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江司郁点头,那,奶奶我们先走了。
    路择清看了眼戚父戚母,最后只说了一句。
    我先回去了,再见。
    第53章
    路念初捂着嘴,用力地点点头,眼里闪烁着泪光,嗓子疼得发紧,像被什么堵住了,好久她才艰难地挤出一句话。
    妈妈给你煮,妈妈给你煮。
    连说了两遍,任谁也听得出她语气里的激动。
    戚奶奶站在一旁,不忍心去打破母子两人。
    她的心里也跟着高兴。
    回来了。他的乖宝回来了。
    时间还很早,路念初穿上围裙,走进了厨房。
    家里是开放式的厨房,有个中岛台。
    路念初不忙的时候,就会主动做饭,以前这个时候,七七就会坐在中岛台前,支着下巴,看着路念初忙碌的背影。
    那时候,戚家请了个营养师,给七七搭做营养餐,营养师总喜欢逗七七。
    妈妈煮的饭是不是比阿姨煮的好吃?
    七七很小就会哄人,张口就答。
    我都爱吃,中午想吃妈妈煮的,晚上想吃阿姨煮的。
    时隔十五年。
    路念初终于又一次看见她的七七坐在中岛台前,陪她煮饭。
    恍惚间,就好像七七一直坐在那,他们没有十五年的遗憾。
    戚奶奶坐在七七的身边。
    清清,你现在住在哪里呀?
    市中心,磐基广场对面。
    你一个人住吗?
    嗯。
    戚奶奶想问清清愿不愿意搬回来住,但又怕显得太过着急,他又问了别的。
    今年大二还是大三?
    大三了。
    九月还得回学校一趟。
    原主中途转过一次专业,养父母改了他的大学志愿,为了将人留在B市的小县城里。他们希望原主普普通通不被发现,又希望原主能够挣钱养家。
    养父母没念过什么书,前几年热门专业是会计相关,他们把志愿改成了会计。养父母坚信,会计越老越吃香,只要路择清踏踏实实,以后肯定不会太缺钱,还能要求路择清每个月上交小几千的生活费。
    原主也不是任他们欺负,得知志愿被更改后,他第一反应不是找养父母对峙,也没有闹脾气发泄,他闷不吭声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等到养父母放松警惕,他直接将自己的户口迁了出去,大二后又趁着时机转了专业。
    他还蹭到舞蹈课,虽然是跨专业,老师们也都认可他的天赋。不介意原主来听课,甚至还想让原主再转一次专业。
    养父母还是很久之后才知道。
    但那已经和原主没关系,只不过放不下未成年的妹妹徐音音,会定期给家里寄点钱,他也知道那些钱不会分到徐音音手上。
    可这能让徐音音在家里的生活,稍微好过一些。
    原主自己也还在上学,他能做的只有这么多。
    好在徐音音自己聪颖上进,上了初中就选择住校,只要不花养父母的钱,大多时候他们不会去管她。
    徐音音成绩好,拿了不少奖学金,加上原主每个月都给班主任转账,拜托班主任取出来给徐音音当生活费。
    对徐音音来说,她最快乐、最自由的时间,就是安心在学校上学的日子。不用受父母苛责和虐待,老师同学们对她也好。
    原主早就帮她规划好了未来的生活。
    他有能力供徐音音到大学毕业。
    当然,徐音音的奖学金就够她自己生活。但要是背后多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徐音音可以少一点顾虑,多去享受学校的生活。
    这也是原主要徐音音好好念书的原因,如果她辍学了,很可能还没到婚龄就被那对养父母卖给别人当媳妇。
    这在偏僻的村镇是发生过。
    原主自己摆脱了那对养父母,他也想帮徐音音摆脱他们。在那漫长且艰难的岁月里,也是徐音音一直陪着他走过来的。
    现在,养父母被抓了。
    徐音音也不用担心之后的人生被摆布,路择清和她通过几次电话,小姑娘心情很好,还说了下月有时间会来A市找他玩。
    就像他们曾经相互安慰的话,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清清,吃面。
    路念初端来了一大碗番茄鸡蛋面,放了青菜和肉丝,还撒了葱花,闻起来香喷喷的,路择清瞬间就饿了。
    谢谢妈妈。
    路念初欣喜地接受了道谢。
    今天七七喊了他两次妈妈,她知道七七是在试着接受他们。
    七七从小就是这样,只要别人对他好,他就会力所能及地回应别人对他的好。
    妈,这碗是您的。路念初给戚奶奶和自己也盛了一碗。
    路择清夹了一筷子面送进嘴里,只是这一口他便觉得这个味道很熟悉,令他有些许怀念。
    他又喝了一口汤,慢条斯理地吃着面。
    路念初就这么看着他,全然忘了动筷,她的眸色很温柔,已经很久没见过七七吃东西。
    以前觉得七七吃东西太慢了,担心他在幼儿园会饿到,在家时也会要求他吃快一点。
    --