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把他们拿下,等三皇子登基,尔等统统都有赏!”
    嚎叫声肆起,士兵们朝着泾阳和承乾宫的方向逼近,就在此时,玉明殿中走出来一抹明黄的身影,双手负在身后,威严无比的看着即将冲上来的士兵大声呵斥:“尔等胆敢犯上作乱!”
    那些士兵如何会认得皇上,可这些大臣们认得啊:“是皇上!”
    “是皇上,是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数百位官员跪倒在台阶上朝着皇上跪拜,高喊着吾皇万岁,好些喊的痛哭流涕。
    站在台阶下的士兵们不敢动了,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还要不要进攻,那上头可是皇上啊,皇上还活着,那他们这样闯入宫中岂不是死罪!
    “那不是皇上!”那处的士兵分开,皇后拉着三皇子从中走出来,两个人身上穿的竟然都是登基大典上的衣服。
    “休得在此妖言惑众,皇上在陇西亲征时遭遇伏击,重伤掉下悬崖下已无生还可能,此人不是皇上!”
    皇上看着那个大义凛然给士兵鼓舞气势的女人,早就不是他所认识的皇后,毒害妃子,杀皇嗣,连太子和他都不放过,现在还这样蛊惑这些士兵,要知道他们一旦动手,就都是死罪。
    “三皇子乃本宫嫡出,是嫡出的皇子,顺应大统继承皇位,你们这些人,本宫统统有赏。”皇后高亢的声音随风回荡开来,而真的有士兵受她蛊惑,皇后有赏,继承大统,支持三皇子登基。
    青澄站在殿门口看着外面,抬手轻轻拉住身旁的俪宁,这丫头从最初见到皇后时的欣喜到如今只能喃喃喊着母后,已然颠覆了她心中所想。
    “父皇还活着,为什么母后要说他死了。”俪宁仰起头问青澄,“青澄,母后她真的想害死父皇,是不是。”
    青澄把她揽到自己怀里,父皇还活着,这些大臣们都看着,连越将军都不再动了,还怎么谋反,皇后说这些就是负隅顽抗,根本起不了多少效用,她拉着三皇子这样出来,和赴死有什么分别。
    夜风越来越大,越将军骑在马上,身下几千士兵,此刻却无半点用处。
    他看向高高在上的皇上,有些想不明白皇上究竟是怎么回到魏安,识破他的计谋,比他早一步安排好一切。
    那一趟陇西之行,他安排的十分隐秘,在和牧族联合之后,待皇上御驾亲征时几番连环计,终于把他引入死境,明明受了重伤,从那悬崖掉下去绝无生还可能性,他又是如何险象环生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越括仰天长啸,男儿征战四方,可以战死沙场却不能弃刀投降,他高举起跟随自己多年的长刀,“我越家男儿!”
    在他身后几百士兵高喊:“宁战死沙场,绝不投降!”
    “还我儿命来,冲!”越将军举刀朝着泾阳冲过来,那些围在泾阳身旁的官员纷纷后退,马蹄就要到泾阳面前,高举的长刀闪过一抹锋芒,就要落下时,“噗呲”一声,从皇上所站着的这里,二皇子举弓射箭,直穿越将军的眉心。
    “大哥!”皇后的心猛的抽紧,看着越将军从马上跌落下来,他那举刀的姿势还维持不变,
    功败垂成。
    ......
    宫内外叛乱很快平定,跟随越将军而来的几百越家军全数清剿,余下的那些参与士兵都发配了出去,皇后在牢中饮酒自尽还了个体面,三皇子因念其年幼,被蒙蔽在后,封为郡王,被送去西平,永世不得入魏安城。
    逆谋之罪按例当诛九族,皇上恩典,饶越家人不死,男充军女为奴,不得为官不得从商,那些跟着越家一起谋反的官员同处之。
    至此,大局已定。
    清晨的风拂过,湖水轻轻荡漾,阳光安静洒落,泗水湖畔的荷花开的正娇艳,碧绿衬底,花丛间还有朵朵莲蓬,有蜻蜓飞在莲蓬之上,细足轻立,偶有从面跃过,点起一阵微波涟漪。
    几只鸟雀停在亭子上,叽叽喳喳的叫着,随后绕着飞上了天,从宫墙飞出去,绕着魏安城盘旋。
    西街的豆腐摊今儿摆摊的是个年轻媳妇,东城门这儿赶来了一群牛车,早市过后集市内还是很热闹,吆喝做着买卖,前几天执行过斩首的法场已经被刷洗干净,阳光普照之处似乎也没有那么阴冷。
    日出人常,魏安城并没有因为这一场谋反叛乱而发生改变,朝堂更替了不少官员,宫中几位妃子被废,对于百姓而来这似乎就和隔壁邻居今天买了什么一样简单。
    太子宫内青澄刚吃过早膳,韵泉送来了德妃娘娘送过来的秋宴册子,青澄翻了翻:“你去回德妃娘娘,本宫对这些并不熟悉,加上身子繁重,由她做主便可。”
    “是。”韵泉捧着册子出去了,青澄起身询问紫苏,“俪宁呢。”
    “贺嬷嬷来禀,说是夜里惊梦,如今应该还睡着。”
    “去看看。”青澄不放心,让紫苏扶着自己前去俪宁的小院,昨夜下过大雨的地上还湿漉漉的,紫苏和木槿扶的更加小心,太子妃八个多月的身孕,出不得一点茬子。
    小院内两个宫女在花园里忙着,见太子妃来了急忙行礼,走进屋子,贺嬷嬷迎了上来:“娘娘。”
    “公主呢?”
    “醒是醒了,发着呆。”贺嬷嬷给青澄开门,内屋里俪宁坐在窗边,抱着膝盖靠在那儿,一直在看窗外的屋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