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
    从西到东,夜幕已临,华灯初上,整座都城随即也被笼罩在了一片柔和光晕之中。
    宋月临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一抬头,一梢越过墙头的合欢花便在夜色中映入了她的眼帘。
    她颇为赞许地点点头:“长姐家里种的花十分讨喜。”
    话音落下,一个泠丽的女声从一旁传来。
    “多年不见,在你眼中便只是长姐家里的花才能讨喜么。”
    宋月临转过头,一个着一袭银凤红袍,头戴牡丹金步摇,眉间一点花钿艳光四射的冷丽女子便进入了她的视线,正是安阳长公主宋云霓。
    瞧着对方款款走近,宋月临弯起眉眼,笑了:“长姐这话说的,倒像是在埋汰我。”
    “听说太后留你在宫中住,你都尚嫌不够自在所以婉拒了,我心中忐忑也是自然。”宋云霓说着话,伸出手轻轻抓住了她的腕子,微微一笑,“走吧,长姐领你去认识些人。”
    两人返身进府,一路穿过前院,绕过水廊,最后沿着蜿蜒的石子路来到了一片有石渠清流蜿蜒而过的花圃间。
    虽尚未到请帖上所写的开席之时,但花间宴上却早已是宾客满座。宋月临心下一笑,侧眸又瞧了一眼身旁仪态万千的宋云霓,倒也毫不意外。
    众人见她们来到,纷纷站起行礼。
    宋月临四周环顾了一眼,目光落在对面那几个年轻男子身上,料想他们便是那大管家口中说的青年才俊,唔,这看起来嘛……才不才不知道,俊倒的确是俊的。
    两人这一落座,夜宴便也就正式开始了。宋云霓看起来心情不错,或许因为是个便席,加之有丝竹和曲水流觞助兴的气氛柔和融洽,所以席上的人也就并不怎么拘谨。宋月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坐在对面那几位青年才俊的问候和奉承。
    正当其中一位才俊沾沾自得地作诗之际,忽然一个穿着月白锦衣,头戴玉冠,相貌英挺的男子从花圃外匆匆走了进来。
    他一进来,正在作诗的才俊便停了声,转而行了个礼,冲着来人唤了声“安阳侯”。
    宋月临这便对上了号:原来这位仁兄就是她姐夫,安阳长公主的驸马。
    “还不来坐下?”宋云霓看着自己的丈夫,语调微凉,听得出她的情绪明显冷落了一些,“不要扰了李公子的文思。”
    安阳侯似乎松了口气,但皱起的眉头却并未舒展,他只是应了一声,然后快步走到宋云霓身边落了座。
    “对了,永章。”待到那位才俊一首诗毕,宋云霓忽然转过头来叫了她一声,和前一瞬的表情完全不同,此刻已然挂着一丝浅笑,“听说你这趟来都中带的东西很少,连侍女也只是带了一个惯用的。”她说着,唤出了站在自己身后的一个绿衣少女,又续道:“其嫣是我的近身侍女,做事向来细心,我把她赠给你。你坚持住在驿馆我始终挂怀,有她为你打点我也放心不少。”
    她此话一出口,宋月临便一个不小心瞟到了安阳侯眸中有惊色划过,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于是她果断地点头收了,正好顺便招呼着这位新进的侍女带她这个不胜酒力的主人出去转一转。
    ***
    宋月临悠悠然地走出花园,不经意一个抬眸,夜幕下隐隐望见东边不远处似有辉芒氤氲。一问其嫣才知道,原来那是公主府中的浮光海棠到了花期,那是八年前雍南王送给安阳公主的新婚贺礼。
    “花开时如夜星浮沉。”其嫣如是道。
    宋月临当然觉得这是吹牛的,但她还是秉持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情奔着东边就去了。
    待到了近前,她瞧着眼前这几株花树的真容,倒也觉得这牛吹得并不怎么过,同样是先帝公主,她和这位长公主的待遇还真是没法比。
    没法子,谁叫她这位长姐是辅政公主呢。
    那些花树的树冠上已经开满了白色的花,月色中像是泛着微微的光,夜风拂过,便离枝簌簌而落。
    宋月临静静看了一会儿,忽然伸手把裙摆撩起栓了个结,然后二话不说就抱着树干往上攀爬起来。
    其嫣一愣,连忙轻声急唤:“公主,您要做什么?”
    她头也不回地回了句:“上去看看风景。”
    花树并不高,不到片刻,她已经爬到了头,偏这时其嫣又在下面轻喊了声:“公主,有人来了!”
    宋月临倒也不急着下去维护自己的形象,只是身上这层层叠叠的衣服终究有些碍事,她觉得坐着不大舒服,于是伸手东扯西拉了两下,一不留神,原本就滑到了腰下的披帛便顺着恰好扬起的夜风飘了下去。
    她本来也不以为意,却又听到其嫣的声音在树下响起,像是在和谁说话,她耳朵不过稍微顺了个风就听见了“谢大人”这三个字。
    嗯?她当然不会认为是离家出走的谢荀突然瞬移回来了,那么这个谢大人就多半是……
    宋月临就着此刻扶着枝桠站起身的姿势从花叶间探头往树下看去,呼吸间刹那尽是混在夜风里清甜的花香,她不由恍惚了一下,随即,两个男人的身影映入了她的眼帘。
    不,准确来说,只有一个。
    因为这一个,实在是太过引人注目。
    花影绰绰,宋月临看不清他具体的装束,只知道从他手握着她的披帛,仰起头用一张俊美无俦的脸看着她的这个角度来说,像是个月下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