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谢蕴起身站了起来。
    宋月临回神仰头:“你去哪儿?”
    他莞尔一笑:“忽然想起院中盆栽还未顾上,我去看看。”
    说完,唤了随侍便径直出了月门。
    ?
    ☆、初回谢府
    ?  谢元华夫妇听说了宋月临要来,于是提前便候在了府门外,等看到一辆檀木雕花马车直奔着自家门口而来,他们便知道是自己的儿媳妇来了。
    谢夫人有些紧张,不由看了一眼谢元华,却从他看似淡定的神态中也看出了一丝担忧。
    马车在府门前停了下来,门帘被侍者掀开,先下来的人是谢蕴。然后,一个发髻轻绾,模样清丽的女子从车厢里出来,把手放到了谢蕴的掌心上,随之下车站在了他的旁边。
    还不等谢元华夫妇开口行礼,她便已经弯起眉眼唤了声:“父亲,二娘。”又道,“天气凉了,咱们就别一直站在外面了,快进去吧。”
    说完见谢元华夫妇顾虑着没动,她便又是一笑:“我和流芳是晚辈,您二位先请吧,不然我们也不敢动一步了。”玩笑似的语气,配上她的笑容,莫名地让人心生亲近。
    于是谢元华只好笑笑,应了一声,然后转身与自己的夫人先进了门。
    谢蕴侧眸看了她一眼,眸中闪过一抹笑意,然后说了句“走吧”就径直迈开了步子。
    宋月临刚刚才伸出去想牵他的手就这么被晾在了半途。
    只好自己也跟在后面进门的她不由默默叹了口气,她家流芳果然还是没开窍啊!
    ***
    这四人聚在一起的气氛说没有一丝拘谨和别扭那是不可能的,但宋月临早有预料,也知道这气氛和自己的关系最大,于是她也早早在心里就作了安排。
    “流芳,”她冲谢蕴笑道,“你难得回家一趟,就陪父亲一起下盘棋玩玩吧。”
    谢蕴看了看她,点点头,嗯了一声。
    谢夫人见状便说自己要去亲自打点晚饭,宋月临自然也就不怕她拘谨地跟了过去。
    等跟到了厨房那边才发现,原来这小院里还专门辟了块菜地出来。宋月临看着谢夫人在那儿左看右看东挑西选,心里不由想着要不等回去也在府里弄这么一块地出来好了,反正谢蕴本来就喜欢侍花弄草的,和他一起没事种种菜也能交流交流感情啊。
    一念及此,宋月临便有些迫不及待了,跟在谢夫人旁边等她安排完后立刻就拉了她去树底下坐着喝茶,准备取经。
    谢夫人听了她的意图,没有立刻说什么,而是略有些愕然地含笑看着她看了好一会儿,末了,才柔柔笑道:“我想我有些明白流芳喜欢公主什么了。”
    宋月临没料她突然说起这个,一怔之后才回过神,立刻有点儿期待地问道:“什么啊?”
    谢夫人双手握着茶杯,微微笑着垂眸沉默了半晌,说道:“亲切,温暖。”
    额……宋月临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那些不计脸皮的追求之策,难道是那个亲切?她还真没看出来她家流芳是靠肌肤之亲就能拿下的人啊……
    “虽然他少时离家,与我和老爷都不亲近。”谢夫人说,“但每次看着庭茂,我都能体会到流芳他缺少的是什么,只是……”后面的话她并没有说完。
    宋月临却能想得出后面的话是什么,无非就是谢蕴没有给她那个做母亲的机会。于是她笑了笑,转移话题:“说到庭茂,他近来还好么?”说着又不由调侃道,“等他知道我已经被他哥给收了,估计也就不用害怕了吧,那也能早些回家一家团圆了。”
    谢夫人有些讶然地看着她,似乎全然没想到宋月临对这个话题居然能表现得如此坦然和大度,于是也忍不住笑了。
    “前些天才刚收到他的信,”谢夫人说,“一切安好,多谢公主挂怀了。”
    两个女人的这一番谈话之后无形间便也拉进了婆媳距离,这之后谢夫人对宋月临的好感便一直明显延续到了晚饭桌上。
    原本作为公主,膳食方面也是有讲究的,比如除了她自己之外,也就是服侍她起居的近身侍女才能候在身旁用专门的银箸给她夹菜。
    但今夜宋月临并没有讲究这个规矩,说来她其实一向对这个规矩也是无所谓的。所以当谢夫人高兴之下一时冲动用自己的筷子就给她夹了菜放进碗里的时候,还比较理智的谢元华立刻就轻轻撞了一下她的手肘,以示提醒。
    谢夫人本也不是名门贵女出身,所以对很多宫规都不了解,被自己丈夫一提醒,这才猛然想起之前恶补的那些东西,当场也有些愣住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把解围的目光投向了谢蕴。
    于是谢蕴侧眸看向正有些为难脸的宋月临,又看了一眼她的碗,一句话没说,从她碗里把一条藿香鲫鱼给夹到了自己碗里。
    宋月临眸中喜色一闪而过,刚要开始大快朵颐,不多会儿谢蕴又放了块鱼肉到她碗里。
    “别挑食。”他说。
    没有鱼刺的纯肚皮肉,她的最爱。她每次吃鱼唯二吃的地方,除了脸颊肉就是这里。
    宋月临甜笑着“哦”了一声,老老实实低头吃起了饭。
    谢元华夫妇对视一眼,不由会心一笑。
    ***
    吃过了晚饭又闲聊了几句之后,宋月临自然而然也就跟着谢蕴回到了他原来住的院子。谢家是书香之家,子孙们所住的每个房间都被题了匾额,而谢蕴住的这间就叫做静喧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