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

      大哥儿得着亲娘的话,这是行礼问安,又喊人。正紧当上长辈的司马澄澄、司徒汶汶还是慌慌的给小外甥回一礼。
    两个姨母自然也是准备了礼物。这是亲娘提前提醒过的。这会儿,也是赠上小礼物。
    屋中的气氛一时间挺不错。
    就是这般热闹时。
    有小丫鬟来报信儿。说是二哥儿那儿闹不舒坦。这会儿,李侧妃差人来求话,请世子妃拿贴子,想请宫里的太医来瞧瞧,给二哥儿治病。
    司徒滢滢听着小丫鬟的话后,她没担搁。先吩咐身边的亲信去传府医,让府医先去李侧妃那儿给二哥儿诊脉。
    然后,又是差人去前院,去请世子的贴子,再是差人去宫里请太医来府上。关乎二哥儿的安危,司徒滢滢肯定不会当小事儿。总之,她从来办事不落人口舌上的麻烦。
    对于司徒滢滢而言,李侧妃想求太医,成,没问题。
    总之,那得让前院给世子的贴子。只要动过世子的贴子。世子司马睦就一定会知道这等事儿。
    对于司马滢滢而言,她办事,从来就得让司马睦知道。若不然,后头出问题算谁的?
    杜绵绵瞧着女儿一直在发话。
    等着事情安排后。杜绵绵问道:你可要求瞧一瞧?
    等太医来,我再去一起去瞧瞧。司徒滢滢有些歉意,她说道:本来还想多留娘和妹妹们,如今府上有事儿。我倒当了留着娘和妹妹。也怕给你们沾上麻烦。李侧妃那儿,二哥儿总是三天两头不舒坦。唉。
    你心头万事有数就好。娘信你,你一直是一直办事正,又是不起坏心眼儿的。只是万万做事儿前,多想想如何护好自己和大哥儿。滢儿,你好,大哥儿才好。杜绵绵搂着大外孙,她与女儿说道。
    娘放心,女儿都有数儿。一定会护好自个儿,也会护好大哥儿。司徒滢滢当然懂一个道理。在皇家,哪怕是宗室,又或者高门大户里,有亲娘的孩子跟没娘的孩子,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杜绵绵来一趟宁王府,她与两个女儿没待太久。最后,女儿给备上回礼,让杜绵绵带回司徒家。杜绵绵没拒绝,她知道这是女儿的心意。
    她拒绝了,才会让女儿伤心。收下了,女儿更安生。
    在回家的途中,坐在马车里。
    司徒澄澄小声的说道:娘,我担忧大姐姐。
    二姐姐,大姐姐是咱家最聪慧的人,你不必担心。司徒汶汶倒是对大姐姐司徒滢滢满满的信任感。
    好了,你们还小。你们不必担忧你们姐姐。你们啊,还是多学一学本事。将来你们出嫁后,全是用得上。杜绵绵对两个女儿说道:王府上的事儿,你们瞧见的,听见的,可不许流漏半个字儿的口风。你们的嘴巴紧,就是对你们姐姐最好的帮衬。
    娘放心,我一定不会漏半个字儿。司徒澄澄保证道。
    娘放心,我从来嘴紧。司徒汶汶也是做一个闭嘴的手势。
    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也是聪慧的孩子。往后,澄澄和汶汶也得学好管家的事儿。这可是一项大本事。杜绵绵对二女儿、三女儿说道。
    明明是娘想懒躲。司徒汶汶是回一话道。
    唉呀,三妹妹,你怎么能讲大实话。司徒澄澄故意的装一装。
    杜绵绵伸手,在两个女儿的额头是一人一下。她说道:两个小精灵鬼。就会拿你们亲娘打趣儿。嘴里说着话,杜绵绵当然没生气。
    只是这会儿杜绵绵在心中,还是担忧着宁王府的事儿。不过,杜绵绵还是相信大女儿司徒滢滢会料理好一切。
    只是有些话,杜绵绵不好明说。她只是暗示。
    宁王府的世子妃不好当。特别是如今一妻二妾,宁王世子的膝下一嫡子一庶子的情况。贤妻二字,在这一个时代里,别人怎么瞧?
    自然是瞧着子孙多不多。
    甭管李侧妃那膝下的庶子因着早产,那是早产儿多体弱的情况。一旦这一个庶子没养大,总之闲言碎语一定少不了。
    杜绵绵担忧的便是凭借着李侧妃的出身,她可是宁王妃的从侄女。一旦有些人传着谣言,那是传到宁王妃的耳中。
    谁知道宁王妃会如何想?
    宁王妃可是司徒滢滢的婆母。将来一旦宁王世子和世子妃司徒滢滢回到宁藩后。司徒滢滢是会在婆母的手下过日子。
    到时候有人吹一吹耳旁风。万一吹动了宁王妃的心思就不好。
    杜绵绵担忧的自然是将来事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宁王府内。
    太医来了,司徒滢滢亲自领着丫鬟婆子,再是与太医一道去着李侧妃的院子。府医已经给二哥儿诊过诊想。也是开出药方子。
    太医一来,自然是由着老太医再是诊一回脉相,再是与府医一起合计一下药方子。
    妾在此谢过世子妃,二哥儿不舒坦,也是劳着世子妃跟着一起操心。李侧妃对着司徒滢滢就是行大礼。还是一脸的可怜模样。把自己的慈母心思摆在表面上。
    我是二哥儿的嫡母,也跟李妹妹一样的担忧二哥儿的健康。司徒滢滢自然捡着场面话讲。这会子,肯定不会落李侧妃的体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