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小文子恭敬的话还在徘徊在耳边:
    这是皇上亲自作画,命宫窑打造出来的,世间唯此一根,用的羊脂温玉打磨而成,皇上说,这是补给娘娘的生辰礼。
    锦盒中静静躺着一支羊脂温玉淬兰簪。
    玖念都抑制不住情绪,扬眉说:如此一来,娘娘明日就可以搬到颐和宫的正殿了。
    顾晗心不在焉地应着,玖念一顿,顺着娘娘的视线看去,稍愣,半晌才试探道:
    娘娘在想什么?
    顾晗垂着眼睑,她抬手抚过淬兰簪,说:我在想,皇上究竟在想什么。
    玖念说不出来,只眼前这一幕,玖念就说不出来皇上待娘娘不用心的话,可若说皇上对娘娘好,那日皇上也的确放过了谋害娘娘的真凶。
    两相矛盾,才是让娘娘情绪复杂的原因。
    顾晗拿起玉簪,才发现簪根上似刻了字,她抬起来一看,才发现那上面刻着晗儿二字,这种闺名,皇上不可能让宫人刻上去,唯一的解释,这二字是皇上亲自刻下。
    顾晗握紧了玉簪,忽地,她问玖念:
    小方子呢?
    小方子不是被娘娘派出去了吗?玖念惊讶,稍顿,似从娘娘神色上看出什么,玖念问:娘娘可要奴婢去将小方子叫回来?
    要将小方子叫回来吗?
    顾晗其实能理解皇上为何不处置皇后,但顾晗接受不了,皇后险些害了她,竟然干干净净地脱身而出。
    顾晗抿唇半晌,最终她将淬兰簪放回了锦盒中,轻声说:
    不了。
    夜色逐渐深,摘月楼处的宫宴也早就散了,四周都静悄悄的,风声近乎于无,就连巡逻守夜的宫人都有些提不起精神时,一声惨叫倏然响彻天空,打破了这四下无声的沉寂。
    第104章
    顾晗是被玖念叫醒的,烛火点燃,她披着外衫就往外赶,赵嬷嬷拦住了她,拿来披风搭在她身上:
    娘娘也太不小心了,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也要当心自己的身子。
    顾晗这才看见外间不知何时落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她脚步顿了顿,回头看向赵嬷嬷:嬷嬷昨日还说腿脚疼,今日落了雨,怕是又要难捱些,睡前不要忘了让小春给嬷嬷贴上药膏。
    赵嬷嬷愣了下,才摇头说:
    奴婢一时唠叨,不值当娘娘记住的。
    顾晗不再说话,对她点了下头,匆匆离开。
    她离开后,小春扶着赵嬷嬷,脆声道:嬷嬷,奴婢扶你进去休息。
    赵嬷嬷看着娘娘的背影,忽地低声叹了口气,小春不明所以地看向她,赵嬷嬷摇头唏嘘:
    再干净的人,进了这宫中一遭,都要染些风霜。
    她曾在娘娘跟前看得太多,如今她老了,有些事,她宁愿糊涂些,不要看得太透。
    临华殿中,顾晗赶来时,只闻得一阵浓郁的血腥味,还有殿内丁才人的不断痛吟惨叫,顾晗呼吸轻了些,下意识地抬手掩住口鼻。
    她抬眼看去,就见皇上依旧穿着昨日那身衣裳,未曾换洗,他面无表情地看向内殿。
    顾晗心快跳了一下,下一刻,周美人拉住她挪到一旁:
    你傻愣着作甚,站在那里,也不怕被人冲撞了去。
    顾晗回神,含糊地应了声。
    颐和宫和临华殿离得很远,顾晗来得算晚了,殿内站了很多妃嫔,神情沉重地等待结果,断断续续的惨叫声在耳旁不断响起,等太医冷汗淋漓地出来时,顾晗抬眼看去,殿内沙漏少了一半。
    从顾晗得到消息到如今,过去了整整半个时辰。
    太医跪在了地上:
    微臣尽力了。
    殿内丁才人悲恸声倏然响起,砸在殿内,沉闷闷的压抑。
    淑妃拧眉看向丁才人的婢女:
    晚宴时,你家主子还好生生的,怎么会忽然出事?
    宫女跪地痛哭:娘娘明鉴,奴婢也不知道啊!奴婢服侍主子洗漱躺下后,才一炷香的时间,主子就忽然喊疼,等奴婢点灯一看,床上已经染了血,奴婢片刻不敢耽误就传了太医。
    淑妃觉得很是荒谬:
    难道丁才人还会无缘无故地小产不成?!
    宫女可不敢应这话,否则不是在说她们做奴才的伺候不周吗?
    终于,太医说话了:丁才人应该是误食了阴凉之物才会导致小产,丁才人的这胎一直都不稳,微臣曾和丁才人说过,任何凉物都要谨慎。
    可除了在晚宴上,我家主子回来后什么都没有用。
    淑妃眯了眯眼眸,冷笑道:
    你的意思是,丁才人是因晚宴才出的事?
    奴婢不敢!那宫女死死垂下头,吓得瑟瑟发抖。
    众人间,周美人小心翼翼地戳了戳顾晗,低声询问:娘娘觉得今日会是谁下的手?
    顾晗垂眸摇头:
    谁知道。
    太医还是查了临华殿的东西,等查到香炉时,太医停驻了很久,就连陆煜都看了过去:熏香有何问题?
    太医凑近轻嗅,忽然抬手摸了摸香炉底,待手拿出时,所有人都看清他手上一层灰白的粉末,太医顿时脸色一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