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这次南部诸郡齐心推举汝阳王,也是私下谈好了条件。汝阳王的邑地在上南郡,一旦汝阳王上位成功,他将力推南部诸郡的禁兵令解封,以后再不用忍受北郡的窝囊气,也能与其他各郡能平起平坐。
    十一月十四,北郡郡守姗姗来迟,态度桀骜,越发印证了皇太后意图另起炉灶的猜测。
    萧卓的专列一进京城,便有各家郡守的亲信及海外诸国使节候着,车站人头攒动,旗帜招展,场面十分盛大。
    等到萧卓的长子萧烈成带队下车,围观看热闹的京城百姓更是眼前一亮。萧少郡守高鼻俊目一表人才,腰配西洋火铳,北郡兵丁各个人高马大,军服笔挺,着实威风凛凛。
    当时便有好事的私下议论,说这萧少郡守果然不愧少年奇才,承袭他亲爹的优秀血脉,年纪轻轻便已成为雍西军校的现任令首,带的兵比小皇帝的禁卫军都精神。你说人家这腿咋就这么长,人家穿着的军服咋这么好看呢?果然还是有矿的北郡富庶,光是礼宾刀都雪亮雪亮的,这可用的可都是上好的精钢啊!
    难怪有传太后入宫前倾慕萧郡守,还有意嫁入萧家做续弦。萧卓虽然人过中年,可他本人身姿笔挺,相貌清峻成熟,手中又握有北郡的军政大权,比起年纪能做祖父的先帝,萧郡守对小娘子们的吸引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可惜萧郡守妻丧多年,并无意另娶,而萧家长子萧烈成良才美玉,继承人之位坐得稳稳,如今也到了寻觅婚事的年纪,失望的小娘子们又重燃希望,把目标转换到这位少郡守的身上。
    萧卓抵达的次日,新帝在勤政殿开大朝会召见诸位封疆大吏。小皇帝连话都说不清,全靠皇太后在堂主持议政。皇太后温梦璇也是个人才,不声不响便抛出了新朝第一纸大政令,言说朝廷将派员到各个郡县核对人口及土地状况,清查府库,为下一步调整征税做准备。
    此政令一出,各藩属地必然骂声一片。
    墨宗大学院食堂内,一身着青色棉袍的少年激动地对同伴说道。
    自灵帝推镇藩令,朝中十九郡三十二县并外八岛,哪家不是给足了中央税收以后自己管钱!?如今税赋核算的标准还是和帝一朝定下的,多少年过去人口和工商都不知道翻了几番,就算灵帝哀帝税赋翻倍,总归还是能给大家留下活命钱。现在新帝不但延续之前的超高税点,还要重定核税基准,这不闹事才怪呢!
    他越说声越大,眼看就要从位子上跳起来,吓得他同伴连忙拉住他。
    少青,慎言!
    慎言什么?!没看到萧家都带兵进京了么!
    那少年一挥衣袖,转头盯向另一张餐桌上的食客。
    阿昱,你与萧少郡守是好友,你怎么说?!
    阿昱?阿昱!
    唔?
    被称作阿昱少年从饭碗里抬头,一双圆圆的杏核眼微微弯起,直弯成了漂亮的月牙。
    阿成怎么啦?
    第2章 阿昱
    嗨!我们说什么你都没听吗?!
    青衣少年一脸郁闷。
    阿昱总是这样,什么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会溜号发呆。他发呆的时候还特别专注,基本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
    抱歉,东二食间的牛婶豆腐做的太好吃了
    阿昱嘿嘿笑着拱手,态度倒是十分诚恳。他这张脸实在太好看了,好看到没人真舍得对他发脾气,青衣少年也不能免俗。他先是对着阿昱的脸蛋晃神了一会儿,然后很快又被牛婶豆腐带偏,义愤填膺地讨伐起南一食间的发霉馒头,之前的话也不再提了。
    一场敏感的讨论,就此戛然而止。
    对了阿昱,与青衣少年一桌的同窗也扭过身,你堂兄冉旸怎样了?听说他昨天参加研农活动受了伤,严重么?
    嗯,还好,人是没什么大事。
    冉昱咽下最后一口汤。
    说是可能吃了有问题的菌子,所以才会一直叫不醒。不过今天早上学院医堂已经送消息过来,说是人已经康复了。
    原来是睡着了呀。
    几个少年齐齐吁气。
    他们其实都不喜欢冉旸。
    冉旸虽然和冉昱一样,都是出身东海青州府豪富之家,可阿昱性格纯善亲和,长相俊俏且从不与人结仇,就算是想要接济家境不好的同窗,那也能做得委婉周全,绝不让人有一丁点不舒服,是个顶顶贴心温柔的孩子。
    可冉旸却完全相反,尖酸刻薄不说,平日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他的同级给他的评价是心胸狭窄爱嫉恨,偏偏还眼高手低实力不济。日常与他一起的几人也多是同样的德行,在学院中并不招人待见,哪比得过阿昱受人欢迎?!
    哼,他们也是看在阿昱的面子上才会多问一句,不然谁管冉旸那小人如何!?
    又说了几句,便有人过来寻找冉昱。冉昱和几位同窗打了声招呼便匆匆离开,很快便消失在东二食间的门口。
    那是研修院的丰迟助习吧?听说是阿昱的同乡?
    嗐!什么同乡,丰助习是岐江郡人,距离阿昱的老家青州府好几百里呢,这样算我与你也是同乡!
    不过阿昱的人缘真不错,竟然连研修院里也能找到知己,那里面的怕不都是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