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

      北边的人看着,能不羡慕嫉妒吗?
    互市看着是赚了西边贵族的钱,掏空他们的底子,更多的也是给百姓们一点营生,让他们能够勉强活下去。
    民心向着大清这边来了,西边休养生息后想卷土重来,也得看百姓乐不乐意了!
    西边如此,北边自然也是这样了!
    乾隆那封信还昭告天下,北边的族长都要吐血了,偏偏底下人还闹。
    不但百姓闹,连贵族都闹。
    他们能不闹吗?
    西边那些贵族整天炫耀得了京城什么好东西,家里茶叶管够,瓷器和玻璃摆件也是一个比一个精美,身上穿着绸缎衣服,过得美滋滋的。
    反观北边的因为没有互市的关系,商队不过来,自然有钱都买不到了!
    乾隆这一出祸水北流,又有使臣回去提醒这边的武器变得非常可怕。
    经济和武力双双震慑之下,北边没扛住多久,也愿意低头臣服了,条件是也要互市!
    这个条件乾隆当然会满足了,能掏空这些贵族们的荷包,让他们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钱又能充盈国库,这样的好事他能不答应吗?
    第115章
    两边互市让乾隆赚了个盆满钵满,永璋和永瑢也跟着赚了不少,算得上皆大欢喜了。
    永璋特意给沐瑶挑了礼物,是一套和田玉的首饰,玉质极好,是从西边那里高价买下来的。
    永瑢也赚了银钱,打算给沐瑶也送一套首饰,却被沐瑶拦下了。
    她笑着道:“正好我有个想要做的东西,得让你来帮忙。”
    永瑢自然一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好奇问道:“额娘要做什么,我真能帮忙吗?”
    沐瑶就道:“你会画画,还会画结构图,自然你来帮忙才是最适合的。”
    她比划了一下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其实就是小型的消防车了。
    毕竟之前碧桐书院烧起来的事,让沐瑶想起后来九州清晏仿佛也是烧起来过。
    说到底还是如今的宫殿全是木质结构,全是易燃物,一旦失火就烧得厉害,如果不及时救火,基本上就要被烧完了。
    因为九州清晏烧着的事,弘曕并不知情,跟其他阿哥聊天说话正笑着,被乾隆偶然看见,心里就不高兴,还训斥了一番。
    没几年,弘曕就因为内疚去世了。
    所以沐瑶记得此事,更是记得永璋这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弘曕来了。
    弘曕实在无辜,怎么都不能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
    她发了一会呆,永瑢就疑惑道:“额娘,这个水车要怎么出水?”
    沐瑶就解释道:“这车是四四方方的,前后都有能推动的地方,底下是轮子。两边也有拉杆,左右两人上下拉,让水从最上边的龙头出来。”
    这是简易版的压力出水器,跟高压枪有点相似,不过没能达到现代那个强度,在这时候已经很合适了,水柱能够一三十米远。
    就是需要人力去推动,而且车里的储水器有限,还得有人不停往里边加水才行。
    不过在宫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手了。
    暂时沐瑶没能想到更好的水车,只能先把这个做起来。
    永瑢按照沐瑶的意思把这个水车画出来,已经是几天之后了。
    沐瑶看过后觉得该是差不多了,永瑢就自告奋勇道:“额娘,这个就让儿子去找人做出来如何?”
    一来永瑢不想沐瑶费神,她还得好好养胎呢!
    一来他对这个水车也很感兴趣,之前碧桐书院烧着的事恐怕还是吓着沐瑶了,她才会绞尽脑汁想出这个来。
    永瑢自然不能让别人辜负了沐瑶的心思,索性自个做出这个来。
    有自己盯着,这东西必然能尽快做出来!
    沐瑶知道永瑢体贴,就笑着点头道:“那就交给你去办了。”
    只靠永瑢去找匠人做,自然是不够的,他索性先去九州清晏找乾隆,把图纸一给,说要做这个东西,希望乾隆能够大力支持。
    他跟乾隆解释一番,乾隆就感觉这是个好东西。
    其实前朝也有救火的工具,就是宋朝的时候相当不少了。
    比如防虞器具、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等等,而且还是官府出钱,成立了一队潜火队,算得上是如今消防队的雏形了。
    甚至还配备了云梯,如果是高楼的话就能架上。另外有唧筒,就是最早的消防泵了。
    小规模的火灾,还会用上水囊,里面储满水,在需要的时候直接拿就行了。
    相比之下,水龙车有轮子能动,能挪到任何火势大的地方,还能调整方向,更为方便。
    乾隆看着就不住点头道:“这个不错,让造办处协助你做出来,越快越好。”
    他自然知道宫殿的隐患,哪怕如今的宫殿虽然用的木材,外边刷了几层涂料,防火却不尽人意。
    如果在救火上面多用心,也能在出事的时候尽快灭火,不至于蔓延的更广了。
    得知是沐瑶的主意,乾隆并不意外,笑着鼓励道:“既是贵妃想出来的,交给你是再适合不过了。”
    永瑢的画画天赋不错,这结构图画得尤为清晰,基本上造办处的工匠一看,就差不多知道该怎么下手做了。
    有永瑢领头,工匠们有些疑惑只琢磨一下就迎刃而解,选了铜来制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