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

      赫院长和智院长都有些无语,觉得这两个人要不是运气好遇到了彼此,可能这辈子就只能和工作结婚了。
    之后童一淮写了万人计划的申请材料,然后就投入到了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工作之中,而陈颂则是把重心放到了数学方面,就连物理学的学生都给放出去,一部分让他们师兄师姐带着,一部分扔到童一淮那边,另外一部分则给他们找了适合的课题组呆着。
    值得一提的事,这两年他们已经不招硕士研究生了,手上带的最后一届硕士生毕业之后,现在招的都是博士生,基本上来报道之后就可以扔去工作,所以陈颂非常放心。
    陈颂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他的理论体系彻底整理完成,然后开始尝试攻克难倒了数学界几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
    之前的工作他的学生们都有帮忙,但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这部分他们就没有参与了,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陈颂的新理论体系,并不能只能用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对于其他悬而未决或者已经解决的数学猜想,也是一个全新的证明思路。
    他们或是选择独自完成,或是组成一个课题组共同研究,同样投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之中。
    不过陈颂也没能投入工作多久,很快就是期末了,虽然他把今年的出卷工作也交给了学生,但学生处的卷子他还是要审阅一下的。
    而自从婚礼之后,为了研究希格斯粒子带着学生住到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童一淮也暂时返回了幽州市。
    两个许久未见的新婚夫夫难得暂时放下工作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童一淮帮陈颂端了碗汤,随口问道:最近怎么样?有把握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吗?
    陈颂接过汤喝了一口,笑道:比我想象的轻松,看来这是一条证明的证明思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的书在明年就可以出版了。
    童一淮听他的语气,就知道他是真的放松,不由也露出了一个笑容为他感到高兴,是英文版还是夏文版?
    在国内出版的话,还是夏文版比较适合,但这种学术书籍想要更快地让学术圈内更多人好看,肯定还是英文更加快捷,毕竟夏文实在不是什么容易学习的语言。
    当然,只要书的水平足够高,总会有人去翻译的,就是大概需要一点时间。
    陈颂喝完汤,擦了擦手,说道:夏文版和英文版一起出版,正好之前安他们在整理的时候就弄了两个语言的版本,现在只需要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放进去就行了。
    童一淮给他递了一张餐巾纸,挑眉问道:所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你不准备发论文了?
    如果是已经公开出版的书籍里的内容,为了避免版权纠纷,是不能再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
    陈颂自傲地一笑,我现在不差一篇论文,就算我把论文放在我的书里,也有人会去买来看。而且证明完成之后,我打算把证明过程发到开放的预印本网站上,这样一来如果要发论文的话,还要多给期刊一笔开放版权的钱,换算成夏币也有几十万呢。我自己的论文,我还要花钱买版权?虽然咱们也不差这个钱,但干嘛要花这个冤枉钱?
    虽然已经不是那个和学长学姐们讨论学术出版商的贪婪的普通学生了,但陈颂对期刊两头吸血的行为依然充满了不满,或者说任何一个学术圈内人士,对此都非常不满,只是多数没什么办法而已。
    童一淮给他竖起了大拇指,确实以陈颂如今在数学界的地位,他可以不卖任何期刊面子,想把论文放哪里就放哪里,只要是他的论文,哪怕是放在三流期刊上都会有人看。
    现在已经不是陈颂求着期刊想要在他们那儿发论文了,而且期刊要反过来求着陈颂把论文发表在他们期刊上了,毕竟顶刊也是需要高质量的论文支撑的。
    童一淮整理了一下自己面前的餐具方便阿姨收拾,有擦了擦手问道:我之前听你说,你的学生们也在尝试用这个新方法证明数学猜想,他们的证明过程也放在书上吗?
    陈颂摇摇头,说道:他们就不必了,一来时间未必赶得上,二来他们毕竟和我不同没到能够毫无顾忌的时候。
    陈颂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反问道:别说我了,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童一淮微笑道:我也不错,目前的研究和我之前的理论完全吻合,不过想要得出最后的结论现在为时尚早,现在能够获取的希格斯粒子还是太少了,这个是漫长的工作。
    陈颂失笑,说道:正常,我的理论体系的完善也用了很多年的时间。
    两人收拾了东西,像往常一样,走路去学校,漫步在校园里,看着步履匆匆赶去图书馆准备期末考试的学生们,都已经奔四的两人不由想起了从前的时光。
    当然他们两都是不需要为了期末考试烦恼的学神,但身边总有些学渣同学,虽然这个学渣是相对而言的。
    陈颂伸手接住一片从树上飘落下来的黄叶,慷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师兄,眨眼间我们认识也有十几年了。
    童一淮也露出了回忆的神色,是啊,当时你还很年轻。
    两人一边聊着从前一边往前走,正好看到一只猫蹲坐在绿化带的灌木丛下面好奇又警惕地看着他们,看起来是学校里的流浪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