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现在更头疼的是康熙。
    原本他是打算让郭世隆来接替曹寅的,但那也得再等个一年半载蔡能成。如今曹家骤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康熙是不可能再容曹寅在江宁织造的位置上再待一年半载了。
    所以,在郭世隆之前,他还得再找一个人暂时占着江宁织造的位置。
    这个人必须得是自己的心腹,又要能稳住江南文人的心。
    若是两个条件单独满足一个的话,那人选一抓一大把。可现在他要的是两个都满足,人选就变成凤毛麟角了。
    在康熙头秃的时候,曹寅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妻子李氏竟然那么大胆,敢谋害嫡母孙氏。
    =====
    事情还要从康熙的御驾从南京返回苏州的第二天说起。
    康熙头一天送走了四儿子,第二天正准备处理一下除了祭拜明孝陵之外的第二件大事——接见江南文人中有影响力的,和他们多聊聊关于科举改革的事,通过他们传达一下皇上消除满汉之别的决心。
    虽然不能指望三五年内就见到成效,但康熙相信,就算是为了不再见面就低满人一等,这些文人也会在某些利益上妥协一二的。
    这世上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要得到什么,就必然要失去另一样价值均等甚至是高出几分的东西。
    满清入关已经这么多年了,这些人也该明白了,如今的时代已经变了,在也不是像明末那样的庄园主诞生的温床了。
    见过文人之后,再接见一下苏州的耄耋老人,发一波赏赐收揽一下人心,此行也就功德圆满了。
    政治嘛,很多时候不就是作秀?
    而政治秀,康熙可是专业的。
    哪曾想,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些事一件都还没来得及办,曹家就又给他出了幺蛾子。
    送走胤禛之后,康熙又修整了一日,正点着蜡烛计划第二天召见文人的事,就听见隐隐传来的云板声。
    值夜的魏珠当时脸色就变了,走到门外呵斥道:“谁这么大胆,明知万岁爷在此,也没个忌讳!”
    云板是富贵人家报丧用的,虽然死者为大,但在皇权至上的时代,一切都要给天子让路。
    就像魏珠说的,如今皇上就住在这里,曹家若是死了人,悄悄地办了丧事即可,大张旗鼓地打云板,还传到了康熙这里,就不止是作死那么简单了。
    冲撞了皇帝,他们担待得起吗?
    但康熙却比魏珠想到的更多,扬声道:“魏珠回来。”
    正打发小太监去探听消息的魏珠闻言,急忙应了一声,“嗻。”然后又压低了声音对小太监杀鸡抹脖子,“都警醒着点,扰了万岁爷,你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是,是,多谢魏爷爷提点。”小太监千恩万谢地把魏珠送进屋里,才悄悄撇了撇嘴,转身跑去打探消息了。
    魏珠弯腰凑到康熙面前,殷切地问:“万岁爷,您有什么吩咐?”
    康熙神色冷凝,吩咐道:“派人到羁押曹氏女眷的地方问问,可是奉圣夫人有恙?”
    虽然在南京时他说过回到苏州会放了曹家女眷,但放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最起码得有一个简单的审查,不能说放就放。
    本来和皇帝有关的事,底下的人就不敢怠慢,曹家的人口又多,一一筛查下来可不得浪费几天是时间吗?
    因而,曹家的女眷如今仍旧在孙氏的院子里待着呢。
    整个曹家乃至整个江南,敢用丧事来打扰他的,也就是曹家老太太孙氏了。
    魏珠一愣,这是他没有想到的,急忙道:“奴才这就让人去问。”
    其实也不必他去问了,因为曹寅已经一身素服,满脸泪痕地亲自来了。
    看见曹寅,康熙心里就是一沉,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他自己掀开珠帘走了出来,劈头盖脸就问:“可是奉圣夫人……”
    “万岁爷!”曹寅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哭得涕泪横流,说话也噎声咽气的,“额娘她……额娘她……去了!”
    他之所以哭得这么痛,伤心只占一部分,更多的是因为恐惧。
    面对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地盼着他断子绝孙,好让自己的亲孙子继承家业的嫡母,曹寅也实在是生不出太多的感情。
    但无论如何,孙氏都是他的嫡母,更是万岁爷的奶妈。
    若是被万岁爷知道,嫡母之所以遭难,全是因为他不敢联系被羁押的家眷,内外消息不通,以至于妻子李氏疑神疑鬼,病急乱投医,暗中害死了自己的嫡母,万岁爷必然震怒,他们曹家也就真的从此终结了。
    曹寅也是刚知道嫡母的死因。
    虽然万岁爷返回苏州之后,并没有提起释放曹家女眷,也没有着手处理曹家案件的意思,但所有人都知道,奉圣夫人在万岁爷心中还是颇有地位的。
    万岁爷刚到苏州的时候,当地官员诰命都来迎接,康熙就曾当着众人的面称奉圣夫人为“吾家老人”。
    不管这其中有多少做戏的成分,又有几分真心,康熙看重奉圣夫人却是一定的。
    听到院子里嚷嚷老太太殁了,负责看守的侍卫都是一惊,也没敢狠拦出来报丧的李氏。
    李氏出了院子,就直奔正院,在内书房里找到了曹寅。
    曹寅还来不及为嫡母的死震惊,就被李氏说出的真相给吓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