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虞家世代从武,身为嫡女的虞氏虽承袭了父辈的一身武力,但就像被狼群护养的兰草, 自幼就没经过多少波折。可这并不代表她不聪慧。
    哪怕心里不似文官有那般多的弯弯绕,但也不过几个呼吸间的功夫, 她就已经联想起了雍渊帝先前那诸多赏赐。
    直觉告诉虞氏, 那些意料之外的封赏绝对和她怀中的女儿脱不开关系。
    她迟疑地张了张嘴, 说是满肚子疑惑也不为过。但一望见小姑娘眉眼里不小心流露出的些许疲色, 姜夫人便什么话也说不出了。
    先是玩雪,后又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遭,心伤初愈的姜岁绵内里已没了精力,不过是因为她太过想念自家阿娘勉力撑着不愿放手罢了。
    为人父母的,总是要细心些。
    下人们早已被这一马车的物什吓懵了, 而面对莫名黏着自己的女儿, 虞氏欢欣都来不及,又怎么舍得把她推给旁人?
    姜夫人差人打伞遮住并不浓烈的日光, 一路把少女送到屋中软榻,又亲自哄着人儿睡下方才罢休。
    佛寺中常燃的檀香气和草木药香混在一处, 平淡幽泊,倒叫人不自觉地安心下来。大抵是耗尽了最后一点气力, 小姑娘头一沾枕便睡了过去。
    手却还念念不舍地勾住了人的衣角。
    虞氏定定地瞧了她半晌,一直到耳边的呼吸声渐沉了, 才小心翼翼地将人使不上力的手挪到被下暖着。
    日头西沉, 少女的小脸掩在褥子里, 睡颜恬静, 似养在池里的一朵含苞清荷, 总让人想再多待她更好几分。
    虞氏那软到极致心肠被人搅了又搅, 浓成一腔晕不开的慈爱。
    可当她走出屋子时,那眉间的柔软之意却于刹那间散了个干净,好生照看着你们姑娘。
    仔细叮嘱了一番院内伺候的丫鬟妈妈后,虞氏手指微动,单将青棠从一堆人里拣出:
    你与我过来。
    女儿不好发问,但总归有人可以问的。
    这日尚书府正院的门闭合了良久,独在姜大人和两位公子归府后先后开了几次,远远被屏退的奴仆们只能得见那彻夜未熄的烛火,无人知晓里面究竟发生了何事。
    只知第二日清早,二少爷取了练武常使的弯刀径直冲出府门,而自家老爷魂不守舍地从厨房端走了碗刚被煮过的鸡蛋,面容憔悴得好似老了十余年。
    风雨欲来的压抑气息弥漫在整个姜家。
    *
    姜岁绵是被鼻尖酸酸甜甜的山楂香气唤醒的。细碎的日光透过窗沿打在榻上,山楂的酸味混揉着冰糖的香甜,小姑娘微嗅了嗅,就这么醒了。
    甫一睁眼,屋内与勤政殿截然不同的陈设竞相映入眼帘,倒叫姜岁绵生了阵今夕何夕的错位感。
    不过也就那么一瞬,小姑娘便被守在自己榻边的人唤回了神。
    看清来人,姜岁微勾起唇角软软地露了个笑:二哥!
    姜南君身上的低气压蓦地一消,匆忙的应声中带着几分来不及遮掩的紧张和心疼,还有些许的庆幸。如同猎者找到了失而复得的珍宝。
    他慌乱地伸出手,变戏法一般拿出了根裹满糖衣的糖葫芦就这么喂了过去。
    半坐起身的小姑娘也不推拒,问都不问就是嗷呜一口。酥脆轻薄的外壳在嘴里爆开,里头的山楂酸的人一激灵,却是恰到好处的酸味,混着舌尖后返上的甜意叫人欲罢不能。
    二哥,姜岁绵咽下小半,又贪心地将顶端剩余的那大半果子一次含进嘴里,腮帮子鼓登登的,像只小仓鼠,你似把城西那家的糖福禄都买走了吗?
    城西有个做糖果子的老翁,糖衣蘸得匀薄,做出来的葫芦就是比别家亮些,当时还是孩童的小姑娘好不容易逛到那,一次就叫人钓走了心,揪着兄长的袖子在人家屋前吭哧吭哧地吃了几大串,然后...
    被酸倒了一嘴的小牙。
    自那起,姜岁绵就再没从她二哥手里拿到过两串以上的糖葫芦了,可今天...
    小姑娘略疑惑地仰头望着离自己仅三寸远的地方,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别在稻草扎就的靶上,一丛丛的,像大片的小灯笼,把少女的脸都衬得仿佛有了红意。
    姜南君不错眼的瞧着,直到此刻他那冰霜似的脸上才终于带了些笑意。
    岁岁醒了,会吃他买回府的糖葫芦,会乖乖叫他二哥,会和他撒娇。
    是个鲜活的、好端端的岁岁。
    而不是躺在榻上,让他害怕一眨眼就会失去的小姑娘。
    他那颗在得知事情始末后就始终惴惴不安的心,总算寻得了一点真实的安全感。
    嗯,姜南君取下一串新的攥在手里,岁岁喜欢吗?
    姜岁绵怔怔地点了点头,连糖衣被含化了都没注意到,一口下去被酸的皱起了眉。
    锅锅,因为含着大颗果子说话,姜岁绵说起话来有些含混,她抬眸看着榻边的兄长,对方那茶白色衣裳上沾染了不少尘土,你似不似闯祸了?
    姜南君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然后若无其事地掩住了袖口内侧的小血点,眼神里闪过几分厉色:揍了几个人罢了,他们活该。
    姜岁绵眨了眨眼,愣了一会才半玩闹半认真地娇声道:岁岁肥帮你拦着爹爹的,看在二哥贿赂了我这么多糖菓子的份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