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毛线背心容易做,沐瑶一双手可做不来两样,就让素纹帮忙了。
    比起护腰,背心只需要把毛线织得更长一点,再做个领子就行。
    素纹先把其他做了,按照做护腰的办法先把辫子针做起来,最后收尾让沐瑶来就行。
    她先把毛线裤做了,恨不得能有八只手一起做。
    素茹也帮着整理毛线,打打下手。
    给乾隆做的帽子,两三天随随便便就能做好,毛线裤却颇费功夫,沐瑶一整天坐着做,手都有点累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一天大概做三个时辰,手感回来了,越发熟练,毛线裤竟然五天就差不多做好了。
    那边素纹的背心也做得差不多,沐瑶收尾后,做了个v领,穿着就舒服多了,不会卡脖子。
    她做好后松口气,赶紧收进一个大的锦盒里面,让邓嬷嬷跑一趟送去慈宁宫的。
    皇太后平日有午睡的习惯,约莫半个时辰左右才起来,因着地龙烧得热,喉咙干涩,起来后要喝一壶蜂蜜水,是多年来的习惯了。
    她懒洋洋倚在软塌,喝完一杯蜂蜜水,就听身边的嬷嬷说纯嫔那边派人送了东西过来。
    “是什么?”
    皇太后听说纯嫔派人送东西给皇帝,转眼也送她这边来了?
    嬷嬷摇头道:“奴婢没打开,邓嬷嬷的意思是等太后娘娘醒后打开看就是了。”
    “怎么神神秘秘的,”皇太后示意嬷嬷打开锦盒,就见里面是一件没有袖子的毛线上衣,还有一条厚实的毛线裤。
    嬷嬷看着上衣皱眉道:“太后娘娘,这衣服怎的没袖子?”
    莫不是纯嫔为了偷工减料没那么费时间,才没做袖子的吧?
    收下礼物的是一个小宫女,皇太后就把人叫过来。
    小宫女一五一十转告了邓嬷嬷的话:“回太后娘娘,邓嬷嬷说这是叫背心,没有袖子,穿着身上暖和又不臃肿。”
    皇太后听得有趣,就去屏风后示意嬷嬷帮着把背心穿在里面,再穿上衣裙。
    还别说,身上确实暖和,而且没有袖子,胳膊这里就不会臃肿。
    有太监抬着一人高的全身镜过来,皇太后站在镜子前微微点头道:“纯嫔确实巧思,这样一来穿着也不显眼,又不会臃肿难看。”
    沐瑶就想着皇太后哪怕年纪大一点,也是个女人,自然是爱美的。
    现在的毛线哪怕是细线,套在里边,背心还好,毛线上衣就肯定会让人肿一圈。
    如今只有背心,胳膊不会变粗,穿着就好看多了,而且还暖和,里边就不用穿太多衣服,显得苗条多了。
    皇太后穿着挺舒心的,又把毛线裤拿起来,这裤子摸着柔软厚实,穿上去确实暖和。
    比起背心,这毛线裤穿在裙子底下,哪怕臃肿一点也无妨,根本看不出来,重要的是暖和。
    冬天走在外头,身上穿得多暖,都不如裤子厚实,浑身都暖和了。
    皇太后穿着走动,一点都不碍事,还特别暖融融的,走了一会儿就额头开始出了薄汗。
    她坐下后擦了擦汗,又喝了一杯蜜水,这才把背心和毛线裤脱下来:“这东西确实不错。”
    嬷嬷十分惊奇,毕竟皇太后这是接连夸了两遍,倒是难得。
    乾隆得知沐瑶不但给自己送帽子,还给皇太后送了背心和毛线裤,摸着帽子嘀咕道:“怎的皇额娘比朕这里还多一件了?”
    李玉在旁边听得后背发毛,还担心皇帝是不是要发怒,就听他又道:“做个帽子都要费几天,背心和毛线裤估计得从早到晚一直做,也不知道纯嫔是不是又费神了。”
    之前邓嬷嬷说沐瑶没那么费神,说得轻描淡写的,乾隆却脑补了许多。
    只认为这是沐瑶特意交代邓嬷嬷,免得被乾隆发现她又累着自己。
    要是邓嬷嬷拼命夸,乾隆会觉得她是夸大其词,邓嬷嬷一点不夸还说得简简单单的,他反而认为纯嫔是费老大劲了。
    “真是,都让她好好养身子了,却还是如此费心。”
    李玉一怔,赶紧顺着乾隆的话赞叹道:“纯嫔娘娘心思简单,素来纯善,之前对待景仁宫的宫人就十分宽厚。”
    他提起这个,乾隆就有些不高兴道:“可不是,她心善,那些作死的奴才就知道顺杆子上来欺负人了。”
    要不是这些宫人都处置了,还是皇后下命的,乾隆不好再来一回,免得好像不满意皇后的处置一样,就要把他们再惩罚一遍,不然难消心头之恨。
    李玉看乾隆一副想要把人挫骨扬灰的样子,脑袋低得快要贴到心口上,不敢吭气了。
    “也罢,这次送去景仁宫的宫人是皇后特意挑选的,只要聪明点就不会乱来,要是实在不聪明,那就再换人。”
    乾隆随意开口,就决定了不少人以后的命运。
    他起身裹上披风,戴上毛线帽子就去慈宁宫了。
    皇太后没想到乾隆突然来了,见他脱下披风后,这头上的帽子就特别显眼。
    跟自己如出一辙的毛线帽子,必然是纯嫔的手笔,她不由笑道:“皇上这帽子是纯嫔做的吧?看着就暖和。”
    乾隆笑道:“是啊,她知道我不怕冷,就没做别的,只做了这个帽子。儿臣听闻纯嫔还给皇额娘做了两件,就好奇过来看看了。”
    皇太后就把毛线背心和毛线裤拿了出来,乾隆看着这两件还挺大的,微微皱眉道:“这离着才多久,她必然要累着自己了。不过不赶着一点,也赶不上元宵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