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看你嘴唇这般润,肯定是喝过水了。你是不是知道哪里有水源?
    周围的流民们顿时止住对安王的议论,转而目光如狼似虎的盯着这个汉子,一个劲儿的逼问他哪里有水源。
    悄悄退出人群,女流民眼神眷恋的望了马车几眼。
    她的阿殊,不容任何人诋毁。
    齐欢找了一颗树皮被剥秃的树,一屁股坐在树下,偃青和偃九很快跟来。
    进入云州后,流民四窜,他们跟着商队走,被流民堵截了五六次。
    长长的车队,物资充足,太招眼了。
    最开始小波儿的流民好对付,揍晕后溜走就可以了,但是等消息传开后,恐怕会有流民结伙成对的围堵他们。
    黎殊臣安排给她的都是高手,但是流民人多,为了食物和水,可以不惜性命。
    云州附近皆是这般情况,绕也绕不过去,总不能一路打杀冲出这几个州吧。
    最终,齐欢建议,大家分开。比起车队,乔装打扮后的一小伙人更容易走出去。
    她跟偃青、偃九扮成兄妹,徐嬷嬷和桃酥等人分别跟着两个护卫走,约定在玫州碰头。
    这一路,他们见过饿到吃土、饿到啃树皮的人,也听说了人吃人的恐怖故事。
    在无人的地方,齐欢总是忍不住随意的丢点水和馒头在路边。
    救人一命是五十分。
    复购一瓶水大约消耗两分,复购一斤山东大馒头大约消耗六分。
    行善获得的积分,远远大于购买食物所花的积分。
    既帮助了流民,又能积攒更多分,何乐而不为?
    齐欢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尽可能的帮助这些受灾的流民。但是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官府。
    听说,云州府城有应急粮,还有一处百年不干涸的泉眼,路上的流民都说,走到云州城就好了。他们已经穿过了三个县城,再穿过两个县,就到云州府城了。
    在这里遇上黎殊臣,她也很意外。
    听偃九说,黎殊臣在她们出发的第二天就出发了。她们进入云州,弃马走了三天,按理说阿殊坐马车,应该跑的比她们快一些。
    不过,齐欢不知道的是,黎殊臣先前遇上刺杀,耽搁了一天,休整了一天,恰好此时与他们遇上。
    她目光灼灼的盯着远处的马车,好想好想看看他。
    夜色降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莫统领安排手下原地扎营。
    天气闷热,几乎每一个人身上全都是黏腻腻的汗。
    旱灾时,没人会浪费水洗澡。
    周围的流民们浑身汗臭,再加上蚊虫叮咬,让人难以入眠。
    偃青啪一声拍死一个飞虫,捏起蚊子的尸体就要丢掉,突然听旁边的妇人道:既然你不吃,能不能给我吃?
    ......
    与此同时,一大波流民悄悄逼近,冲着护卫军的车马,拿着棍棒而来。
    最前头的人,大声喊道:他们有水!还有粮食!咱们人多,总能抢到!冲啊!
    冲!
    为了食物和水,流民们被鼓动的双眼赤红,甚至不惧护卫军的威慑,挥舞着棍棒直往前冲。
    对此,黎殊臣早有预料。
    先前,莫统领和罗公公坚持皇上口谕,一定要紧随着他,不肯轻车从简。他们这般招眼,必然会引发祸端。
    流民来抢,不反抗就会一直被抢。
    若是反抗,护卫军打死了人就会算在他头上。害他名声尽毁,百姓憎恶。
    黎殊臣走出车厢,足尖轻点,飞身于车顶上,双手负于身后,薄唇轻启,带了几分内力,将声音传出去:住手!
    第141章 发水发粮
    月光宛如白练,澄澈清明。月光下的男子,一袭青衣,立于轿顶,容颜昳丽,恍若神明。
    他清冷中又带丝威严的声音拂过耳旁,流民们不由地愣在原地,呆呆的望着他。
    黎殊臣淡漠的眸光,扫过他们干瘦蜡黄的脸庞,缓缓开口道:云州大旱,本王深感痛心。既然途径于此,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来人,发水发粮。
    每个百姓,都可得一碗水和一个炊饼,发完为止。
    进入云州前,他便已发现土地开裂,天热无雨,恐有旱灾。但罗公公和莫统领坚持皇上口谕,催他继续上路。黎殊臣应承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多装了几车水和粮。
    同时也安排,每个护卫军怀里揣着几张炊饼,腰间挂着两个水囊,吃完后随时补给。因此,骡车里的存粮,他毫无顾忌的要求分发给流民。
    罗公公有些不情愿,莫望山却已经指挥起手下发水发粮。他实在不想跟这些面黄骨瘦的流民们动武。
    他的长枪应该指向外敌,而不是因饥饿而暴动的可怜百姓。
    流民们舔了舔皲裂的嘴唇,目光垂涎的望着水桶。
    天气炎热,木桶中的水被蒸发掉了一些,每桶约摸剩大半桶。
    每个流民都想挤到最前面,早点领水,却被护卫军们勒令排队,领完不许逗留,即刻离开。
    还有极个别人,领完水、粮后,还想再领,却被揪了出来,警告训斥。
    原先拿着棍棒的流民们,此时早已鸟作群散,......他们去找能装水的容器了。
    回来,回来,你们还记得咱们说好的吗?抢安王,分水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