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阿恒只觉耳边乱哄哄的,那虚发的一箭仿佛穿射时空,最终射中幼崽小虎的心脏,他觉得心口很疼,脸色立时变得死白,小竹篮也因脱力掉落地上。
    有名猎户率先发现了阿恒,狐疑地打量向这个怪异的少年,常年狩猎的猎户往往具备辨别野兽的直觉,这种敏锐让更多猎户也向他注目。 阿恒的脊背猫一样地躬起——他也觉察到危险。
    方才虚发一箭的猎户出言问他:“你什么人?”但这一次,他的手已摸向真正的箭矢。
    阿恒盯着他,盯着他手中的弓、箭,忽地,一种复仇的冲动攥紧了他,他蓦地张口,发出声虎啸——
    月光与雪色中,阿恒化成小虎,朝那猎户凶猛扑去。
    殷怀腌制好所有肉罐,却迟迟没等到阿恒回来。
    他担心对方迷路,索性下山去寻。
    走到山脚下时,暴风雪正在肆虐,一如地上凌乱的血脚印。
    殷怀怔怔循着足迹前望,白雪已被红血和纷杂的脚印脏污,血泊之中,倒着个奄奄一息的少年——他身上中了几十只箭,还有些乱七八糟的刀、叉、乾伤。
    奇迹般地,他狰狞的伤口间,竟开满了密密麻麻的血色蔷薇,秾艳有若仲夏。
    殷怀发癫一样朝他奔去,跪倒在他的身前。
    他抱起阿恒的一瞬,少年眉眼似乎弯了弯,而后艰难地举手,向殷怀比划着什么。
    可这一次,殷怀没能读懂。
    阿恒似乎有些失望,于是他的眼睛渐渐黯淡下去。
    据围猎凯旋的英雄们讲,他们没能逮住那只伥,不过他们已成功剿灭了对方的老巢——山洞中人骨堆积,可见这对虎与伥的深重罪恶。
    “吹牛,”功劳最大的猎户家里,小儿子不屑道:“我们去看过了,都是些兔啊、羊啊、鸟啊的骨头,那老虎可能根本不吃人吧。”
    他说这话时,手里正玩着只用草绳编成的逗猫球——也是他的父亲从洞中剿获的战利品之一。
    --
    “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冬天,一片绝无人迹的雪地。”——顾城
    本篇依旧是殷怀的梦,反映的是他的一些潜意识。
    譬如他总觉得自己有天会间接害死常恒,就像小时候那次一样,这也是他最后做出那样选择的心理原因之一。
    再譬如对他们之间特殊感情不容于世俗的隐忧,尽管他们并没有伤害任何人,但还是会被山下人赶尽杀绝,原始野蛮和文明秩序间本就存在天然的对立。
    第83章 番外 暗相济
    阿昧从差池中打捞到一团魂絮,洁白、无瑕,像捧软云。
    她惊讶之余,连忙用聚魂灯收拢,使其免于继续消散。
    它日渐变得浓稠,也有了些许形状。
    阿昧日日守在灯前,时时观察着它的细微变化。尽管灯焰距离真正转红,还要耗费许多时日。
    有次,宵烬竟也踱至池边,打量向这片残魂。忽地,他玩味笑道:“你知道,这是谁吗?”
    阿昧有些吃惊——宵烬向来对此事不闻不问。
    她恭顺垂首,如实答道:“不知。”
    宵烬笑容未减,却也没再多言,又径自踱走了。
    阿昧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于她而言,这魂属谁,都没何所谓,她救它,只是出于一点怜惜——她知道从虞渊一路到这里需要历经怎样的灼痛。
    但很快,她便获悉了答案。
    冯夷来地府朝觐时,同宵烬闲谈起东君的死讯与各种不胫而走的蜚短流长。
    冯夷道:“……据传羲和女君难以承受丧子剧痛,在汤谷引火自焚,听闻这把大火已将整座汤谷都烧作了飞灰……而郎夋则始终对殷怀之死秘而不宣、讳莫若深,致使其中细末难为外人悉知,不过参照当时崇山、虞渊一带的地裂山崩,想也是经历了场鏖战的……”
    阿昧本在一旁随侍剪烛,闻言,剪刀脱手,乒乓砸地,她慌张去拾。
    响动引得冯夷、宵烬同时向她看来。
    冯夷笑道:“阿昧姑娘,小心伤着自己。”
    宵烬则淡淡皱眉,吩咐道:“下去吧。”
    阿昧应声退下,离开时冯夷正续着方才的话茬:“其实殷怀若能处心积虑筹划,未尝不可取郎夋而代之,但他这人,行事向来鲁莽,有些可惜了呀……”
    阿昧并不知道冯夷在遗憾什么,她没真正见过这位东君殿下,直到他身殒、变成团模糊虚弱的白气,他们之间才算有了这点交集。
    阿昧走到聚魂灯前,灯火正在由青转黄,她莫名松了口气,替他觉出些庆幸。
    这天之后,阿昧时常感到忐忑——宵烬依旧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不知将会做怎样的处置——殷怀毕竟不是她,无论怎样,都不会沦为只无人问津的鬼影。
    可她还没等到宵烬的表态,就先等来了凌霄的到访。
    彼时她正守着聚魂灯发怔,身后忽响起个男子的问话:“阿昧姑娘这是在为谁聚魂?”
    阿昧回身,凌霄便在距他们几丈远处,背手而立,含笑相询。
    她不动声色地挡在灯前,尽量自然道:“是位有缘人。”
    随即又恭敬道:“宵烬君现在画室作画,不知您会前来,婢便去为您通禀。”
    凌霄微微眯眼,颔首道:“劳烦。”
    将凌霄引至画室归来,阿昧愈发惴惴——他会认出这是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