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午膳很简单,她原本以为这是因为她在孝期,可她听桃酥说下人的饭也很一般。
    姑娘,您别多心,奴婢打听过了,并不是存心怠慢咱们。而是,宋府不太宽裕。
    嗯,我知道。
    齐欢漱完口后,回房复购了麻将,带上鼓鼓的荷包,走出欢快的步伐。
    走,咱们当送财童子去。
    冬天,宋老夫人没有午休的习惯。她怕白天睡多了,夜晚难入眠。
    此时,她正坐在太师椅里,边吃点心,边听吉祥念话本。
    吴嬷嬷在旁边劝着:老夫人,您少用点甜食,对牙齿不好。而且,您刚吃完午饭又吃糕点,奴婢真怕您积食。
    宋老夫人摆摆手:不碍事,我就再吃一块。
    等她吃完两块时,齐欢来了。
    宋老夫人赶紧接过吴嬷嬷手中的帕子,擦擦嘴角,慈祥的朝齐欢招了招手:欢欢,过来吃点心。
    多谢外祖母。齐欢眉眼弯弯,笑容讨喜。
    见她没有扭捏,乖巧的吃了一块,宋老夫人笑的更加开心。
    落落大方的小辈,谁不喜欢呢。
    宋老夫人看着花骨朵一样的外孙女,笑容灿烂,无限宠溺。
    不就是想打马吊吗?
    打!
    不就是想跟宋夫人和小宋氏一起玩吗?
    都喊过来!
    于是,宋家女眷齐聚一堂,开始搓麻将。
    第188章 打麻将
    起初,宋大夫人还有点忐忑,她在娘家打马吊时,十局九输。
    她甚至暗戳戳揣测,是不是齐欢银子不够花,借此由头来朝她们要?
    不过,欢欢为澈儿配肺痨药,还送澈儿神奇的口罩,她掏点银子也理所应当。
    宋大夫人肉疼的拿出荷包,心里已经做好了放血的准备。
    在她上首,宋老夫人也吩咐吴嬷嬷取来一百两。
    听说欢欢在漠县开了一家麻将馆,宋老夫人心想:欢欢肯定是个中高手。
    输点银子给亲外孙女,那不叫输,那叫心甘情愿的送。
    小宋氏看了看左边的婆母,又看了看右边的祖母,也自觉的掏出荷包。
    夫君说过,表妹失恃失怙,他们要多给点关爱。小宋氏悄悄掂了掂荷包的重量,心道:这些关爱会不会太少?
    可是她真的没有更多了......
    似乎看出她的窘迫,在旁边围观的宋幼安,默默解下荷包,把她攒的月银,和大嫂的荷包放在了一起。
    欢表姐送她的瑶光锦,她很喜欢。
    听说瑶光锦很贵重,她不想让表姐吃亏。
    宋幼安缩回手,乖巧的坐回小宋氏身后,尽可能地降低存在感。
    麻将洗好牌后,齐欢忙着掷骰子,计算从哪里起牌,压根没注意到旁边的几人,有这么丰富的心理活动。
    她利落的动作和淡然的笑容,让满屋子人更加确信,她是来赢钱了!
    真不愧是麻将馆的东家,起牌打牌速度飞快。
    小宋氏边感叹,边捣鼓着自己的牌,听齐欢说三万时,她手比脑子快的推倒面前的牌,喜悦爬满眉梢:胡了!
    表嫂好棒。
    齐欢笑盈盈的递出十两银子。
    .......玩这么大?小宋氏彻底呆住。
    一局十两......
    表妹该不是想先让她们尝尝甜头,再来收割她们吧?
    小宋氏忐忑的收下银子。
    很快她又释然,她的本意就是来当冤大头。反正她只有这么点银子,早点输完和晚点输完,区别不大。
    再来!
    第二局齐欢又点了宋老夫人的炮。
    宋老夫人笑的皱纹都出来了,在心里嘀咕道:我真是宝刀未老!老当益壮!
    见她笑的这么开心,齐欢心情也很愉悦。
    她陪外祖母打麻将,除了想送银子给她,还想让她开心,让她多动动脑筋,预防老年痴呆。
    宋老夫人眼底的爱意藏不住,在她的关怀备至中,齐欢已然把她当成了真的外祖母,真心想孝敬她。
    于是,她不停的点炮。
    玩到日暮时分,宋老夫人和小宋氏都收获颇丰。
    只有宋大夫人,依旧没能扭转十局九输的命运。即使齐欢有意放水,她仍然是玩十局、赢一局的烂手气。
    齐欢输光了荷包里的碎银,外加袖筒里的银票,一共输了五百两。
    她还点了好几个双响炮。
    很好很满意。
    一百两黄金,等于一千两白银。
    她已经把宋景澈退回的金元宝,按他要求,送出去一半了。明天再来一次,就能完成他的嘱托。
    见她笑容明媚,宋家几人只当她是在强颜欢笑。
    宋老夫人心想:欢欢真的好懂事!明明输了那么多银子,但是为了让我们安心,还故意挤出笑容来安抚我们。
    我怎么会有这么乖巧可爱、善解人意、长得像我年轻时一样美的外孙女?
    小宋氏则在烦恼:关爱没送出去,还反倒被关爱,怎么办?夫君会不会怪我?
    宋大夫人怀疑道:不是说欢欢是麻将馆的东家吗?就这水平,连我都不如。
    我好歹十局能赢一局,她一局都赢不了。输了这么多银子还傻笑,真是不太聪明。以后我得多关照她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