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周女士,这是你从海城请来的专家?
    对,就是她。周欣也不知道林一念的实力几何,只是听上级说过,她的特殊能力很强,能催生植物,她经手的植物生命力都远远强过普通植物。
    身为特殊管理处的一员,见过很多身怀特别能力的人,周欣对林一念很有信心。
    她又说:陈女士,麻烦你在前面带一下路。
    陈如虹的语气很冲:周女士,我不知道你的证明是怎么拿到的,试验地是很严肃的地方,不是给你玩闹显摆的地方。你要显摆自己的能耐,请你去别处,这里不欢迎你!
    周欣心知她误会了,立刻向她介绍林一念,这是我从海城请来的专家林一念小姐,她有自己的种植园,我的证明来路肯定很正,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我现在可以致电于院士。
    林一念实在太年轻了。
    陈如虹相信这世上有天才,也不信有专家是二十出头的年纪。
    她点点头,现在问吧!
    都是一个研究所的,陈如虹也认识于文静,俩人不在同一领域,但她很尊敬于文静,如果是于文静推荐的人,她暂且就相信一下有这般年轻的专家。
    周欣掏出手机,拨号前先给她看号码,你有没有于院士的号码?要不要确认一下?
    陈如虹说:不用了。
    一旁的林一念全程没有说话。
    如果周欣没办法带她进去,那她走就是了,本来也不是她求着上门的。
    周欣拨通于文静的号码,并开了免提。
    电话还没接通,陈如虹借着灯光与月光看着林一念,很年轻,也很漂亮,静地站在旁边盯着路过的小草,好似她和周欣的争执与她无关一样。
    等电话一接通,周欣立马说明了来意:您好,于院士,我是昨天跟您联系过的小周。林小姐已经到容城了,现在在观田镇的试验地。
    那边的于文静很欣喜,她已经来了?
    周欣说:对,她已经来了。
    于文静又说:你们先忙,等她忙完了,问她有没有空去杨清元的试验地指点一下。
    林一念:
    不,她指点不上,她还在学习中。
    杨清元这个名字好耳熟,如果不是重名,应该是叶小希她老师?
    陈如虹的视线再次落到林一念身上,让个年轻人去指点杨清元?
    等周欣挂了电话,陈如虹的火气终于消下去了,不是跑来耍着她玩的,那就没事了。
    走吧,我给你们带路。
    路上遇到几个人,都是陈如虹的学生,几人眼里透着绝望。
    他们和陈如虹一样,盼了一天,以为能盼来一个大佬,看起来完全不像那么回事。
    林一念太年轻了,他们第一时间排除了她,都猜是周欣。
    但周欣也才三十多岁,而且打扮靓丽,也不像他们想象中的专家模样。
    他们又气又急,和陈如虹打了声招呼,就红着眼眶走了。
    陈如虹领着她们进了一个大棚,刚走进去,就能感觉到温骤然降下来了,大棚内的温度大概在二十度左右,林一念体质好,也不觉得冷。
    她一路走,一路看。
    人家的大棚有各种高科技的东西,有恒温系统过有各种设备。
    和这个大棚一比,她种植园里的大棚被衬成了贫民窟。
    除了有个棚子和架子,没有任何高科技的东西。
    直到她见到芦苗,比周欣发给她的照片又黄了一个度,嫩黄色的小幼苗,嫩嫩的本该是很可爱的颜色,或落到陈如虹眼里,非但不可爱,还有让她痛心疾首。
    这就是芦苗,林小姐有办法吗?陈如虹问。
    前两批芦苗泛黄后来过一批又一批专家,可惜没办法挽回。
    这第三批,也是她最后的机会。
    林一念点点头,能救。
    陈如虹立刻瞪大了眼睛,你确定?不是耍着我玩?
    林一念再次确认,能救,今天就能救回来。但你们不能围观,还要把监控关了。前一句让陈如虹眉头舒展,后一句又让她犹豫了,林一念又说,你也没办法了,不是吗?
    周欣也在为她背书,你放心,如果有什么问题,我来承担。
    只可惜,她所谓的承担落在陈如虹眼里一文不值,连看都不曾看她一眼。
    这一批芦苗活不过两天了,她真的毫无办法了,前两批已经尽想尽了办法抢救,可还是救不回来,这一批也只剩两天了。
    林一念是于文静推荐的人,她说能救,也只能死马当活死马医了。
    稍一考虑,陈如虹就应允了,好,我回避,监控也会关掉。
    林一念看向周欣,你也出去。
    周欣说:林小姐,我
    不等她说完,林一念又说:我不想身边有人。
    陈如虹看了周欣一眼,原来她们的关系也不算密切?
    等她们都走了,林一念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没有被人窥探的感觉,监控应该是关了。
    这一批芦苗共有六十株,每一株都小小的,她的手指戳了下最近的那株,嫩黄的小细苗被淡绿色的光晕所笼罩,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黄转绿,又恢复成生机勃勃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