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王氏推了他一把,恨铁不成钢的道:“眼看着颜如月就要成婚了,我都问了,据说嫁妆丰厚,怕是将半个家底都陪送进去了,你不着急?”
    颜老大耷拉着眉,他自小就没有二弟厉害,长大成家后更是拉开差距。说不嫉妒是假的,但也只是嫉妒罢了。
    颜德春没少帮衬他,否则现在这个小店铺都开不起来。
    “这是人家的事情,人家嫁女儿,怎么就不能陪送东西了?”
    “我呸!那可都是颜家的!她若是嫁出去,那就是泼出去的水,可不姓颜了!”
    王氏的观点里,这都是颜家的,颜德春家没儿子,那将来就得自己儿子继承。若是让颜如月都带走了,自己儿子怎么办?
    王氏骂骂咧咧的走远了。
    他们身后不远处,一位青色衣袍,身材欣长的男子脚步慢了下来,转头朝着颜府看了一眼。
    长眸清澈,似能映出间家万物。他微微摇摇头,快步离去了。
    .
    回到房间里的颜如月换上家常衣物,也都是上好的料子,且颜色艳丽,将她的美衬的一览无余。
    桃红喜滋滋的给她倒茶,觉得自家姑娘长的好,就该穿这等鲜活颜色的衣裳。
    “小姐,喝茶。”
    颜如月垂眸嗯了一声,端茶盏的时候,手腕上的桃核小篮子晃晃悠悠。
    “就在东边街上,有很多摆摊的……”
    王氏的话像是一根刺般,扎的她心里不舒服。颜如月蹙眉,放下茶盏,起身道:
    “更衣,去镇东。”
    北山镇很大,分为镇东和镇西。西边都是有钱的富户住所,比如颜家。而且这里商铺林立,应有尽有。
    但是镇东则是那些贫苦百姓的住地,一眼望过去,都是茅草屋。不过这里也会有些集市,小摊贩们卖的都是自己做的小东西,讨口饭吃。
    谢砚刚和李乘风吃完茶,带着草药包往家走。路过小摊贩时他脚步换了下来,四处看了看。
    有个老婆婆正在用刻刀刻一个桃核,她面前有个摊子,上面摆放的都是做好的小篮子,还有红绳放在一旁。
    “这位公子,来一个吗?一文钱一个,戴上保平安的。”老婆婆慈眉善目,笑着道。
    谢砚点点头,弯腰打算挑一个。
    就在这时,街道上响起马蹄声,谢砚侧头看过去,就见一辆华盖马车缓缓而来。马车在无人的地方停下,走出三个女子。
    最后钻出来的女子他见过,不过谢砚看着她身上鹅黄色的长裙挑了挑眉。
    在茶楼里她一副小女儿家的姿态,且温柔小意,面上也只是清秀罢了。但是此刻,也不知是抹了东西还是怎么回事,瞧着竟然艳丽的灼人眼。
    如果说茶楼里的她像是一朵小白花,那么此刻的她则像是一朵盛开的牡丹。
    好像她本该是这般华贵美艳。
    “老婆婆,向您打听一些事,”颜如月走了过去,谢砚早在她过来的时候便退避到一旁了。
    “您看,这是您这里出来的吗?”颜如月张开手,手心里躺着小篮子。
    老婆婆笑眯眯的看了看,点头道:“确实是。”
    柳枝面色一紧,桃红嘟嘴,颜如月则是将东西收好,面上还是那般笑着:
    “我想给家里人买一些戴着玩,这些,我都要了。”
    都是便宜玩意,怕是整条街上的东西都不如颜大小姐头上的簪子值钱。
    老婆婆高兴的脸都红了,“多谢姑娘,那婆子给你算便宜些,喏,再赠送你两个盒子吧。”
    说着,从底下挑出两个小匣子,与宁泽送她的,一模一样。
    谢砚挑了挑眉,轻笑了一声。
    原来她不是个蠢蛋。
    颜如月满门心思都是想知道真相,听见这声笑这才发现旁边站着个男人。她抬头,一眼就认出这是茶楼里,笑话她的那人。
    有什么好笑的?
    颜如月剜了他一眼,哼了哼。
    她眸子生的极好看,就这么一瞥,那含着春水的眸子像是带着钩子般,直直的往谢砚身上砸。
    谢砚不动声色的又退了一步,转回视线不再看她。
    收拾货物的老婆婆哎哟一声:“差点忘了,这位公子哥也要一个的,这,这……”
    方才桃红手快,已经给过钱了。
    颜如月哦了一声,随意的挑出一个重重的放在案子上,似将案子当成人撒气一般。
    说完,也不看谢砚表情如何,自顾自的离开。
    这是在报复他笑?
    谢砚看着马车远去,摇了摇头,到底还是个小姑娘。他半点没觉得羞.耻,拿过东西,额外给了老婆婆钱,也转身离开。
    回到家里,见谢兰芝坐在那绣帕子,“兰芝,不是叫你好生歇着吗?仔细眼睛。”
    谢兰芝脸色有些白,生的也瘦弱,瞧着年岁和颜如月差不多。她温和的笑了笑:
    “哥,我闲着也无事。哥,这是什么?”她指着那条红绳
    作者有话说:
    谢兰芝:谁赠的?
    作者:你将来的嫂子
    第4章
    ◎右耳上那枚红痣也红彤彤的◎
    宁泽家境不好,母亲早些年还总是生病。那时候他连笔墨纸砚的钱都拿不出来,更别提学堂的费用了。
    后来,颜家大发善心,给贫困学子们资助,宁泽也是其中受益的一员。不过他自觉是读书人,自有他的风节和傲骨,所以将用钱明细都记好,想着日后奉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