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只不过季晏以粉丝们难以想象的速度飞速进化了,对方比起《偶像世纪》时期是成熟了很多,青涩感已经褪去,可在大荧幕上却更自信了,他长着一张帅到可以什么都不会的脸,偏偏他又很会演戏,会唱歌,更会创作。
    熟悉他的粉丝们不禁想到季晏刚被认回季家时的状态,大概就是《偶像世纪》播出那段时间,那时候的季晏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
    其实季老师一开始未必想努力的,但是季家那群人让他不得不去努力,他必须去面对现实。
    作为季老师的粉丝,我感觉,如果没有那段经历,未必会有现在的季老师,但它属于让季老师很伤心的一段故事,所以我不会去感谢它。
    从一专《迷雾》被季软的空降抢去宣传机会,到四专《山与海》转瞬创造销量纪录、12首歌整整齐齐地抢占播放量排行榜,粉丝们亲眼见证了翼一路走来的成长,翼并不是那种擅长营业的组合,他们硬是凭借作品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粉丝们既开心又骄傲,不过以他们对翼的了解,即便《山与海》这张专辑创下了出色的销售成绩,翼也不会止步于此的。
    虽然四专才刚刚发行,但他们已经贪婪地在期待翼的第五张专辑、第六张专辑以及未来无数张专辑了。
    《山与海》刚刚在流歌平台上线,就以最迅猛的速度登上了流歌平台的周销量榜冠军,很快,月销量榜冠军也被《山与海》拿下,听了专辑的歌迷们纷纷在平台下方留言没有批评声,几乎全部是在疯狂安利这张专辑的。
    实体专的销量也相当出色。自《迷雾》专辑开始,翼坚持每一张专辑都发实体版本,粉丝们也习惯了购买一张实体专收藏,在歌手们越来越偏向发数字专辑的当下,一直发实体专的翼算是乐坛的一朵奇葩,但他们的每一张专辑质量都足够出色,所以买专辑收藏粉丝们心甘情愿,完全没有被当成冤大头的感觉。
    在实体专销售渠道越来越少的当下,翼的新专反而成为了印刷厂争取的目标,《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的印刷数量不足,后来发行《乌鸦》的时候,公司还把《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加印了,因为翼这边一旦有新专发了,前几张专辑的销量多少都会有增长。
    DW娱乐方面一点也不嫌钱少,蚊子腿毕竟也是肉,何况翼的所谓蚊子腿对不少明星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了。
    在DW娱乐连续培养新人失败、持续亏钱之后,公司的高层们终于意识到,翼的存在才是他们能够美滋滋异想天开的理由。
    尤其金总和吴总去参加了那档综艺之后,他俩的认知更加清晰。
    以前他们总觉得,是因为自己慧眼如炬才签下了翼这个组合,又是自己的悉心培养才让翼在娱乐圈闯荡出一番名号,翼的成功自己起了决定性作用。
    可在那档综艺里,其他公司的老总明里暗里就说他们走了狗屎运,莫名其妙地去搞了档综艺,又签了几个几年难得一见的偶像,结果专辑发了,电影演了,奖也拿了,而他们那几家公司把练习生往全球娱乐业最发达的几个国家送,每天勤恳营业各种争取资源,结果临到头终于演上阵容不错的剧了,也签了几档不错的综艺,想着应该能对标一下翼了。
    结果翼的专辑一张比一张红,季晏更是直接把长空奖影帝拿到了手。
    这还有比的需要吗?真是想想就让人生气。
    娱乐圈现在很少制作所谓的财富排行榜了,可在圈内流传的各种财富榜单上,翼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
    DW娱乐这种运气,旁人真的羡慕不来。
    第140章 综艺录制
    季晏最近忙到只能抽空和宁蔚聊聊天, 他不是在活动现场就是在去活动的路上,行程表被排得满满当当。
    这段时间翼的集体活动季晏全部没有缺席,除此之外, 他的单人行程虽然不多, 但一个月里也有那么两三次,在《黑幕》开拍前, 季晏尽量把一些任务提前完成,给电影的拍摄留足时间。
    今天的活动流程,看一下吧。
    季晏正在车里闭目养神,方屿给他递来一份文件:要和嘉宾互动,还有现场表演, 我昨晚没睡好, 今天真是困得要命。
    这是叶莺给翼接下的一档互动综艺, 节目的收视率相当不错,业内为歌手提供的打歌平台少,《山与海》这张专辑发行后,翼的宣传主要集中在几档综艺上,有竞技类综艺, 也有谈话类综艺。
    倒是有几档音乐类综艺想和翼签合同, 翼之前有参加音综的经验,像季晏之前参加过的《天声歌者》,这档综艺一开始收视率不行, 但热度起来之后,也是播出了整整四季才停办的。
    最近几年音综虽然称不上火,可每年都办,也算是积累了一批忠实观众,几位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歌手借此拓展了大众知名度, 进而渐渐在歌坛闯出名号。
    可惜翼目前没有参加音综的意愿,音综耗费的时间太长,除非只是作为嘉宾去参加一两期,下半年等成员们再聚在一起,翼打算办一次规模更大的演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