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邱声到底涉世不深,他想当然地问:不过这次不涉及乐队未来的创作,那我们合同好好过一下白延辉在圈内的名声总要顾及吧?
    这倒是的,无论闻又夏怎么对白延辉观感不好,有一定程度因为他对自己不怀好意。他嫌怎么说都自作多情,没告诉过邱声,何况已经是过去式,说出来徒增烦恼。那么他对白延辉的成见是来源于当年的枪手事件,还是来源于白延辉对他的好感让他尴尬?
    只是普通的合作关系的话,不会联系得那么深入,小心一点就行了。
    闻又夏沉吟,心想确实他已经被私人感情影响了理智的判断吗?
    就事论事,至少白延辉这次开门见山,把买卖摆在了台面上,直截了当地提出你们要不要给我当枪手,我给你们打钱。
    那你怎么想?闻又夏松了口。
    先聊聊?邱声说,他想得并不鲁莽,如果他没诚意,或者给的价格不怎么样,咱们自己的第二张专辑还在做呢,就不去自找麻烦了。
    也行闻又夏想了想,要告诉小卢和顾杞吗?
    不了吧。邱声倒热水吃药,让他们知道回头又惹出什么不该有的矛盾。我们俩去和白延辉谈,如果妥了,你也不用跟他走太近。
    言下之意是邱声自己写,闻又夏皱了皱眉,莫名有点心慌:你可以吗?平时够忙了。
    你给他写歌我想想都觉得胸闷。邱声到底还是介意的,他站在窗边,我来吧,不管赚多少我都给你。
    那是一个晴朗的冬日早晨,老房子附近的香樟树梢绕着一缕海雾的浅蓝。闻又夏按邱声说的给了白延辉回复,对方没想到他会松口,连忙定下了时间。
    他在那条短信里感恩戴德,说谢谢,说闻夏你真是太好了。
    可哪怕被邱声安抚,闻又夏依旧不太放心。
    作者有话说:
    明天不休息,早点把这段写完吧TvT
    第49章 蓝色的冬天
    第一次与白延辉的见面出乎意料的顺利,对方绝口不提曾经烂苹果时期的事,也不和闻又夏套近乎,只专心地跟邱声商量甲方一些要求。
    他们的巡演在跨年后继续既定计划,邱声的22岁生日在反复调音、走台、排练和写歌中度过。闻又夏给他煮了一碗面,和前一年同样的时间地点场景,但这次东河没有下雪,夜空灰蒙蒙的,大约因期待的非一两天内可以实现,邱声不再把生日看成一个值得庆祝的日期,何况爱人就在身边,暂时也无所求。
    第一次给胡一泽写的那首歌很快完成了。
    邱声正是吃饭睡觉都有灵感的好年岁,流行歌也写得很快,白延辉收下后第二天就把钱打到了他的私人账户。
    他当做赚了一次外快,拿到钱也如承诺所言的全部给了闻又夏。
    元旦在东河的演出结束,他们的下半场巡演也即将开始。
    签约太果的半年来,尽管也是排练写歌演出三件事占了大头,但邱声确实感觉到他们结束了瞎忙的状态,一切都有条有理了起来。这带给他极大满足,更加享受精准的掌控感。
    2014年的一月,东部气候比往年温润。
    下半场巡演是往北走,但没有太远,和上半场的城市几乎南北对应着,主要还是沿江一带。一开始的兴奋劲过去后,生活变得任务繁重而千篇一律。
    坐火车去不同的城市然后踩点,演出结束后随便吃点什么,蒙头大睡一觉,再次登上离开的火车,他们几乎没有见过不同城市的白天,只在livehouse里重复一次又一次几乎相同的歌曲单和谈话内容。
    最初总是状态最好的,等演多了,就像机械地重复着前几天的生活,日子变成了复制粘贴。邱声希望每一场都十分完美,在此高压之下,乐队磨合难免出现问题。柳望予也发现他们关系始终拉扯着,时好时坏,可她最多劝几句打打圆场,真排练起来又拍桌子瞪眼睛时,柳望予完全插不上话更遑论劝住谁。
    她一开始发现邱声可能还听闻又夏的,但到后来,他连闻又夏的都不听了。
    银山的确是邱声一个人的乐队,他掌握着最多的话语权,写最多的歌,付出最多的精力。柳望予观察这个好像永远把乐队放在第一位、把音乐当生命燃烧的年轻人,不仅没觉得多热血,反而一直替他担心。
    年前巡演收官场回到东河,离除夕还剩三天。顺利结束第一轮巡演,邱声终于露出了点平静的表情,还配合工作人员要拍照的要求。
    你今天好像很高兴啊?顾杞问邱声。
    他说这话时,邱声正拿手机蹲在沙发上刷着什么界面。
    后台的工作人员穿梭不息忙忙碌碌,卢一宁又在撩姑娘,闻又夏不喜欢人多,躲到后门外去演后烟了。顾杞以为邱声没听见,往他身边凑了凑,伸手戳了邱声一下:喂,主唱,理我一下,有点礼貌好不好。
    听见了我研究怎么给钱呢。邱声轻轻地要挥开他,虽然是抱怨的语气,他却说得美滋滋的,杞哥你帮我看看,是点这儿发订单不?
    顾杞看了眼,哟了声:你要买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