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犹如在秋风中瑟抖的落叶一般,看起来惶恐极了。
    罪臣冯为民见过见过陛下。
    褚泱掌权以来,只顾着剔除朝堂上的酒囊饭袋,却不知道褚氏的朝堂腐败是刻在大官小吏的心里,那些朝堂上的文臣,秦淮瞧不起,也不屑与那些人为伍。
    因为那些人再坏,也是站在朝堂上的,整日面对的是南诏的君王。
    哪里比得上这些诚惶诚恐巴结自己的小吏,整日面对的是南诏的无辜百姓,让无辜百姓怒骂褚氏皇族,可比让朝上重臣顶撞褚泱有意思多了。
    冯为民是嘉平县县令,负责给周围遇难的城池分发赈灾粮草。
    让冯为民贪污克扣赈灾粮是秦淮的意思,可谁又能知道这是不是冯为民本来的心中所想呢?
    孟汝杳在提醒过褚泱之后,他便让人立马去彻查了冯为民,在知道冯为民和秦淮有来往之后,褚泱并未急着抓着秦淮的错处发作,而是让人暗中盯着冯为民。
    将冯为民贪赃枉法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记下来,为的便是今日公之于众,百姓重臣都在,他利用百姓心中对天神的畏惧,和对这阴雨的怨恨。
    此刻将这些事情都引到了秦淮的身上,为众人的担惊害怕恐惧不安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冯为民匍匐在地上,将秦淮如何吩咐自己克扣赈灾粮的事情都说了出来,但秦淮站在原地,表情淡淡的,甚至有几分心不在焉。
    褚泱眯起眸子,沉声问道。
    秦淮,你可知罪?
    秦淮扫了一眼一旁的冯为民,掀唇一笑:知道。
    他的罪责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心里给自己记着呢,可是褚氏的罪责呢?褚氏记得吗?
    见秦淮那副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褚泱继续沉声道:前些日子朕在金国寺外遭到了刺杀,杜大人将那些黑衣人的身份查了出来,尽数是司礼监的人。
    刺杀君主,是为谋逆,秦淮,你可认罪?
    不等秦淮回答,杜奉为站在朝臣之首,率先站出来,下令道:秦淮贪赃枉法无恶不作,谋逆罪证据确凿,拿下!
    话音落下,那一旁的禁卫便朝着秦淮涌了过去,要将秦淮抓去问罪,但禁卫刚刚动了几步,就被更多的司礼监阉人给挡住了去路。
    那些阉人不知从地方涌了出来,围在秦淮的身侧,拦住了那些禁卫。
    秦淮抬眸看着祭台之上的褚泱,慢条斯理道。
    陛下说咱家谋逆,咱家若是今日若不谋逆一下,还对不起陛下这一番话了。
    司礼监的人比起禁卫的数量要多得多,一时间场上的形势发生了逆转。
    秦淮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微微摆手,便有无数人朝着祭台之上的褚泱涌过去。
    这不过这祭台的台阶有些多,一百九十九层台阶,就算是爬也要爬上一段时间。
    看着高台下涌上来的人,孟汝杳有些害怕,小脸瞬间就白了,褚泱站在一旁,凝视着台下的场景,禁卫和司礼监的人缠斗在一起,鲜血染红了祭台的台阶上。
    他们把自己的身体当成祭品,不知献祭给了谁。
    残肢断骸,乱成一团。
    他看着一旁的秦淮,今日的事情明明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引起的,但是两人一个站在高台之上,一个站在高台之下,一个身上雨点血丝都没有,一个被大雨淋透了,但是身上没有半点血色。
    两人置身世外,仿佛这一切都跟他们没有关系。
    掌印做的这些就不怕母后知道会失望吗?
    闻言,秦淮这才有了反应,抬头朝着褚泱看了过去,两人对视,眸子皆是表面平静,其下却波涛汹涌,褚泱又说。
    今日的计划朕早就告诉给母后了,可是母后却没有帮掌印,掌印可曾想过现在母后已经对你失望了?
    听到褚泱如此说,秦淮笑了笑,对于褚泱的话,充耳不闻。
    谢太后对他的情感或许有很多,但是独独不会对他失望,若不是他心狠手辣无恶不作,他们两个人或许早就死了,现在又怎么会变成现如今风光无限的司礼监掌印和南诏太后呢。
    此刻回到慈宁宫便沉沉睡去的谢鸢并不知道祭台这边发生的事情。
    那毒酒秦淮早就替换过了。
    他怎么会舍得谢鸢死呢?就像褚泱对天下人说的,他也对谢鸢说过。
    报应罪责他一人承担便够了。
    第104章 祭祀神
    南诏的雨越下越大, 但是随着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再大的雨也冲淡不了那股浓郁的血色了,禁卫和司礼监的人倒下的越来越多。
    那一百九十九层的石阶, 此刻摆满了尸体。
    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往高台上的褚泱抓去,血色一点点蔓延上来, 早晚会攀到高台之上, 到时候褚泱便再无活路了。
    一旁的大臣是这么想的,秦淮是这么想的。
    褚泱站在高台上, 不知是吓傻了还是如何,眺望着远处,半点视线也没有分给祭台下的厮杀。
    司礼监的人朝着祭台上涌去,眼看着就要抓到褚泱的衣角了。
    但就在所有人以为一切就要尘埃落定的时候,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传来, 震人心魄,众人齐齐转头, 就见褚亦为首, 带着一万兵马涌了过来。
    这些将士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刚刚一出现便将此处的肃杀之感推到了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