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乾隆也很满意,而且这场大闹天宫的戏比之前还要精彩。
    戏台上加了不少滑床,让美猴王能够在半空中翻跟斗,还能轻轻松松一跃而上好几米的台上。
    臣子们看得一个劲叫好,一场戏就没谁能够分神,愣是目不转睛看了一整场。
    有聪明的臣子就来恭维乾隆道:“这场戏实在太精彩了,是微臣从来没看过的。听闻昇平署这戏是纯贵妃娘娘特意为皇上排的,果真是极为用心了。”
    乾隆听得颇为满意,嘴角含笑。
    其他没能立刻跟上的臣子顿时心里后悔,只能过来一叠声附和,生怕这些人吃肉之余,他们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了,怎么都要跟着拍龙屁才行。
    这还真是拍到点上了,让乾隆一晚上的心情都极为不错。
    他还跟大臣们承诺,既然臣子们喜欢,明年他们君臣还一起看戏!
    当然后边就不需要沐瑶来亲自操刀,她起了个头,昇平署明白武戏该怎么改进,后边就没有沐瑶什么事了。
    不然每次都要沐瑶亲自来,那要昇平署干什么,管事又是吃干饭的吗?
    再说了,乾隆也会心疼沐瑶太辛苦了好吧?
    一次是情趣,多了让沐瑶累着就不美了。
    昇平署自是没有不应的,这年还没过,他们就紧锣密鼓开始张罗新戏了。
    毕竟戏要选,戏本要写,反复打磨之后还得选适合的角色,然后开始排练,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一会儿就过去了,怎么都要打磨得好好看看,绝不会叫乾隆失望才行。
    要是比起这第一个戏本子差太多,昇平署那些管事的脑袋就别想要了。
    当然,昇平署也不是一个个捂着脑袋死命想,还知道找外援。
    沐瑶后来得知昇平署竟然对外悬赏好戏本,一经采用就有一大笔银钱,自然让不少书生们趋之若鹜,就连街上的茶楼食肆都谈论起此事来。
    哪怕是民间的说书先生,只要会说故事还识字的,都愿意试试,万一呢!
    沐瑶觉得,昇平署管事们脑瓜子还是很灵光的!
    等第二天,乾隆还接到傅恒的消息,领兵快马加鞭赶到西边后,第一场仗就击退了对方。
    虽然只击退了二十里,却已经是这段时间来的第一场胜战,叫乾隆如何能不高兴?
    他简直激动坏了,迫不及待跟皇后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皇后也是十分惊喜,笑着道:“托皇上洪福,傅恒看来挺顺利的。”
    这话乾隆爱听,也笑道:“傅恒也不贪心,并没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毕竟大军千里迢迢赶过去,哪怕士气再高,也疲倦得很。”
    大军把人赶跑后,危机解除,就先原地修整,该吃喝该睡觉,轮班休息就是了,恢复体力和精力才是正经。
    乾隆原本还担心傅恒赢了之后会立刻冲过去,就跟之前的张广泗一样,却落入对方的陷阱,丢盔弃甲,好不狼狈。
    幸好傅恒足够冷静自持,明白士兵赶路都很疲倦,不是乘胜追击的时候。
    加上对方情况不明,要是假意装作溃败,其实是诱饵引着大军去陷阱就不好了。
    傅恒大大涨了乾隆的脸,让他这个年过得不要太高兴。
    今年的年礼都不必沐瑶来操心了,苏家早早就派人送了来。
    沐瑶往年都要绞尽脑汁想着送什么,如今好了,苏家现在有地位有钱,多的是献礼巴结之人。
    哪怕苏家拒绝收礼,不过原本就要帮忙挑贵重礼物送到宫里来,自然也让人送来过目一二。
    看中的就出钱买下,看不中的也好好送回去。
    不过能送到苏家跟前来的,就不会是什么糟糕的东西,都是除了宫里之外的好物件了。
    沐瑶就收到一套白玉做的茶具,看着素净,白玉的水头却是极好的,就送给皇后当做年礼了。
    另外还收到苏家让人雕刻的一整块白玉观音,观音慈悲为怀的神色刻画得栩栩如生。
    听闻这一整块白玉是一个行商送来的,苏鸣凤一眼就看中了,觉得很适合做个玉雕。
    尤其这块白玉不是纯白的,而是带着隐隐的青玉颜色。
    雕刻的适合,正好这一小片淡淡的青玉之色就在观音的裙摆上,比起别的白玉不够纯净,却足够特别。
    这样一尊好玉雕,沐瑶自然是送给太后当年礼了。
    另外还有一对极品羊脂玉做的玉镯子,上面雕刻着兰花,别致极了,沐瑶就送给了高贵妃。
    她还送给娴妃一套蓝宝石首饰,是戒指和耳环,小巧精致,又不累赘,很得娴妃喜欢。
    沐瑶送给乾隆的更是不能马虎,苏家一口气送来好多件让她来选。
    最后沐瑶选了一块翡翠玉佩,上面隐隐约约有金线,仿佛勾勒出一个福字来。
    只这一样还不够,她还亲自画了一副油画送给乾隆。
    画里是九马奔腾,毕竟九这个数字尤为吉利。
    乾隆拿到玉佩后就直接挂在腰上,看着这幅画也是爱不释手,还好笑道:“你去练骑术把自己弄伤了,倒是把骏马观察得极为细致,画得十分栩栩如生了。”
    确实这几匹马在画里,或是低头喝水,或是两匹马头碰头十分亲昵,或是刨着蹄子,还有仰头似是在嘶鸣,实在活灵活现。
    沐瑶抿唇一笑:“竟是被皇上看出来了,我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