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身后破空声传来,阮青瑜瞬间松开手退让在一边。
    白色翎羽羽箭插在青石砖里,箭尾还在摇晃。可见力度之大,射箭人毫不留情的赶尽杀绝。
    “咳咳咳……”
    姜禾终于得以缓口气,她微红着眼眶看着怒视自己的阮青瑜,秀眉微蹙隐现冰冷杀意。
    “阮青瑜!我要是你,就带着定国公府的人远离京都,从此不再涉足长安。”
    阮青瑜刚要动作时就被随之而来的羽箭逼至角落,他神色非常平静,仿佛眼前并不是能置人于死地的绝境,而是春光烂漫的踏春之处。他左右看了看后,定睛看了眼姜禾后,于檐角遁走。
    姜禾看着落在地上的那把红檀折扇,闭了闭眼,随即走上前去将其捡了起来。
    “王姑娘当年一番心意终究是被辜负了。”
    手指滑过折扇扇面,姜禾幽幽舒出一口气,复又将折扇合起,沉声唤道,“来人。”
    白衣人落于身后,他手中长弓垂在身侧,恭敬的垂首等待命令。
    “将这把折扇还给阮青瑜。终究是别人的一番心意,他不接受便也罢了,勿要让他如此糟蹋。另,暗中给他服下‘露白’吧。我不想以后在长安城看见他们了。听闻陇西宁氏乃是长宁侯的外家,如此……将他们一并都送去吧。”
    “是。”
    白衣人从姜禾手中拿过那把红檀折扇后,瞬间消失在此地。
    姜禾环顾了一圈早已随着白衣人消失的羽箭,低低哑哑的叹了一口气,随后仰头望天。
    她眼睛微眯的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抬手想要摸摸看着便近在咫尺的天空,却于突如其来的马蹄声中收回了手。
    身后脚步声响起,姜禾转身看去,眼中冷意褪去,露出熟稔笑容。
    “柳将军,好久不见。”
    “恭祝县主将要心愿得偿。”
    柳昱拱手一礼。
    姜禾伸手扶起柳昱,与他一同向巷口走去。
    “柳将军当真想好了?若是投入陈相门下,你之后的仕途怕是只高不低。何苦还要陪我入宫一趟,白白失了青云之路。”
    柳昱看了一眼身侧姜禾看来的淡淡含笑目光,反而轻笑间摇了摇头。
    “我们这种人生来就是崇尚自由的。更何况,我这些年在金城,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好不自在。何必要在这京都中,处处受人掣肘,郁郁不得志。”
    “柳将军是因为韩家吗?”姜禾垂眼暗叹。
    转而从袖中拿出一封帛书递给柳昱,看着他并未伸手接过,姜禾手指摩挲着帛书的绳结,语气恍惚有些无力。
    “二十年前,韩家之所以被满门抄斩,其实不是因为韩家二老爷的失职,而是因为……因为韩家曾是姜家先祖最为器重的世族。我曾无意间找到当年先祖的些许密封卷宗,在其中了解到……
    当年姜家先祖之所以那般看重韩家,是因为韩家第一百八十九任嫡房长子是她的老师。
    先帝之所以会对韩家动手,极大可能是有传言道姜家先祖寄存在韩家的一个东西。”
    柳昱拿过帛书,双眉微蹙的看向姜禾,“什么东西?”
    “素衣卫的衔尾鸾鸟玉令。”
    姜禾轻轻闭眼,避开柳昱的目光,侧身看向不远处的宫门,语气悠远沉重。
    “只是一块玉令,就使得韩家上下八百四十九人全部丧命于此。
    只是众人都猜错了,那块玉令其实并不在韩家手上,而是在宋家人手中。”
    “县主怎么知晓玉令在宋家人手中?”
    柳昱负手而立看向姜禾的背影,“听陆师弟所言,县主是在陈相手中拿到的那块玉令。”
    姜禾闭眼敛去眼中的不忍,手指微蜷抓紧了披帛一角。
    “皇上和宁国长公主的母亲乃是淑德贵妃李氏。
    我私下去查了这位贵妃生平,突然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位淑德贵妃其实并不是李氏女,而是李氏暗中找来顶替那位早已夭折的姑娘的。素衣卫去查探过,淑德贵妃来处当为江城的宋氏家族。”
    “县主是说……宁国长公主的玉令其实并不是先帝崩逝前交托的,而是淑德贵妃。”
    “是。”
    姜禾转过身,她抬眼看向柳昱有些微沉的眉眼,于胸腹间轻轻吁出一口气。
    “所以之后的事情,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不过,她至少保住了你。……算是一桩幸事吧。”
    柳昱闭起了眼睛,姜禾看着他手指捏紧了那封帛书,微闭了闭眼,掩去眼中的浅淡到不易察觉的歉意。
    作者有话要说:
    周六周天作者菌有事,怕是不能按时更新,请小可爱们见谅。
    周一晚上,作者菌会按时出现。
    两章掉落,可能会直接完结。
    谢谢小可爱们的支持与鼓励,谢谢大家~
    第109章
    半晌后,柳昱睁开眼睛。
    他径直看向姜禾,眸光深深却又有种无谓的怅然和平静。
    “县主之意我明白了,此事就到此为止了。不知县主可有想好之后要去哪里?”
    姜禾是何等聪明人,她瞧见柳昱并未将那封帛书打开,只是放进了袖中,转而缓缓而笑。
    她遥望着远处天边,目光随着天边飞鸟而动。
    “哪里都好。只要能出了这座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皇城,便是哪里都好,哪里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