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页

      报告厅外面的走廊上和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蹲着各大媒体的摄影记者,这毫无疑问是一场数学界的盛会,固然不能和国际数学大会相比,但也是值得一番大书特书的。
    更何况,本科刚刚毕业,本专业还是物理的天才学生,解决是难道了国际上无数数学家的数学难题,这难道不是一个足够大的爆点吗?
    陈颂进入报告厅的时候,下面已经坐满了人,主持人简单的介绍之后,陈颂带着自己的论文走上了主讲台。
    虽然是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做报告,但陈颂并不怯场。
    和坐在下面的童一淮对视一眼,陈颂收回目光,面带微笑,用流利的英语开始自己的演讲,大家好,我是今天这场学术报告会的主讲人,京华大学的博士生陈颂。今天的主题我就不浪费时间重复了,而我的论文,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也都已经看过,在这里,我会选择一些论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
    之所以用英语是因为目前英语还是学术圈,尤其是理工类的通用语言,用英语无论是国内外的学者都能听懂。
    *
    作者有话要说:
    委婉的表白和互诉情衷。
    以及,下一章就给颂颂装一波大的!
    第061章 学术报告会 二合一
    简单的说明之后, 陈颂就进入了讲解的环节,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他还在白板上写出了比论文中更详细的推演过程。
    下面的听众也都安安静静地听着, 时不时地低头做一些笔记,而坐在前排实际上什么都没听懂的有关部门领导未免直播镜头播出自己的一脸蠢样,也都装出了认真的表情, 好像自己真的在听讲。
    陈颂一直讲了一个小时,说得口干舌燥,写满了几块白板才停了下来,讲解的部分就到这里了, 接下来是提问的环节,各位还有什么疑问的现在可以提问了。
    说完, 陈颂趁机打开水杯喝了一口水, 缓解了一下喉咙干渴的感觉。
    等他抬头的时候就看到已经有几个人举起了手, 其中包括一个坐在前排的大佬, 陈颂看过他写的论文, 知道他菲奖获得者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副院长弗雷德加兰,加兰教授, 您请问吧。
    弗雷德加兰淡定自若地起身,接过志愿者递过来的话筒, 笑问道:陈博士, 你讲得非常好,我已经完全理解了你的论文, 并没有任何疑义。我举手是想问你, 有没有来普林斯顿的打算?
    陈颂愣了下才说道:很抱歉, 但是我已经决定在京华大学继续读博。而且我目前主要的方向还是在物理上, 数学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弗雷德加兰并不在意, 继续说道:我相信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系也不比任何其他学校差。不过,陈博士你误会我的意思了,虽然来之前我确实是想要邀请你去普林斯顿读书的,但听了你的讲解之后,我觉得你已经不需要再经过博士阶段的学习了,我的意思是,你愿不愿意来普林斯顿任教?我们可以给出正教授的待遇。
    这话一出,不仅陈颂愣住了,在场夏国和京华大学的领导也愣住了,就连一些国外其他学校来的学者也没想到加兰会这么直接。
    但也就是愣了一下,陈颂很快反应过来,笑笑说道:加兰教授,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暂时没有这个打算。而且,我想现在也不是谈这个的时候。既然加兰教授没有问题,那么,提问环节继续,不过我希望接下来举手的人提的是学术上的问题。
    加兰教授不以为意,说道:抱歉,打扰你了,这件事情等学术报告会结束之后,我们再详谈。
    说完,加兰教授把话筒交还给了有些傻了的志愿者,坐了回去。
    加兰教授坐下之后,很快又有其他学者举手,加兰教授水平足够完全理顺了逻辑,但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加兰教授的水平。
    之后陈颂点了几个人,并对他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一一解答,很快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在某些人的如饥似渴,另外一些人的昏昏欲睡之中过去。
    学术报告会结束之后,陈颂接受了央媒记者的简单采访,这也是视线和智院长商量过的。
    来了这么多媒体,完全不接受采访肯定不可能,全都接受也不可能,干脆选择一家最权威的官方媒体。
    央媒派出的也是经验丰富,并且对学术圈有一定了解的老记者王亮,简单的寒暄后,王亮很快进入了正题,陈博士,我了解到,您本科阶段读的是物理学,并且很早就参与很多物理学方面的重大科研项目,也没有专门去上过数院的课程,在数学上您完全是自习的吗?而且您日常的工作很忙碌,怎么会有时间研究这种难度的数学猜想呢?
    陈颂斟酌了一下语言,说道:数学方面,也不能说完全是自习吧。这方面我的同门师兄童一淮博士帮助了我很多,给了我很多入门的指导,后来也是因为我在数学方面比较有天赋,阴差阳错之下,我才加入了我现在的导师唐院士的课题组。至于说时间问题,多少还是有些业余时间的,而且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不完全是我自己的思路。
    王亮:我看过您的论文,当然大部分我都看不懂,但我看到了您在论文里将的那个故事,您证明卡塔兰猜想和皮莱猜想的思路是您已故的曾祖父提供的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