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页

      仪嫔得知钱太医的叮嘱,担心玉佩会磕着碰着,就放进荷包里面,然后挂在五阿哥的脖子上。
    五阿哥好奇地看着手里的荷包,倒是没有扔开,夜里还拿在手里,很快就睡过去了。
    仪嫔心下稍安,起码这玉佩确实有用的样子。
    不管钱太医说的是不是真的,要是五阿哥收到玉佩却还是哭,那乾隆的脸面怕是要挂不住了。
    幸好五阿哥还算给面子,一整晚都没再哭了。
    沐瑶第二天听说五阿哥没再继续哭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玉佩的效果,还是跟钱太医说的那样,之前已经差不多彻底好了,玉佩只能算是个压惊的东西。
    她以前也听乡下的婆婆说过,孩子若是啼哭不止,可以用父母贴身戴的东西给孩子佩戴上,也能好一些,就是不知道真假了。
    不管如何,五阿哥不哭是好事,皇后也能睡个安稳觉,等半个月后沐瑶去请安的时候,肉眼可见她的脸色都好了起来。
    沐瑶回来后也着手画起那一夜个人一起赏庙会的画,背景都差不多,只人换了。
    高贵妃和娴妃都是她看惯了的,画起来很顺手,没什么不妥。
    但是轮到画自己,沐瑶就有点抓瞎了。
    她不敢直接画上,而是另外在白纸上,对着镜子画自己。
    就是沐瑶打算画侧脸,还得侧着脸看一眼然后再动笔,也是怪别扭的。
    乾隆过来看见就好笑,让李玉去搬了另外一个大镜子过来,指挥着道:“对,就摆在这里,侧一点过来。”
    沐瑶看他摆弄,还很是奇怪,等镜子摆好,她才发现乾隆很会啊。
    乾隆把一面镜子正对着沐瑶,一面侧对着她,与沐瑶的侧身成九十度,这时候正对着的镜子里就能看见沐瑶的侧脸了。
    她看着怪欣喜的,连连道谢:“多得皇上,我也不必总是扭着脸看自己的侧脸来画了。”
    乾隆压着沐瑶的肩膀没让她起来:“行了,你继续画,朕在这边看着。”
    他每次看沐瑶画画都感觉挺有意思的,她总是很专注,一双眼睛只盯着画纸,调制手里的颜料就跟吃饭一样容易,很能调配出有趣的颜色来。
    她一边画一边皱眉,偶尔还会对着画板笑,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很是沉迷。
    乾隆难得看见沐瑶如此沉迷的样子,就忍不住多看一会了。
    沐瑶听了这话,只专心继续画画,打算把自己的侧脸画得差不多了,就能在那幅画上画了。
    她画了几天功夫,才算是画出自己满意的侧脸,这才添进作品里面去。
    等作品完成的时候,这天都开始有点凉了。
    沐瑶请高贵妃和娴妃过来,第一个看自己完成的作品。
    画作就摆在窗边,放在画板上,高贵妃进来一眼就瞧见了,感慨道:“你这画得真好,一看就勾起了我那天的回忆来。”
    娴妃也点头道:“是啊,不瞒你说,我也尝试着画了,总感觉哪里不对,如今发现是渲染的不够。”
    尤其是灯光的渲染,不如沐瑶这般自然,反而显得有点突兀。
    沐瑶和娴妃就开始说起画里用了什么手法,又有什么自己特别的技巧。
    比如说可以用几种颜色一起点在画纸上,再一起晕染,就没有边界线,还特别自然了。
    比如还能借用工具,慢慢向外打圈来晕染。
    沐瑶是一点都不藏私,娴妃也听得很认真,打算回去后试一试。
    旁边的高贵妃听了一会就打瞌睡,等她们交流得差不多,她已经托着下巴快睡过去了。
    沐瑶就好笑道:“是我的错,一提起画画的小技巧就停不下来了。”
    娴妃也点头附和:“怪我也是一提起这事就问个不停,一时都是忽略了慧娘。”
    两人满脸歉意看过来,叫高贵妃怪不好意思的:“这也没什么……对了,今年是太后娘娘大寿,年底的时候怕是要热闹了。”
    今年还是太后的整寿,乾隆肯定会大办特办,确实会热闹了。
    娴妃却摇头道:“西边不是在打仗,太后娘娘要为将士们祈福,今年整寿恐怕不会大办。”
    沐瑶听得惊奇,太后如此,乾隆能答应?
    乾隆当然不想答应,但是太后为他着想,自己还不能不领情,顿时有点郁闷了。
    皇后劝着他道:“太后娘娘如此为皇上着想,皇上该高兴才是。”
    乾隆确实高兴,却也有点难过不能为太后热热闹闹祝寿了,于是有点恼了西边那些人。
    提起这个,乾隆就道:“傅恒让人传信来,已经击退对方第二回了,还拦下了次偷袭,幸好损失不大。”
    傅恒边打边退,将士们都安排得妥当,早早就已经叮嘱过,如果撤退的时候要怎么走,所以士兵们一点都不慌乱,还知道找地方躲避,等敌人凑近才来一刀,偷袭一下。
    还别说,傅恒感觉这样不错,能让自己这边消耗少,又出其不意,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写信来告知乾隆,打算用这个战术消磨对方。
    尤其对方士气高涨,晚上再用骚扰的方式,让对方睡不好吃不下,时不时还要担心偷袭,想必士气很快就要下去了。
    乾隆看后感觉傅恒很有想法,只是如今还在山地,能够躲避,再往前的话就是平原了,没有多少能躲避的地方,这个战术恐怕就用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