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衍之,去让孟青把东西拿来,分给年轻力壮的。
    闻言,衍之微微一愣,不赞同道:那小姐这边怎么办?
    还不等商苑说话,沈安合走了过来。
    她看了沈安合一眼,对着衍之说道:我没事,你快去吧。
    见到沈安合朝着这边走了过来,衍之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轻踏着一旁的树梢掠走了。
    第70章 武字营
    此时, 北魏上下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之中,但南诏的皇宫却死气沉沉的,连多余的蜡烛都不敢点, 先帝荒淫无道,将国库都给败光了。
    新帝今年下令, 过年不举办宫宴, 各位官员也不用进宫,只要在家中守好妻儿老小便可。
    子时已过, 按理说已经是新年了,但是褚泱依旧待在殿中批阅奏折,今年宫内没有守岁放鞭炮,半点年味也没有。
    桌上的蜡烛已经快要燃尽了, 褚泱伸手轻揉眉心, 微微缓解一下疲惫。
    随后想要站起身来休息一下,但是眼神突然瞥见压在众多奏折下面的泛黄信封, 只露出一个信封角来, 但在一众奏折中显得格外明显。
    他轻轻皱眉,伸手将信封从那奏折下抽了出来。
    信封一下子被抽走,那压在上面的奏折直接就倒了下来, 此刻褚泱也来不及伸手去扶了, 他将信封拿到烛火下,随后将信封打开。
    褚亦的笔迹顿时便映入视线当中。
    在看清楚褚亦所书内容之后,他微微一愣,老兵回城探亲这件事情本应该没什么好可疑的。
    但是这封信千里迢迢从冀州传回大邺城,按理说早就应该呈上来, 却被压在了最下面,便让褚泱不得不分出了两个心眼。
    唤来自己的贴身太监盛平。
    陛下。盛平弯腰行礼:奴才见过陛下。
    他皱眉, 看向盛平:武字营的老兵回城探亲,现如今可在大邺城中?
    武字营都是跟在静安王身边的老兵,战功赫赫,故而先帝特地给他们在大邺城中一人赏赐了一座宅院,现如今武字营老兵的家属都在大邺城中。
    闻言,盛平皱眉,大邺城中的动向他一直都有留意。
    若是武字营的老兵回城,城门的禁卫自当会向他禀告,但是
    没有。
    见盛平摇头,褚泱一怔,眉头越皱越紧,随后看向盛平询问:这次武字营老兵回城探亲的事情是谁批准的。
    那些老兵虽然年年都可以回城探亲,但是总得需要有人准许才对。
    盛平略微思索了一下,恭恭敬敬回道:是司礼监掌印,秦淮。
    听到秦淮这个名字,褚泱已经大概明白了过来,脸上血色褪尽,抓着这从冀州送来却压在众多奏折之下的信封,抬步大步往外走去。
    陛下这是要去哪?
    去找秦淮。
    见此,盛平一惊,连忙跟上来拦住褚泱:现如今秦淮在宫中只手遮天,陛下现如今羽翼未丰,还是尽可能不要去招惹他的好。
    盛平说的都是实话,也是真心劝诫。
    但
    盛平,你说那些老兵现在在哪?他转头看向盛平,一双黑眸在夜空下却显得比繁星还要亮,带着不似人间的冷意,如同寒星一般看向盛平。
    盛平默然。
    每次到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梦如都会想办法躲过去,但是今日不同了,她身旁不仅有梦和,还有谢裕安。
    那收留人间失意客的寻欢楼,今日众多婢子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倒有了家人的氛围。
    谢裕安每一年的年关都是在南诏国度过的,这还是第一次在北魏过年,她低头看着手中永安侯府的令牌,又想起谢蕴道了。
    眼眶一酸,抬头望星星,才硬生生地将那股泪意给压下去。
    不等她回过神来,房门被人在外轻轻叩响,梦如的声音传了进来。
    裕安,一起出来守岁吗?
    好啊。
    她点头应承下来,但是还不等她抬步走出屋子,楼下的街道上突然传来凄惨的求救声,她表情一滞。
    而正在长乐楼门口,把玩着手中蜜饯的梦和也是一沉,伸手将房门给打开,就看见街道上不知何时出现了许多黑衣人,隐在黑暗中,身手如同鬼魅般,正在虐杀下陵城的百姓。
    浓郁的血腥味,将屋内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年味给冲散了。
    她皱眉,想起还在商家的孟青,心中担忧,转头掠过一众婢子,朝着楼梯上的梦如看过去,轻声道:我出去看看。
    说罢,她抬步离开,脚步轻踏一旁的矮墙,朝着商家的方向快速掠过。
    见此,谢裕安的面色一凝也抬步朝着门外走去,梦如心中一惊,问道:你去哪?
    去府衙,找沈安合。
    今晚是崔也当值,吃完年夜饭之后便急匆匆地回到府衙了,差点把给沈安合准备的剑穗都给忘了。
    他伸手拿着那正红色的朱砂剑穗,那是他让他娘子弄得,平日里见沈安合的剑上什么也不挂,光秃秃的,不好看。
    他便想着给沈安合弄一个剑穗了,但是他一个大老粗不会弄,只好把这件事情交给了自己娘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