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此为宫中上元节的一项仪式。
    每年会由民间向宫中进贡花灯,寓意国泰民安,而君王便会将这批花灯分别敬献给慈安宫里的太后,及赏给各宫嫔妃,寓意天家与民同乐。
    富海话音才落,宇文澜忽然想起一件事。
    似乎有个姑娘很喜欢花灯。
    一盏平常的走马灯,便能叫她高兴好几天。
    他于是道,“先送去甘露殿,叫宜嫔挑几盏。”
    富海应是,心道宜嫔娘娘果然得陛下偏好,便要往外面走。
    只是还没走几步,却又听君王道,“慢着。”
    富海于是赶忙又顿住脚步,“奴才在。”
    这难不成还要再赏赐个什么?
    宇文澜只是临时改了主意,道,“还是叫宜嫔过来挑吧。”
    富海愣了愣——叫宜嫔来乾明宫挑灯笼?
    没错,宇文澜就是这样说的。
    ——他觉得燕姝的那个异能虽好,却有些不知道挑拣,居然连别人床笫之间的事都叫她知道……
    实在不太妙。
    所以有机会,还是叫她多出来走走,转移一下注意力也好。
    别人却不知他的良苦用心。
    富海怔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陛下这莫不是思念美人,所以趁机叫其过来相见?
    嘿,明明今早才分开的,这感情可真是如胶似漆。
    于是赶忙又应了声是,愉快的跑去了甘露殿。
    宇文澜,“……”
    虽然……但是……
    咳,他现在看来如此明显吗?
    ~~
    彼时燕姝正在殿中无聊。
    自打把那个谢培干趴,她高兴的放松了几日,居然有些手懒了。
    正拿着笔摸鱼之际,却见富海来了。
    “奴才给宜嫔娘娘请安,才刚泉州府进贡的上元节花灯到了,陛下请娘娘去乾明宫挑选呢。”
    燕姝有点意外,“叫我去乾明宫挑选?”
    富海连忙点头,“是啊,赶在还没给各处分之前,陛下叫娘娘先挑自己喜欢的呢。”
    燕姝眼睛一亮,那敢情好啊,她最喜欢花灯了!
    反正现在正无聊呢,于是忙应下换了身衣裳,便去了乾明宫。
    待到入了乾明的宫门,却见宇文澜正立在廊下。
    高大又笔挺得身姿,靛蓝色的通袖膝襕,墨发高束紫金冠,衬的人愈发清俊。
    美人令人心情愉悦,燕姝上前行礼,“臣妾参见陛下。”
    宇文澜嗯了一身,也将她打量过一遍。
    只见她双面锦的袄子配马面裙,俊俏的如同初春枝头的迎春。
    他亦是心情愉悦,于是温声道,“这是泉州进贡的花灯,一向有名,朕叫他们放在此处,你去挑两盏自己中意的吧。”
    其实燕姝方才一进宫门就看见了,几十个灯笼挂在廊檐下,花花绿绿的,别提多好看了。
    她高兴应下,便挑了起来。
    唔,不看不知道,原来这批花灯更好啊!
    尤其还是外地来的,风格与宫中制造的又有所不同。
    除过走马灯、莲花灯等,竟然还有直接用硬纸拼接起来的无骨灯,其上绘着各种风景图案,十分漂亮。
    还有八面通透镂空的的料丝灯,见燕姝一脸新奇,小太监忙点着其中的烛火叫她过目,竟然是整灯通透,宛如一轮小月亮一般。
    她忍不住拍起手来,“哇,这个好!”
    宇文澜问道,“那就要这个?”
    燕姝笑嘻嘻的点头,“谢陛下!不过臣妾只要一盏就好了。”
    这种料丝灯少,一瞧就知道珍贵,还得匀着几只敬献给太后呢,她可不敢与太后抢。
    “再给臣妾那盏莲花灯吧。”
    她上回就想要,只不过没来得及开口。
    宇文澜颔首,叫小太监给她摘。
    正在此时,却见富海又禀报道,“陛下,邹大人求见。”
    邹大人?
    燕姝眼睛一亮,莫不是替她出话本子的那位品味极好的翰林院学士?
    却见宇文澜发话道,“叫他进来吧。”
    富海应是,忙去传话。
    没过多久,邹墨中便进来了,见燕姝也在,忙行礼道,“臣参见陛下,参见宜嫔娘娘。”
    燕姝点了点头,却见宇文澜问道,“国子监的事定好了?”
    ——国子监每年开春时进新生,从前都是文华阁大学士魏如章牵头,自打魏如章年前因为绑架平民被罢官下了马,今年这差事便落到了翰林院头上。
    邹墨中忙道,“臣等与国子监商议过后,打算首次选拔四十人,由朝中官员及王侯公爵府第中筛选;二次选六十人,由各地选派优秀学子中筛考;最后再从落第考生中选拔约五十人。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宇文澜道,“首批名额再减十人,填到第二批中。”
    这些世家子弟大都不学无术,只指望着此等机会进入国子监混日子,甚至如那吏部侍郎康光亮的侄子一般,在国子监中霸凌平民子弟,败坏风气。
    既如此,还要他们作甚?
    邹墨中忙应是。
    却听君王又补充道,“便是余下的这三十人,也要从严选拔,决不可凭人情权势放人进来,否则一旦查出有任何徇私行径,以渎职论罪。”
    邹墨中忙一脸肃正道,“陛下所言极是,如此一来选拔更加紧张,也便于督促诸人用心读书,成为良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