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上帝视角,淑妃的计策是摊明了的,可是淑妃不知道自己暴露了啊,她离成功只差一点点,没有沈菡萏她当年就得手了,又如何能甘心,人心繁复,利益动人,有的东西一如魔盒,打开了就合不上了,萧祈的暗示只是催化剂
    之所以动手时掐在万寿节当日起效,也是因为这日群臣聚集,要定下什么事只能在这个时候,而且慢性毒发才能撇开自己,可又不能让雍渊帝在众人跟前出事,那时人太多变数大淑妃就不好自己掌控局势了。只能说她已经尽可能的谋划好一切了,只是有人的手段远在她之上
    *平王和太后
    太后以宸妃为死敌,她也知道萧祈是谁的儿子,否则当初平王不会说太后选谁都不会选萧祈,太后之前听闻大皇子苏醒时的反应也不会是感叹他命大可惜。
    太后知道当初先皇临死时让圣上立萧祈为太子,但她死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萧祈登帝位,所以要么搞死萧祈,要么搞死圣上,她其实两个都想来着,就是难度太大。
    搞死萧祈的计划因为雍渊帝的插手没成功(包括幼时毒杀),那淑妃想动手杀雍渊帝她自然乐见其成,反正有替罪的,一旦成功,无人知道萧祈被立太子的身份,她就可以推个傀儡皇帝上位,可她唯一没料到的是,先皇瞒着她留了后手,给了平王圣旨(这是平王笃定大皇子会被立为太子的根由
    而从萧祈的立场,这一世他事先在平王那得知了自己身世,知道平王手中助他登储位的的东西是什么,目标就很简单了,搞死圣上,他这个太子就名正言顺登帝,为什么急呢,一是岁岁,二是...他知道一旦立后,雍渊帝就不可能立他为太子了,找个错处贬了他太轻易,要么坐以待毙要么放手一搏,所以对萧祈来说,其实没有选择。
    *宫变
    最后姜南君在宫门外看到了圣上,行完礼却依旧冲入了宫门,是圣上授意。勤王护驾,由豫州时拨出的大军,最后成了两人护驾最有力的刀,这才是滔天的功绩折到了岁岁两位兄长手里,所以芝芝之前才会说,豫州之局到平安符那并不是全部,之后遇险促使赵家入局亦不是。
    现在才是。
    姜淮,虞舒,萧祈,淑妃,赵惑,太后...所有窥破局势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破局,可最终却是一步步将岁岁推上了后位。
    甚至就连观星监,当年岁岁用鱼给圣上报信,观星监测出准确的地动时机,以避灾祸,这也就导致观星监的威信拔高到无法忽视的因由,最后却成了她立后一局中最重要的棋,万般皆因果。
    连载和完结的追读体验不同,是芝芝自己码得太慢,所以有的时候宝贝读到这可能忘了前情,自然看不懂,对不起呀,但真的很谢谢能追连载的宝贝,啵唧
    至于宸妃,太后,以及圣上纠葛的线索,藏在圣上给岁岁讲的话本里。
    两个小彩蛋1.三皇子(榉木和香楠(木)都是木头的名字)
    2.星象(荧惑守氐的星象,常伴...贼臣谋逆)汉书天文志
    伏笔埋于前文,芝芝尽力写完一个完满的故事,但所有的缺漏归根于作者太蠢以及笔力垃圾,造成不好的阅读体验芝芝很抱歉。
    以及还有一句迟来的
    中秋快乐。
    (太忙了吖,前几天还不小心扭到了腰,心虚哭哭.jpg)
    第94章 帝印
    大太监小心翼翼地搬了椅子来, 可还没等他将软垫仔细铺上去,却叫不远处传来的笑声震了个正着。
    太后看着相拥的两人,从口中缓缓吐出一口气:
    姜氏, 你当真以为他宠你便是好事么,这宫中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先帝再宠宸妃, 不也还是用西北数城的代价来坑杀她母家全族?父子同源, 你眼前这个又怎会有例外。
    你当日夜祝祷, 自己这份美貌能维系得再久一些才是。
    君主权衡, 万骨长枯。
    最是无情帝王家。
    理智归拢,她如今总算是分明,这刀该往哪里捅才最伤人了。
    雍渊帝眉间温柔之意骤然敛去,他转眸过来,恍若第一回 将这行将就木之人放入眼底。
    帝王修长的手指轻动, 正要抬起半寸, 耳侧却突然传来一阵温热。
    杂乱的话音在这一刹尽数散去,他动作一顿, 方才垂下眼,看向自己怀中。
    姜岁绵一边伸手捂住他, 一边看向咄咄逼人的太后,薄粉色的唇抿得死紧。
    她脸上的红意一点点褪了下去。
    自她在养心殿中醒来后, 有些事情难免落于她耳,亦是知晓了萧祈已公于世的身世。
    直到这时, 小姑娘才恍惚明白, 那话本中的陈之一字...写作宸。
    先帝亦是真的先帝。
    她隐隐约约窥得了那往事一角, 却始终不解
    这世上为何会有人因为虚无缥缈的命理, 便要定一人生死。
    太后如此, 先皇也如此。
    至亲至尊, 至疏至远,无人爱他。
    好一会后,姜岁绵才在人满是恶意的目光中缓缓开口道:太后说的有些许道理。
    还不等那厢的人露出个笑呢,一句话便轻飘飘的落于她耳:
    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圣上明明这么好,怎么生出来的萧祈又蠢又眼瘸,心思还坏的,原来都是先帝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