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着礼部,筹大典。
    此旨一下, 有些事情便已落定了。
    落子无悔。
    姜岁绵窝在自己院里,由着虞舒替她挽着发。一对简单的绞金玫瑰并蒂小珰坠在人耳侧, 倒是衬得人愈发白皙细腻了。
    不远处的支摘窗小小开着, 小姑娘伸出手, 百无聊赖地戳了戳自己身前的小花盆, 让它追着想要溜走的日光,多晒了几分太阳。
    薄绿青瓷方盆里,约两寸高的小芽肆意舒展着旁侧的小叶,早已不似刚破土时那拇指盖般的大小了。
    虞氏轻轻理着她的袖口,神色里的慈爱仿佛都要化成水浸了出来。
    是怎么瞧也瞧不够的。
    侍在外头的秦妈妈掀帘进屋, 怀中还抱着厚厚的一沓东西, 鼓的几乎要抱不下,夫人...
    望着软榻上的母女二人, 她不自觉地压低了声,怕惊扰这一室的温情。
    又有几家递了拜帖。
    自立后消息传出后, 府上是愈发忙碌。之前虽也不少,可多是邀姑娘去他们府里, 由头也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总逃不开赴宴赏花之流。
    但现在...
    帖子的数量翻了好几番不说, 还都是想上门一叙的, 拒了一回就隔几日再递, 递贴之时甚至还不忘附上拜礼, 那藉口都快翻出花来了。
    就连其他几房的老爷, 这几日都是能不出门便不出门的。
    想到这, 秦妈妈不由叹了口气,她们姑娘眼下...
    真真是炙手可热。
    虞舒从她手中随意接过个帖子,温声朝身旁的小姑娘问上了句:岁岁想见么?
    其实虞氏心里知晓,少女大抵是不乐意的。
    人言可畏,却又多是从众。
    若是不好的声名传出去,一分的坏处也能扩成十分。
    可若反之,则那些缺憾之处恍惚也都成了好处。
    姜家夫妇也曾试着用过同样的法子,想反借这城中流言挣扎一二。结果自家派出去抹黑的人挨了一顿骂不说,还险些被几个义愤填膺的茶客扭送去了官府。
    尤其是不知是谁求得盛云寺那句批言后,她女儿的后位好像已不可撼动。
    虞舒之前以为,就算皇座上的那位真动了心思,也不过是趁着大选接人入宫罢了。谁成想竟会走到如今这般田地。
    恍若所有人都在推着岁岁走向凤位。
    本来这应当是件极其不可能之事才对。
    虞舒心绪如线如泉,面上也不由带了两分愁色。姜岁绵拿过青棠手里的锦炸小丸,戳了个喂给她,这才如姜夫人所料般摇了摇头,不要,娘亲都拒了罢。
    让人进来,好再让她听一回旁人是怎么夸她的吗?
    珠珠他们抄的大雍律都没这么多词。小姑娘心道。
    姜岁绵也是后来才知晓,她去凝香苑的那日恰逢金吾卫巡防,萧饶安最后是醉着被兵卒抬回府上的,走时还附带留了本大雍律。
    他这些时日都没来寻她,便是被自家父王按在府中抄书去了。
    好在似乎是顾忌着几府的颜面,金吾卫此事办的悄无声息,竟一点风声都没传出去。也算给了安亲王些许微不足道的慰藉。
    自然,珠珠也没能躲得过。
    就是待遇要好上不少。
    至于同样被扛回去的其他的小郎君...
    擅文的被拎去习武,擅武的便拿着笔,整日和律例相伴,颇有一种头悬梁锥刺股的架势。
    剩下那些文武兼备的...
    刚抄完律例就上了校场。
    小姑娘知道这些事后就开始了东家送伤药西家备护腕的日子,一时间竟显得有几分忙碌,自是没有功夫再听这些虚词了。
    就连萧祈定亲的消息传来时都没引得她多少注意。
    她并不在意这一世是谁取代了她皇子妃的位置。
    少女咬下一口丸子,充盈的汁水冲破焦脆的外皮在嘴中爆开。一连吃了小几颗,她方才餍足地舔了舔唇,明摆着是不想出去的。
    虞舒见状便也只由着人,挥挥手就叫秦妈妈她们退下了。
    不想见不见便是,她端过一盏温好的梨水,像是忽的忆起什么,言语中不免掺了些忧心的意味:可再过几日即是今上华辰,那日岁岁恐必是要入宫的,若是到时太后也...
    虽说往年太后都未出席,可正如中元那次一般,宫里历来也是不办的,怕就怕...
    回想起仍摆在香案上的懿旨,即便上头所书全是夸赞之语,但虞舒却实在放心不下来。
    太后的态度...怕是不妙。
    她拿碗的左手不自觉用了些力,轻微的呲的一声传入姜岁绵耳里。小姑娘看着碗上的裂纹,眨了眨眼,然后黏黏糊糊地将手给贴了上去。
    娘亲。
    少女的手柔若无骨,还带着些许温意,此下娇娇糯糯地唤她一声,虞氏原出着神的思绪骤然收拢。
    姜岁绵眼底是一贯的清凌,那是被人精心养得数年方有的纯澈。
    圣上会护着我的。她道。
    他做了那么多,她也该试着多信他些。
    虞舒愣了愣,紧绷的肩胛无意识松缓下来。她将碗放下,却是又回牵住了人儿的手。
    岁岁...虞氏其实仍旧不赞同这门婚事,可是事到如今已是无有余地。
    帝王薄情,眼下圣眷正浓岁岁做什么都是好的,但一旦今上哪一日厌了,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