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刚进门时,孟安仁就注意到了妻子身上的打扮,她的美貌染上了瑕疵,玲珑的身材被道袍遮掩,言行举止淡漠许多,让他有种摸不透的不安感。为了打消这份不安,孟安仁试着让范十一娘恢复他熟悉的打扮。
    心中有道穿不穿道袍又何妨,顾晓晓顺从的换了衣裳,然后将最近炼制的丹药收到梳妆匣中,连同其它行礼一起带上了马车。离开前,顾晓晓怕封三娘来时找不到自己,特地跟心远师太打了招呼,若是三娘来了,转告她孟家在京城的住址。
    如此将一切安排好后,顾晓晓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西泰山,踏上了返京的路。
    回到京城家中,顾晓晓刚下马车在孟安仁的陪同下,尚未进门,就被人摆了一道。只见门口处,晴香挽着妇人发髻,翘首以盼,待见她上毫无遮掩的疤痕后,眼中飞快的划过一丝惊喜。
    “老爷,您可回来了,夫人,您总算是病好了,奴婢一直记挂着您。呀,您脸上的疤痕是怎么回事儿,老爷,不如奴婢去请了大夫为夫人看一看吧。”
    晴香一惊一乍的话,将所有人目光全引到了顾晓晓的脸上,大家瞧着她脸上的暗红色的痕迹,纷纷流露惋惜之情。范十一娘是何等标致的人物,虽然出身小地方,但是孟家上下没有任何人敢说,老爷和夫人不般配。如今,孟安仁风流倜傥依旧,范十一娘却损了女子最重要的容貌。
    晴香和莲香都是范十一娘精挑细选的丫鬟,比起寻常女子眉眼也算风流,如今范十一娘伤了颜面,倒显得两人格外娇艳可爱了。孟安仁收用晴香一事,并没避着旁人,所以众下人都有些好奇夫人会如何处置晴香。
    且不说旁人心中如何唏嘘,莲香手中拎着包袱,为夫人抱屈不已。这才几月功夫,晴香一个丫头,都敢在下人面前办夫人难堪,老爷竟听之任之不为夫人出头。枉她从前还将晴香当做姐妹,没想到她会是这样的人。
    顾晓晓见惯了大风大浪,又怎会将晴香的小把戏放在眼里,她目不斜视从晴香身旁走过后,停下了脚步吩咐到:“晴香,你将我屋中箱笼中的衣物拿出去晒一晒,许久没动过,许是被虫蠹了。”
    晴香本想看着范十一娘脸上露出难堪之色,然后她顺势抚慰,在老爷面前也风光一次。谁知范十一娘被送走了几个月,气势十足,仍旧摆出正室夫人的款儿,喝令她去办事儿。晴香压下心中愤懑,行了个福礼然后又看了孟安仁,这才着手去做夫人交待下的差事,但她在心底已经将范十一娘恨上。
    要说晴香之所以敢跟夫人来这么一出下马威,一是她被老爷收用后有些得意忘形,另一原因就是孟安仁无意间透过口风,似是打算贬妻为妾另娶娇妻。晴香算盘打的好,她们这些做下人的,想要在新夫人面前表现,定然要和旧夫人划清界限才好。
    这些小关节,顾晓晓自然不知也不屑于知晓。她回到孟家后,很自然的住到了厢房中,孟安仁也不知是不是装傻充愣,也没主动提出与同房。第二日,两人一起用饭时,孟安仁期期艾艾的将他收用了晴香一事告知。剧情中,范十一娘将身边两个丫鬟全都给了孟安仁为妾,但是顾晓晓却没这份好心,她只嗯了一声,也没有让晴香敬茶给她个名分的意思。
    翰林院的诗会就要开始,孟安仁有求于范十一娘,自然不会为了晴香一个小丫鬟出头。何况,对他来说奴婢和小妾都是用来暖床的,有没有名分又有何区别。
    又过了一日,趁着天气晴朗,孟安仁特地设了一桌酒席,邀顾晓晓对月小酌,然后借机提出了让她这几日猜题做些应景的诗句,他好作为参考在诗会上也能出个风头。
    论起来作诗来,要让顾晓晓自己来写,不过拼凑几句看似风雅的诗句。范十一娘的诗文虽然好些,仍然逃不脱闺阁中小儿女情怀。但是顾晓晓经历几世,耳熟能详的诗句不计其数,随便写出一些都是千古名句,她要是全力帮孟安仁作弊,绝对能让他在京城中一鸣惊人。
    皎洁飞月亮像是一个银盘,高高悬在空中,顾晓晓以茶代酒,抿了一口后眸光微转:“妾身不过是班门弄斧,随手写些上不得台面的诗句图个乐子,既然老爷不嫌弃,那么这几天妾身就好好琢磨琢磨。”
    (求粉红求订阅,求收藏,么么哒。)
    ☆、第一二五章 聊斋中的苦命小百合12
    月色下,树影斑驳,顾晓晓的容貌也变得朦胧,她脸上的疤痕在月色下变得浅淡,一双明亮的眸子格外引人注目。孟安仁一时意动,口中说着:“好,好,为夫在此谢过娘子。”同时放下手中杯子,右手探出袖子欲去扯范十一娘的衣角,将她拉入怀中温存一番。
    他的亲昵举动,引起了顾晓晓的反胃,她装作体力不支的样子,躲过了孟安仁的碰触,扶着额头唤道:“晴香何在,快来扶老爷下去安歇。莲香,来扶我一把,风太凉我有些晕。”
    孟安仁好不容易生出的激情,在顾晓晓的推搪下瞬间消退,楚楚动人的晴香温柔小意的扶上了他的腰身,孟安仁的兴致突一下子转移了。他悄悄将手伸进晴香的衣服里,不轻不重的揉捏着,晴香被他摸得眸光潋滟,春心荡漾的与他进了房,然后没再出来。
    待两人走后,顾晓晓收起方才体力不支的模样,淡淡的对莲香说:“将桌子收拾下,然后下去安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