慰妻子。
    宁王妃召见我。杜绵绵今个儿接到请贴,京都宁王府的下人送来的。
    那你去一趟也好,也听一听王府里还有什么其它的安排。咱家这儿,你是受一些委屈了。司徒弘光还是担忧妻子的。
    我这儿哪有什么委屈的。我觉得宁王妃可能才要委屈一些。毕竟我一个五品的宜人,往后查宁王妃的亲家母。杜绵绵笑着回一话。哪怕她的心头真有担心。可她不想表现出来。毕竟,宁王妃的态度是好是歹,如今还不知道。
    她自然不必着急着去揣度贵人心思。
    对于杜绵绵对宁王府做客。这司徒家自然也是提前回一话,明确会准备去赴约。
    等着做客的当日,杜绵绵是领着丫鬟坐马车往宁王府去。当然,家中的小辈,杜绵绵一个也没有带上。
    宁王府,这是京都的藩王府。乾元帝赐下来的。
    杜绵绵不是头一回来做客,往前也来过一回。只是杜绵绵那时候更像是一个凑数的。宁王妃给体面的也是忠勇侯府的体面。
    再次登门,杜绵绵的身份有变动。她的女儿往后会是宁王妃的大儿媳。杜绵绵的姿态很低,主要是怕自己给招麻烦,让自己在婆母的手下吃苦头。
    当爹娘的,自然是爱着女子为之计较深远。宁可自己低一低头,也想着让儿女过得稍稍顺心几分。
    司徒家的拜贴一送上。
    宁王府的侧妃就是打开,马车直驱而入。等着内宅后,杜绵绵还是见到一位穿着光鲜的婆子来迎她。
    这一位一定司徒家的诰命宜人。奴婢见过宜人。婆子给杜绵绵福礼。
    嬷嬷客气,快请起。杜绵绵笑着虚扶一下。当然,这等时候没忘记让身边的丫鬟给在场的人一一送上一封茶水钱。
    婆子收着茶水钱后,态度更热情。这时候,婆子是拍拍手,远处的一抬小撵子抬过来。
    此去主院尚远,还请宜人上撵子。婆子客气的提一话。
    杜绵绵笑道:不必如此。我年纪不大,腿脚也不错,走去主院就可。杜绵绵这时候拒绝着坐小撵子。
    杜绵绵什么身份,她又不是七老八十,又或者体弱多病。真是坐撵子去见宁王妃,这未必太抬高自己的身份。
    杜绵绵一直是低调做人的态度。
    见着杜绵绵拒绝,婆子不强求。她笑道:奴婢给宜人引路,宜人,您请。婆子客气的说一话。
    一路过游廊,走过一院又一院。
    待得到宁王府的后宅主院时,杜绵绵一路上也是瞧见不少的风景。
    后宅主院的丫鬟颇多,个个容貌秀美。杜绵绵一路瞧来,比着自己家女儿司徒滢滢容貌不差的,那都好些人。
    这时候,杜绵绵的心头也是有一些没底儿。她担忧啊,主要是未来的女婿身份太高。杜绵绵当娘的心疼闺女。
    宜人来了。又有丫鬟来相迎。
    这时候,态度特别好的给杜绵绵打帘子。请杜绵绵往屋里去。一路上,远远的瞧见杜绵绵一行人时,就有人赶紧去里头报信儿。又有人来迎接。
    进得主屋内。
    杜绵绵瞧见端坐上首的宁王妃。都是熟人,杜绵绵至少看对方是脸熟。
    给王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杜绵绵走上前行礼。
    见着杜绵绵行礼,宁王妃笑道:宜人不必多记,快,请落坐。宁王妃在杜绵绵行完礼后,她是虚扶一下。语气温柔,说话客气。
    杜绵绵谢过话后,她方是起身。
    此时,杜绵绵是在下首落坐。王府的丫鬟还是送上茶果点心。
    宜人,请吃茶。这是今年春,下头上的新贡春茶。也是吃一个新鲜。宁王妃态度一直如即往的客气与温柔。
    杜绵绵谢过话后,她是小小的品一品。杜绵绵把茶盏搁下,她笑道:端是香,端是一份新雨的春茶,吃起来就是春日的味道。
    二人说起春茶,说得兴趣起。
    等着品过茶后,宁王妃又说道:司徒家的善意,睦儿与我讲过。贵家为着嫁女,也是填补太多。实是我家睦儿占得便宜。
    王妃娘娘,您这话太折煞司徒家了。我家担不起。杜绵绵把自己的态度摆出来,她说道:还是我家大女高攀。往后还望王妃多费一番心思,请您多多教导一下我家大女。小门出身,许是有不到之处。
    既然是父皇赐婚,又得钦天监的合算,必然是上上佳的善缘。宜人不必过谦。你家的家风好,你家大姑娘自然是一位贤良的大家闺秀。做我家儿媳,我是乐意的。宁王妃也是给出自己的态度。还是颇和善。
    宁王妃在来京都前,她已经有心里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